華理MEM云咨詢室
特色模塊課程組長面對面
8月,華理MEM “大數據商務分析”特色模塊課程組長馬海英副教授做客華理MEM云咨詢室,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面與考生同學們進行了深入溝通和交流:
數據為什么重要
大數據帶來的影響
大數據能力的內涵
大數據商務分析課程設置
大數據能力與職業發展
分享嘉賓
馬海英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副教授,華理MEM大數據商務分析模塊課程組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專家庫專家。研究方向為移動學習、信息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人工智能和風險管理。
PART 1、數據為什么重要
1.1管理是什么?
如今企業都在做數字化轉型,因為數字化轉型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也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生產、流通、管理上的效率,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交易成本,甚至可以驅動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創新。
Q:
為什么數字化轉型能給企業帶來好處呢?
A:
因為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獲得數據。那么為什么獲得了數據之后就可以給企業帶來好處呢?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明確管理是什么。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的觀點是:管理就是決策。你要決定做什么、由誰來做、什么時候做、怎么做,這就是管理。但是你決定由誰做、決定怎么做、決定做什么,這就是決策,所以西蒙說管理就是決策。
1.2正確、快速的決策靠什么?
那么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怎么樣能夠快速正確地決策。
數據
對于今天的企業來說,決策正確只是一個方面,還要求快速決策.
因為環境的變化是非常快的,所以企業要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很多現實生活中的業務場景,決策也要快速,否則就會錯失這個相關業務的機會。最典型的快速決策就是外賣這樣一個業務場景。當你打開外賣軟件的時候要做快速的決策,所以出現在最前面的菜,你最有可能買。因此得出結論,正確快速決策靠什么呢?靠的是數據(信息)。
1.3為什么數據能支撐決策?
1、因為數據能夠減少不確定性。
2、做決策時,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越少,所做的決策越正確。
3、數字化能給企業帶來好處,就是因為數據能夠通過減少不確定性來幫企業做正確快速的決策,從而來提升管理的效率進而降低成本。
1.4大數據時代
信息時代里,數據、能源、信息是三大資源,數據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地位非常高。托福勒的《第三次浪潮》中提到,在信息時代,我們對于信息和知識的掌控能力,將成為社會的主導。因為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的工作已經不再是生產產品,而是數據處理。人工智能、智能工廠、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沒有數據就根本不可能有智能,而智能離不開數字化。所以說數據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
從2015年到當下,全球數據量每年增長25%,并且約50%的數據來自于邊緣端(邊緣端指的是移動設備)。目前,移動設備全球有近600億個,所以每年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到2025年,全球數據量預估可達到175 ZB。平時接觸到的數據存儲容量單位,最大是T或者P,但ZB是數量級更大的單位,175 ZB是什么概念?相當于約65億年時長的高清視頻的存儲容量,所以數據量是非常驚人的。對于中國而言,數據增長更快,大約每年數據增速達30%。到2025年,中國產生的數據量預計將達48.6ZB,我國是全球每年產生數據最多的國家之一。
PART 2、大數據帶來的影響
如果現在對于大數據的認知停留在“大”這個字上是遠遠不夠的。
1、數據觀念發生變化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提供的是全部數據,不再是抽取的樣本數據,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數據進行分析,甚至可以處理和某個現象相關的所有的數據,而不再依賴于隨機的采樣,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樣本數據無法揭示的細節。
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的轉變。大數據時代,追求數據的精確度已經是不可行了,因為大數據時代數據紛繁復雜,優劣摻雜。如果擁有了海量的數據,實際上絕對的精確性也不再是我們追求的主要目標。
我們現在更關注的是相關關系,而不是因果關系。我們只需要知道一件事發生,接下來可能會有另外一件事發生就行了,至于因果關系實際上我們無需太多關注,知道有些事將要發生,這個提醒對我們業務上的幫助已經足夠了。
2、對決策方式的影響
進入大數據時代以后,決策方式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以前是傳統的基于直覺和經驗的決策模式,其實就是拍腦門決策,感覺這個事可以那就干了。現在我們有更多的數據可以分析,所以基于數據分析的事實驅動的決策思維方式,可以實現更科學的決策。
3、機遇與挑戰共存
在大數據時代,對于企業來說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根據調查顯示,擁有優秀大數據能力的企業,財務表現排在了行業前25位的可能性是競爭對手的兩倍,做出正確決策的可能性高出競爭對手三倍,而且決策的速度比競爭對手快五倍。這些優勢可以幫助企業在挖掘海量數據中找到新的商機,能夠幫助企業在數字化的環境中獲得競爭優勢。
大數據帶來的除了機遇還有挑戰。如果沒有大數據能力,那么企業在數字化環境當中就會處于劣勢,這就是挑戰。
PART 3、大數據能力的內涵
首先是數據資源整合能力。也即企業需要能夠持續不斷的獲得和整合企業內外部的數據資源,要知道用什么樣的數據才能解決問題,而且要不拘于傳統的思維模式。數據有了,如果你不分析數據,還是不會帶來價值。
能夠對于海量的數據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分析,這樣才能實時洞察市場的變化。然后運用數據的深度分析能力,幫助企業細分消費者的行為和偏好,進而幫助企業提高市場識別和產品精確定位,使企業獲得對于事物的獨特見解,企業的獨特見解一定在數據的深度分析基礎上得來的。
數據應用的能力,也就是說能夠在深度分析中洞察到的潛在的價值進行實踐,為管理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即把數據的價值轉化為業務價值的能力。
最后是從戰略的高度,組織和管理的視角來看待大數據技術對于企業影響的能力,因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于企業來說絕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應用而已,它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對企業的流程、管理的方式、企業的組織,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所以企業應用了大數據技術以后,一定要意識到大數據技術應用帶來的巨大影響,能夠提前做好預案。這樣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才會產生更大的價值,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
案例
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兩個創新性的大數據利用為例。中國義烏商販通過美國訂購的旗幟和衣衫數量,提前五個月成功預測總統人選,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也通過關鍵詞搜索量提前預測了結局。不再用費時費力的民意調查,而是利用大數據獲得了對大選的把握性預測。
對于物聯網技術產生的設備的數據,如何利用這些數據來提升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如何預測消費者行為變化的趨勢,實現產品研發與引領消費的突破?如何通過建立系統和數據,建立公司在財務管理和人力管理方面的決策模型,以提高管理效率?大健康產業互聯網醫生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網站的語音回復怎么樣讓客戶聽著感覺更好?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解決,當然這就必須要有大數據能力。
所以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能力對于企業來說很重要,對于個人來說也非常重要。
PART 4大數據商務分析的課程設置
4.1課程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商務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于企業管理和運營活動的實踐能力,成為數據分析和決策的領導者。同時具備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現有商務模式進行創新性改造和創業能力。
4.2課程設置思路
大數據商務分析整個模塊課程設置,目前已經開設6門專業方向的課程,《商務決策數據分析》、《商務智能》、《人工智能及其應用》、《大數據商務分析》、《文本知識挖掘與商務應用》、《云計算與商務應用》,這六門課程經過這幾年的建設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課程模塊的設計包括課程內容都非常的與時俱進。目前我們課程組的李嘉教授和劉璇副教授針對培養需求,為華理MEM學生“度身定制”撰寫并出版了配套教材《文本挖掘商務應用》和《大數據商務分析》。
4.3課程特色和亮點
第一,大數據相關理論和商務上應用場景結合。除了對于相關理論的介紹,還要緊緊圍繞如何建立大數據戰略和能力設置課程。內容涵蓋大數據戰略的保障和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結合具體的商務應用場景如何從創新的視角發現數據、如何用數據創造價值、用哪些方法做大數據分析等關鍵問題。
第二,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除了課堂面授以外,綜合采用混合教學、案例教學、實驗、演示、慕課、企業課堂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此外,我們課程組會邀請相關頭部行業專家或企業高管進入課堂,帶來精彩分享。
第三,實戰。同學們會進入真實的企業,解決真實的業務問題,用企業真實的數據做分析,幫企業解決真實的業務問題。課程結束以后會以小組的形式進行。
具體課程內容介紹(以兩門課為例)
《云計算商務應用》
深入分析云計算火爆的原因,其底層邏輯是什么,云計算的基本知識,云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關系,云計算與商業變革,云計算戰略思維、云計算商業模式以及云計算的商業價值。
《大數據商務分析課程》
(1)系統地介紹大數據的基本知識,包括大數據的內涵、思維變革、關鍵技術。
(2)全面梳理商務分析的各類應用場景,包括企業商務智能、互聯網商務分析、移動商務應用以及智慧城市等具體的場景。
(3)植入大量實驗案例,以企業商品銷售管理、客戶價值識別、互聯網客戶價值共創、移動位基服務、智慧城市管理等具體場景為線索。把數據分析的方法融入到具體的場景當中,貫穿關聯分析、聚類分析、文本挖掘、情感分析、主題模型識別、社會網絡分析等不同的技術解決方案,培養學生對商務場景的理解和挖掘方法的掌握。
通過對這兩門課課程內容的介紹,希望同學們可以對課程有更感性的認識,同時期待同學們入學華理后繼續深入了解其他課程。
PART 5大數據與職業發展的關系
5.1職業發展階段
美國職業學家薩柏把人的職業發展分成五個階段:
0-14歲
成長階段
15-24歲
探索階段
25-44歲
建立階段
45-64歲
維持階段
65歲后進入衰退階段,五個階段中建立階段至關重要,在此階段要找一個合適的工作領域并謀求發展,然后進入穩定期致力于實現職業目標。
根據薩柏的標準,人到 32 歲職業發展進入穩定期。所以如果到32歲還沒有一定的成就,或者沒有進入公司的中層,那么未來的職業發展可能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瓶頸。如果不能突破發展的瓶頸,35歲以后可能沒有更好的機會了。當然這是美國職業學家薩柏的看法,也并不絕對,但是可以給到我們一些啟示。
我們大多數同學處在職業發展的穩定期,在致力于實現自己職業目標的關鍵階段。
5.2大數據能力與職業發展規劃
大數據能力能夠幫助大家更客觀科學地規劃職業的發展。
Q1、自己喜歡什么、做什么事最有激情或最投入?達成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是什么?
Q2、自己在哪個領域有系統的知識體系?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未來的方向在哪里?
Q3、自踏入社會以來,你做的成功的事都集中在哪些方面?可以調動的資源和人脈都在哪?
考慮這些問題,實際上要的就是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來指導自己做更好的職業發展規劃。這些數據反復梳理幾遍,就會發現你對自己的了解不同了。怎么樣對這些數據來做梳理和分析呢?這就需要大數據能力。
5.3大數據能力與個人職場核心價值
大數據能力能夠提升個人職場核心價值。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組織變革也在加劇,對于一個組織來說,其實它對于職業的保障程度越來越低, 那么如何在職場當中更具競爭力呢?要提升個人職場的核心價值,做好職業生涯的管理,才能夠獲得職業生涯的成功。
個人的職場核心價值是什么?就是個人對企業有沒有價值。
比如到某個企業工作,首先想的不應該是在這個企業能賺多少錢,而是能給這個企業做什么貢獻。華理面試環節有一個常問的問題,為什么報考華理,為什么要讀研究生,絕大多數同學讀研究生可能是為了升職或者是能在職業生涯方面有更好發展。但在今年面試中遇到一位同學給馬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位同學說他想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馬老師對這位同學非常贊賞,并十分看好他的未來職業發展。
大數據能力不僅對企業的發展重要,對于個人的職業發展也非常重要。因為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崗位,都離不開數據,如果有這個大數據能力會讓你比別人更有競爭力。
5.4大數據能力與個人職場發展
Q:在報考華理時,華理MEM有三大前沿專業方向的特色課程模塊,選智能制造好還是選大數據好?
A:最重要的一點是興趣,一定不要完全出自功利的角度選擇專業方向。但大數據能力是基本功,沒有數據就沒有智能。
Q:進入華理之后,如何能夠有效地匹配學習內容和職業發展?
A:建議結合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課堂內外和同學、老師一起來討論交流,相信這樣會對職業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如果覺得課堂討論不夠充分,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行動學習的實踐項目來做。
華理商學院有行動學習項目,走進企業里解決真正的問題,每年都會有很多企業參與到我們這個行動學習項目當中,同學們對哪個企業和項目有興趣,就可以加入到這個小組中,有行動學習的指導老師進行帶隊,去調研分析,然后提出解決方案。
最后,祝同學們職業發展更上一層樓,希望同學們能在華理有所收獲,打造個人職場的核心價值!
掃描二維碼觀看馬老師分享完整視頻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