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經典型的牛頓力學、孔子學說,量子思維、老子思維是培養這一卓越思維的最佳抓手
“之所以被別人卡脖子,我們的很多高新技術成果在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倒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缺乏合格的首席技術官CTO。”19日,在“應對重大挑戰的管理教育”2022全國高校科技創新與商學教育論壇上,先后出任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校長共達15年的錢旭紅院士,聚焦一個國內創新界最稀缺的職位,認為CTO嚴格意義上是總工程師、研發總裁、市場總監、戰略領導者等多種角色的融合。
就此,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專訪了這位身為化工專家接觸大量世界500強CTO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析CTO需要怎樣改變思維方式,以及新型的CTO教育如何超越傳統的MBA教育。
【戰略型靈魂人物缺位】
事實上,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最早的雛形與承擔國家某項戰略任務的首席科學家非常類似,比如1942年美國為了研究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設立了首席科學家,投資巨大且管理人員眾多,包括幾千名頂級科學家等,而我國也出現過這樣的首席科學家,如錢學森、朱光亞等。
真正意義上的CTO從1980年開始,首先出現在美國的研發公司,主要工作是將科學技術成果變成可盈利的產品。1990年,在重要的計算機和軟件公司,CTO已經成為靈魂人物,有的公司也命名為首席信息官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2000年左右,這些高技術企業都有技術的總負責人,他們已經成為整個產業的靈魂人物,非常擅長公司內外技術資源的技術分解和集成。到了2009年,美國更是設立了國家的CTO,希望在國家治理層面,用首席技術官的模式推動國家進步。
在錢旭紅眼中,眼下缺的不是總工,也不是研發部主任,正是CTO。總工程師專門關注工段交界處的事物,雖然也會關注整體性、戰略性、系統性的問題,但卻很少關心面向未來的發展戰略以及產業技術前沿趨勢。“而CTO不僅應當實現多學科專業的融合,而且能夠實現科技與工商、生產與研發的融合以及內外部資源的融合。”總體來說,作為技術領袖,CTO的職責包括戰略規劃、創新、領導和執行,結合了企業總工、市場高管和技術研發管理人員職責。
【量子與老子思維共通】
CTO的創新水平決定了產業的競爭力,合格甚至優秀的CTO到底需要什么?在錢旭紅看來,從CTO的成長訓練和共性角度,不具有創新人格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CTO的,這種健全的創新人格可以用批判性思維、挑戰權威、敢冒風險、獨立體驗來概括。
錢旭紅認為,判斷CTO是否具有創新所需的思維精神模式,一方面要考察他們的思維是否自由,至少既具有邏輯思維(形式、辯證)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維(美術、音樂)能力;另一方面,要考察他們是否精神獨立,至少擁有科學精神(質疑、嚴謹),又具有人文精神(關愛、超越)。他將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構成的“卓越思維”四基元,比作DNA分子A、T、C、G構成的堿基對。
有意思的是,錢旭紅多年研究發現,相對于經典型的牛頓力學、孔子學說,量子思維、老子思維是培養這一卓越思維的最佳抓手,在古今中外之間的維度上量子和老子思維可以找到眾多共通處、兼容點。現實中,CTO必須具有科學家的特質,并且具有經營管理的背景,還要具備人文科技“翻譯”能力,也就是說,能把董事會的經濟決策翻譯為技術語言,把所在國家和產業的需求,甚至政治方面的要求翻譯成技術決策。
全面整合型CTO的工作特色之一就是這樣的“翻譯”,同時他也能通過分解分包、合成還原,匯聚全球最優秀的“腦袋”,防止并避免企業建立小而全、大而散的研發隊伍,還能收集尋找散落民間的新穎思路,如通過廣泛的外部小額招標,使得閑置低效的社會、大學、企業之智慧、信息、物質資源,做到自由匹配、試錯探索、把握機遇。“哪天我們擁有了這樣的首席技術官及其團隊,擁有了這樣一個龐大的階層,創新創業將不再成為一種社會焦慮。”錢旭紅直言。
【首席技術官教育“超限”】
在錢旭紅院士倡導下,“超限制造”已被列入上海市科創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即研發超快激光新一代制造技術,突破化工、制藥、材料、醫療器械、生物工程等領域的制造極限。同理,在教育領域,培養CTO人才的教育模式,能否突破傳統意義上由西方主導的MBA等經理人教育模式的極限呢?
17年前錢旭紅擔任華東理工大學校長時,前去考察麻省理工學院(MIT)工程博士項目就發現,他們的工程博士學制5年,其中3年在實驗室從事基礎性研發,有2年則接受工商管理訓練。西方發達國家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迭代形成了CTO人才機制,而面對中國市場實踐需求和科技高速且迫切發展,我們需要建設快速成長的CTO人才培養體系。就在錢旭紅擔任華東師范大學校長的同一年,華東師大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得以組建。
當前,科技進化尤其是網絡進化的影響,對各行各業的深度滲透是前所未有的,其復合性是工商管理教育不易覆蓋的,其融合性又是普通的雙學位項目難以勝任的。對此,CTO教育以培養高管及其后備軍為明確導向,其雙創學科與商科管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關注思維邏輯、高管能力、技術商業化、商業化方法4類課程,再根據不同的產業領域增加不同的技術前沿課程和分析洞察訓練,比如人工智能、IT、新工科領域等。
“我們要培養具有卓越科技創新眼光的,通曉全球市場和領導組織能力的CTO隊伍,”錢旭紅表示,由此探索形成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中國特色產業技術領袖培養模式,并通過技術領袖的培養加速我國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過程。
本文圖片來源:受訪高校
題圖說明:2021年12月21日,華東師大發布全球首個CTO學位項目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