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北大國發院MBA學生大使介紹:陳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19級北大-UCL MBA 項目在職班學生。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曾在谷歌中國及谷歌瑞士共任職八年從事人力資源相關工作。目前就職于Hulu北京,擔任北京人力資源部負責人。
2021年年初,陳佳慶祝了自己在Hulu工作的六周年。她不禁感慨,六年來,她見證了公司人員規模的擴大以及構建了公司內部的組織文化。如今,公司已經由不到五十人的團隊發展到擁有兩百人,無論是員工滿意度還是工作幸福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迎來職業“高光時刻”
來到Hulu之前,陳佳曾有八年在谷歌工作的經歷。因為本科學習的是HR專業,她在畢業后順理成章地進入了這個領域,沒想到多年之后,她卻成了班級里仍堅守在HR領域的“少數派”。
2007年,谷歌剛進入中國市場不久,陳佳在朋友的推薦下投遞了簡歷,順利得到入職機會,自此開啟了在谷歌八年的工作經歷。這些年里,她曾遇到過經濟危機對公司及行業產生的影響,也曾歷經過公司內部的組織調整;對于自身工作方面的成長,她也幾乎體驗了HR領域覆蓋的全職能工作。不同的工作角色也正為她的職業生涯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2011年,她拿到了外派瑞士工作兩年的機會——與其他兩名HRBP共同支持近兩千人的團隊。在瑞士工作時,令她感受最強烈的是文化差異的沖擊,她單槍匹馬在全新的環境下摸爬滾打,經歷了大概一年的時間才完全適應。“這段經歷一來帶給了我很大的挑戰,二來讓我真真正正地開闊了視野,痛并快樂著。”
收到Hulu公司的橄欖枝時,陳佳認為可以嘗試一下。“這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可以匯集我過往全部的工作經驗,并且向前一步走到管理崗位。”2015年,陳佳入職Hulu北京。六年時間,看著公司的成長以及公司在國內人才市場上逐步有了自己的地位和貢獻,陳佳深感自豪。回顧過往的工作經歷,她說:“2018年,公司第一次參與評選‘Great Place to Work’就獲得了大中華區第一名,那是我職業中的高光瞬間!這個獎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我過去成績的認可。”
從員工到管理者,陳佳認為:“做管理者要直面非常多需要做決策的事情,有些決策對公司來說甚至生死攸關。這樣,就要求管理者一方面要有做決策的方法論來支撐,另一方面要掌握能夠協調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技巧。此外,還需要有勇氣,有承擔可能帶來的后果的責任感。這是管理者的特質。”
讀MBA:幾經輾轉,終得所愿
讀MBA,一早就被陳佳列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上。本科畢業時她曾打算繼續深造學習,但通過咨詢前輩們,她了解到如果直接讀研,HR領域的一些課程設置都與本科沒有太大區別。而如果選擇MBA,工作幾年再讀反而會對職業更有幫助。2011年,陳佳又一次打算深造讀書,并且準備了語言考試想要出國讀,但當時恰好申請到了去谷歌瑞士工作的外派機會,兩者相較之下,陳佳又一次選擇了暫緩讀書。
幾經輾轉,2018年時,陳佳認為讀書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一方面工作逐步進入穩態;另一方面,自己的孩子也大一些了,她可以有相對多一點的時間支配給自己。同時,她也希望,自己繼續讀書能夠給孩子樹立一個終身學習的榜樣,通過身體力行告訴孩子“學習其實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
2018年11月,陳佳參加了國發院MBA的項目宣講會,當在聽到校友們對于MBA學習生活的分享時,陳佳說這基本上就是自己想象中的項目。“我想尋找一個偏國際化的項目,地點在北京,可以在職上課,把這些條件加起來,國發院MBA就是最優選擇。”
跳出圈子看世界
“國發院MBA的課程和之前了解到的一樣,它滿足了我的期待。”在經歷了一年半的課程學習之后,陳佳這樣說。“這里傳授的知識很實用且先進。老師們豐富的經驗和項目提供的國際化視野都能夠帶來很不一樣的收獲。”
本科時,陳佳已經修習過《宏觀經濟學》課程,但過去并沒有形成足夠深刻的理解。這次重新學習,陳佳意識到宏觀經濟似乎并沒有那么復雜和遙遠。在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她會利用所學來分析一定程度上的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態勢,以及如果中國較早從疫情影響中走出時,其未來發展走向的變化等。“這是一件蠻有意思的事情,分析的結果也可以用于研究疫情對招聘和離職的影響。因此,這些課程不僅擴充了我看待世界的方法論,而且使我可以結合具體的工作來加深對工作領域的思考和探索。”
“還有很多課程設計走在前端。”陳佳列舉了市場營銷的兩門課程(Marketing Science/市場營銷、Marketing Research/市場調研)。以前她眼中的市場營銷只是廣告和宣傳。國發院MBA的課程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她對市場營銷的認識,并且幫助她學習到了如何圍繞大數據對市場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做出決策。雖然營銷或許聽起來跟招聘沒什么關系,但陳佳認為“招聘也是一種營銷”。于是,她利用課中所學的工具以及大數據的分析方法,在公司內部成立了一個項目來試圖探索所有人的面試表現和實際工作的表現有多強的關聯性。
陳佳認為,要想做一名好的HR就一定要跳出HR領域來看HR 的工作。“HR行業人士有一個非常容易被詬病的問題,就是做業務的人認為你不懂業務,你只是在推進一些你認為重要的事情。”于是,在MBA學習中選課時,陳佳并沒有選擇任何與HR相關的課程,就是希望能夠跳出HR的視角來看本職工作。她認為,一定要具備這種能力才能直接與業務對話,這是HR非常重要、高階的技能,甚至高于溝通,如在學習大數據相關的課程之后,陳佳便可以用較為專業的“大數據語言”與公司技術部門的同事進行溝通,增進了互相之間的信任與了解,從而提高了溝通效率。她笑著說:“這也是在逐步精進業務能力。”
人生怎可以如此豐富
讀MBA,陳佳的預期有三:一是完成人生必須完成的事情;二是更新知識體系;三是大家都認為的“通過MBA學習擴充人脈”。前兩點,她目前來看已經百分之百獲得甚至超出期待。對于擴充人脈,陳佳本來覺得這也是自己的一個目標,但開始讀MBA后,她發現這個目標改變了。
“從這里收獲的絕不只是人脈本身。讀MBA的過程告訴我,要靜下來,不要那么急功近利。”同時,陳佳也認為:“讀MBA,重要的不是讓我去認識更多的人,而是使我對于不同行業領域有更多的了解。在國發院MBA,通過同學、老師還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我了解到了很多不同的商業視角,幫助我打開了新的大門。”陳佳還提到,在國發院MBA中,年級、班級都會有很多行業分享,不同領域的同學通過互相交流,能夠讓彼此接觸到更多未知的領域,了解到不同領域的發展脈絡,碰撞出新鮮的火花和有意思的觀點。學習之余,陳佳不禁感嘆:“人生怎么可以如此豐富!”
相關閱讀
Christian Jensen: A Rewarding Journey in BiMBA
趙憶慈:在BiMBA, 女總裁再度突破,成就憶慈珠寶傾城之美
童歆:北大考古學霸的職場跨越,在BiMBA體驗成長與團隊力量!
Till Moritz Dittkrist: "I am a door opener for German firms entering Chinese market"
馬怡婷:智庫中的MBA給我帶來的辯證視角
杜振洲:燃系后浪BiMBA成長記
周睿哲:“嘗試”與“突破”, 智庫中的MBA賦能十年醫療職場人
Sean Shin-Fu Cheng:Taipei, New York, to Beijing, an MBA Exploring More
丁愷:多年非洲中東工作到歸國發展,通過MBA賦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母丹:打破傳統媒體思維與邊界,在BiMBA超預期體驗中實現互聯網+
Antoni Radziwill: Why an MBA in China?
Joohoon Bok:Be Deeply Involved in the Chinese Market
梁惠東:人生沒有絕對的捷徑
劉驍:走出舒適區,尋求新機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NSD)是北京大學的一個以經濟學為基礎的多學科綜合性學院,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歸經濟學博士于1994年創立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隨著更多學者的加入以及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拓展, 2008年改名為國家發展研究院(簡稱國發院)。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國發院擁有眾多國內知名學者,除林毅夫、海聞、易綱、張維迎等創始人之外,還包括周其仁、宋國青、曾毅、閔維方、姚洋、盧鋒、黃益平、劉國恩、李玲、趙耀輝、傅軍、陳春花、胡大源、楊壯、馬浩、宮玉振、張黎等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教育經濟學和人口學方面的知名學者。學院秉承北大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學風,高度關注中國的現實問題,致力于學術與現實的結合,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進步。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國發院已經形成了集教學、科研和智庫于一身的綜合性學院,成為北大構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MBA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原北大國際MBA),是國內商學教育的翹楚,成立于1998年,由北大國發院運營,匯聚全球頂級商科教育資源,國際特質鮮明,同時深得北大人文底蘊,“中西合璧、知行合一”,“依國家智庫、鑄商界領袖”,成為中外合作辦學的開創者和領導者。目前,北大國發院開設兩個國際MBA項目:北京大學—倫敦大學學院MBA以及北京大學—弗拉瑞克商學院MBA,每年秋季開學。
掃碼查看項目信息
北大國發院MBA學生大使
北大國發院MBA學生大使由來自不同行業和崗位的北大國發院在校生組成,旨在幫助MBA申請人與學院建立有效聯系并且更加直接深入地了解學院。今年我們很高興有60名MBA學生成為大使,他們分別來自2018、2019級PKU-UCL 全日制MBA與在職MBA、PKU-Vlerick 在職MBA。通過與學生大使聯系,你可以迅速獲得MBA課程、MBA學習生活以及MBA職業發展等內容。掃描下方二維碼與北大國發院MBA學生大使進行聯系。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54800
郵箱:admissions@bimba.pku.edu.cn
網址:www.bimba.pk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園612辦公室
微信群:如希望加入MBA申請咨詢群,請添加管理員微信PKUNSD-BiMBA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