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6月4日上午,在2021年浦江創新論壇之創新創業論壇上,上海大學與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共同發布了“2021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投入百強榜”。“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評估”課題組首席專家、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創業與戰略管理”重點創新團隊負責人、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于曉宇教授從發布目的、高企特征、指標體系、百強榜單以及未來思考五個方面展開介紹。
發布目的
于曉宇教授引用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認為高新技術企業是企業創新主體的主力軍。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評價,發布“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投入百強榜”,有利于全方位了解上海高企創新投入的水平,引導高企充分發揮創新投入主體作用,并通過樹立百強標桿引領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企特征
于曉宇教授首先分析了2016-2020年上海高企的變化,發現三年有效期內的高企數量由6938家增長至17012家,增幅高達145.20%,每萬家企業中高企占比居全國第一。截至2020年底,三年有效期內的17012家高企的平均年齡為11歲,平均營收2.01億元、平均利稅676.95萬元,82.34%為民營企業,37.80%來自電子信息領域;研發總投入為1264億元,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仍比2019年增長13.90%。截止到2021年5月28日,全市高企共有284家上市企業,其中,40家高企在科創板上市,占上海全部科創板上市企業的93.02%。
指標體系
課題組聚焦人力和財力兩個方面,從創新投入的“力度”“強度”“厚度”“廣度”四個維度構建了指標體系,共同決定高企創新投入的質量。其中,“力度”是前提,“強度”是門檻,“厚度”是關鍵,“廣度”強調協同。
百強榜單
考慮到高企創新投入“標桿引領”的評價目的,首先在17012家高企中選取科技活動經費投入前500的頭部企業。在此基礎上,運用前述構建的指標體系,通過分析高企財力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力度”“強度”“厚度”“廣度”,綜合產生創新投入百強榜。進一步,從企業平均年齡、平均科技人員、所有制結構、分布領域等方面分析了“百強高企”特征,發現民營企業占據百強的47%,電子信息、高技術服務、生物與醫藥三大領域最為密集;百強高企以0.59%的數量比重,貢獻了全市高企34%的科技活動經費、16%的科技活動人員(其中,碩博人員占全市高企的37%)、31%的外籍專家和留學歸國人員,引領作用凸顯。
未來思考
于曉宇教授提出研究思考:高水平的創新投入如何轉化為高質量的創新產出?下一步,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創業與戰略管理”重點創新團隊(“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評估”課題組)將圍繞創新產出、創新策源、創新引領、創新責任等多個維度開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全方位、多角度綜合展現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水平和潛能。
此外,在隨后舉行的圓桌論壇上,于曉宇教授作為學界代表,與企業、投資機構、眾創空間載體代表等一起聚焦“雙創戰略布局下,如何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主題展開討論,從企業發展生態、金融、產業、載體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悉,浦江創新論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創設于2008年。論壇堅持國際視野、國家需求,著力搭建創新發展交流平臺、先進理念傳播平臺、學界思想爭鋒平臺、官產學研互動平臺、最新政策發布平臺和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十三年來一直致力于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以產業脈搏激勵科技創新,關注創新網絡、未來趨勢以及青年力量,不斷推動世界和中國科技創新發展,不斷傳遞科技自強自立的信心。于曉宇教授帶領“創新創業與戰略管理”重點創新團隊盧超副教授,婁祝坤副教授,杜穎潔副教授,董學兵副教授,王斌副教授,王家寶副教授,薛奕曦副教授,王海花副教授,呂懷立副教授,趙紅丹教授,李遠勤教授,金曉玲教授,李紅教授等承擔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投入首次發布和未來持續研究工作,既是上海大學商科在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能力的具體體現,也是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創業與戰略管理”重點創新團隊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追卓越,創一流”征程中的重要進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