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皓然
深圳市森歌數據技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
長江商學院MBA22級深圳班
“我希望做出一點點貢獻,讓先進的技術能夠被普羅大眾使用,而不是被鎖在箱子里。”
前浪澎湃,后浪奔涌。如今,越來越多推動行業發展、引領顛覆式創新的,都是意氣風發的Z世代年輕人。
長江商學院MBA22級新生周皓然,15歲上大學,18歲進入友邦保險,幾乎成為了友邦中國最年輕的MDRT(百萬圓桌會議)。2020年,國家自然資源部明確要求構建實景三維中國,同時住建部也發布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技術導則》,周皓然開始了第三次創業,他創立的森歌數據,顛覆了傳統可視化和數字孿生行業,公司經營一年多來就創造了超過4000萬的營收。
周皓然是一個先知先覺者,也是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他喜歡馬斯克,信仰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這次來到長江,周皓然不僅想“換換腦子”,更希望學習到成功的企業運營經驗和更先進的商業思路,來滿足自己更大的目標——三年內讓公司上市。
創業就是一邊眺望遠方,一邊負重前行。周皓然經歷了同齡人沒經歷過的苦難,卻甘之如飴。“我希望做出一些貢獻,讓這些精細化的空間數據能夠被普羅大眾使用,而不是鎖在箱子里”。
年少得志,幾近成為最年輕的MDRT
周皓然是個“愛折騰的人”。15歲去美國西雅圖讀大學,讀了兩年生物學,覺得不是自己志向所在,于是毅然回國,在友邦中國做過保險行業,自己開過酒吧,隨后又返回美國就讀市場營銷專業,用了兩年時間就學完了四年的課程。
18歲,在這個同齡人忙著應付考試的日子里,周皓然已經成為一顆銷售新星,幾近成為友邦中國最年輕的MDRT。
能從銷售這樣競爭激烈的職業里脫穎而出,周皓然做對了兩件事,一是理解產品,二是理解人。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理解產品的本意”,周皓然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相關知識,學會站在對方的背景下去思考問題,了解不同客戶的需求,比他的前輩們更努力。
第二點就是人。“對方喜歡這個人的話,他會把你當朋友,那么他一定會在這件事情上有一個幫助你的機會”。周皓然經常約一些客戶喝茶,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有時候一個客戶會跑六七次,慢慢就成為了朋友。
周皓然的原則是多交朋友,謹慎開口,他的這個習慣保留至今。他經常問自己:“假如你有100個朋友,他一輩子只會幫你一次,你會讓他幫你哪一個忙”。
憑借天賦與努力,18歲的周皓然首年保費做到了54萬,讓當時幾乎所有的同行都刮目相看。
周皓然提早進入社會,見過很多不同的人,還有另一個好處。周皓然的客戶不乏很多企業管理者、或者是老板。在和他們的溝通中,周皓然也收獲了很多靈感,逐漸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自己擅長的是什么。
這也為后面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讓“箱子里的數據”發揮價值
周皓然第二次去美國,讀完市場營銷專業后,回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字節跳動,擔任字節跳動市場中臺的產品經理,做一些營銷類的產品。
“開始進去的時候是做實習生,我連H5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我和面試官說,我能學、我學的快”。就這樣周皓然留在了字節,從開始什么都不懂,到對接幾十個研發、讀得懂代碼,成功轉型成了一名產品人。
但此時的周皓然也意識到了大廠的天花板,于是開始和朋友謀劃創業。當時周皓然有一些朋友是做傳統的測繪、遙感行業,在和他們聊天時發現,這些空間數據對于數字孿生來講是一大筆非常值得挖掘的財寶,而彼時的行業卻處在一個相對傳統、壟斷的環境,很多數據都被“鎖在箱子里”。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做調研,發現這個市場非常的大,卻又非常的空”。
周皓然發現,傳統的數字孿生項目往往采用的是外包合作的形式,流程冗長。首先由傳統測繪公司去做數據采集,然后又由不同的公司來做數據結構的解析和各類多源數據的對齊,把各類異構數據與三維模型結合,最后再把數據給平臺開發公司。
“這會有很多弊端,比如數據的泄密,更可怕的是,很多測繪公司難以理解平臺公司的需求,最后的結果是很多東西交付不了,大量的數據被鎖在柜子里”。
周皓然想做那個“打開箱子的人”。他創立的森歌數據,定位是城市級實景3D孿生解決方案商。
他的做法是建立一體化的模式。用自己采購的大型載人直升機和國際一流的設備來采集數據,用自己的國產化數據融合引擎來進行數據的解析和應用,讓整體的環節高效可控,讓空間數據發揮更大的應用價值。
同時,周皓然的也瞄準了更多領域,讓數據應用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大家口中的“智慧城市”,他關注數字農林業,自動駕駛,甚至是元宇宙等,按照周皓然的構想,他將建設一個由數據出發到適配各類行業應用的全閉環“生態圈”。
在沒日沒夜的鉆研公司對外的產品的同時,周皓然與他的團隊還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經費進行了圖像學習與內部增效工具結合的研究,大幅度的降低了傳統數據生成的人力成本。
同時為了盡快打入市場,周皓然將這些增效工具向客戶免費提供,把數字化平臺的二次開發接口向客戶開放。“我不吝嗇技術,我在乎的是反饋”。
隨著2022年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以及《關于開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 設的指導意見》、《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技術導則》等政策的陸續發布,周皓然知道,自己做對了選擇。
“我們目前數據獲取的水平,已經領先于很多傳統的千人級別的測繪公司了”。
責任下的驅動:要讓每個員工過得更好
這不是周皓然的第一次創業,此前他開過酒吧、做過MCN。在創業這件事上,周皓然想的很清楚,“驅動力只能有兩個,要么是為了錢,要么是為了價值實現。”
他曾在字節這樣的大廠做過產品經理,感受過先進的管理方式;也在底層的銷售行業摸爬滾打,拿過銷售冠軍,在他看來,自己是面對任何情況都是足以應付的。
但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周皓然逐漸感受到了壓力。小到客戶投訴與員工管理,大到弄砸一個項目損失幾百萬,所有的事情都堆在了自己身上。有一次,因為對手的惡意競爭,讓周皓然很看重的一個項目從盈利300萬一下子轉為了虧損,他的情緒低沉了好幾天。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都不敢想象世界上還有這么壞的人”。
周皓然想起了自己的偶像馬斯克說過的一句話:創業就是一邊咀嚼玻璃,一邊凝視深淵。
今年上半年,森歌數據的營收已經突破了三千萬,員工規模即將突破50人,周皓然早已顧不上感傷,他要思考的事情越來越多。“我要讓所有的活都有人干,所有的人都有活干”。
周皓然的壓力,不僅來自創業本身,他還肩負著50個人的責任感。周皓然親自面試過森歌數據的每一位員工,把每個人都當做自己的創業伙伴,甚至有些員工生活中遇到困難,都會打給周皓然。“我是這個公司的創始人,我有義務讓要讓森歌的每一個同事都比昨天更進步一些,讓他們的生活都更好一些”。
周皓然來到長江,是為了“換腦”和“充電”。
每天沉浸在自己的行業里,周皓然希望來到長江結識更多的創業者,學習別人的思維,了解其他企業的先進經驗。周皓然此前對比過體制內傳統MBA,最后選擇長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生源”。“長江學員的行業分布也比較平均,我來學校學習,希望能找到更多元、更匹配的一些人”。
還有就是課程,周皓然了解到長江的課程是理論+實踐,能夠加深他對于大賽道的理解,對于公司整體模式的理解。“我想去上學,但不想只抱著書本讀,我覺得實地去走訪、學習別人的企業很有意義”。
談及自己奮斗的目標,周皓然說有兩個,第一個是三年內讓公司上市,第二個是想讓父母“找回自己的生活”。
“父輩們為了讓下一代過的更好,總是習慣于放棄自己的生活,我父母送我去美國讀書,給了我最好的生活條件,現在,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上一代人可以去過他們自己真正想過、他們本就值得的生活”。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