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3月21日上午,“知識產權與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主題論壇在同濟大學成功舉辦,論壇由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和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主辦,同濟大學知識產權實驗室和同濟大學MBA/EMBA中心承辦。同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雷星暉作開場致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呂薇,中國科學學與科技研究會理事長、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穆榮平,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原局長呂國強,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龍小寧,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單曉光,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強,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毛昊,以及線上線下二百余名師生等參加論壇。論壇由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鐘寧樺和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許春明主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全局,為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尤其強調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時也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持人鐘寧樺教授借此引出本場論壇主題:知識產權與中國高質量經濟轉型發展。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體學習上所發表的重要講話的精神,探討知識產權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雷星暉副校長代表同濟大學對各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介紹了同濟大學學科發展歷史,肯定了經管學院和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合作辦會的有益嘗試,闡釋了知識產權與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密切關系,以及同濟大學在這一領域的積極探索。雷星暉強調創新激勵制度安排與核心技術作為發展原動力的重要性,認為核心技術決定了全球技術中心國家建設,只有成為技術中心國家,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中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應作為一種核心元素參與到國家制度設計中,服務于核心技術研發與綜合國力提升。 在主旨演講環節,呂薇研究員在線分享了有關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思考。在企業內部原始創新能力需求、知識產權成果注冊數量與質量不協調、全球知識產權競爭和規則新趨勢、數字技術出現導致網絡盜版和侵權等知識產權發展現狀下,知識產權保護上升到國家整體戰略高度,實則是國家競爭力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議題。對于如何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問題,她認為應加強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突破涉及國家安全的核心關鍵技術、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和穩定、聚焦實體經濟,促進產業技術轉型升級,從而實現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相結合,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穆榮平研究員從創新驅動發展、知識產權政策、知識產權管理三個方面全面分析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知識產權的結合模式,包括知識產權政策如何能夠塑造競爭的優勢、提升系統創新能力,同時為高校知識生產全過程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穆理事長強調了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核心地位”與“自立自強”這兩個關鍵詞,認為技術創新關乎現代化建設全局,并提出加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建設、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強化專利運營服務系統能力與加快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具體建議。 韓秀成研究員圍繞知識產權激勵和保障高水平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議題,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釋。首先,知識產權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才能激勵和保障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維護我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其次,知識產權保護關系構建新發展格局,應把握整個知識產權在新的發展格局中的角色和定位,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運用好知識產權戰略。最后,知識產權保護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對此應確保國家安全自主可控,必須重視和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服務與全鏈條保護。 呂國強先生就知識產權與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進行了分享。高質量發展是今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到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全局。近些年上海在知識產權改革、保護、人才培養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未來上海的發展將聚焦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上海自貿區建設臨港新片區、科創板、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博會。知識產權工作要繼續為上海發展發揮支撐作用,重點應當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加強轉化與運用,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 龍小寧教授以高質量發展中知識產權行業的挑戰與機遇為題,分享了知識產權的經濟學解讀。她提出,知識產權行業的重要性可與金融業相較,其新型生產型服務業特征因其價格特征往往會引發爭議。知識產權保護面臨兩大挑戰,即如何實施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如何確定最優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對此龍教授認為,司法訴訟中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可以幫助知識產權價格生成,而基礎設施中法治的建設也尤為重要。最后,龍教授表示,推動知識產權保護也是推動法治建設、優化法治環境的一個渠道,創新的優勢就是法治環境的優勢。 毛昊教授聚焦世界一流審查機構建設,就我國審查機構轉型發展與挑戰問題展開探討。毛教授認為,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審查機構要主動謀求轉變:一是強化專利制度運行的基礎性功能?;謴蛯@M用價格杠桿、強化專利損害賠償、實現低質量專利過濾、提升早期二次確權、弱化實用新型使用、強化市場融資功能。二是優化專利審查流程。重點集中于借助初審與實審流程深度融合等改革手段,縮短審查周期、提升審查質量、滿足多元化社會需求。三是優化專利審查機構組織結構。建立有效應對新技術發展的交叉融合審查單元,實施并行通路的審查流程體系改革,考慮專利經濟學家辦公室設置。四是強化國家專利審查機構對國民經濟和創新發展的有效支撐。引導宏觀管理部門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標準,建立以質量效率、結構空間、增長匹配度為導向評價體系,實現專利審查機構與國家司法和行政治理體系的協同發展。 在圓桌論壇環節,主持人許春明教授提出兩個問題:一是政策的作用和影響,二是知識產權的價值如何來評價。單曉光教授首先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知識產權的定價問題很難用價格或數字評估,知識產權本身更具有一種“能力”的性質,因此知識產權無法用計價方式去衡量,而是一種“能力的轉讓”與“持續性收費”的過程。陳強教授認為,知識產權實際上是一種有效的與市場結合的方式,學科、知識溢出與市場需求緊密互動,最后匯聚到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因此在政府的強有力調控能力下,知識產權的價值還是要通過市場來體現。呂國強先生強調知識產權質量的重要性,目前階段知識產權工作應重視“質量”的提升而非“數量”的增長。韓秀成研究員就非正常專利申請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國家政策的指向性是正確且明顯的,在實際工作中應盡可能避免產生非正常高價值專利,且在國家政策調控下,各省市應統一標準,避免出現知識產權評估標準不統一現象。對此,穆榮平研究員補充認為,所有政策目標都是鼓勵知識產權激勵下的創新能力提升,而非以評估或定價為目的。龍小寧教授總結認為,從規制經濟學來看,任何規制和政策都存在預料之外的后果,政策發布的指向性往往在落實過程中出現偏差,但這種知識產權相關的、難以給出準確估值的偏差往往會存在更多的工作難點,因此我們需要一批典型知識產權案例,盡量準確計算高價值的專利的賠償額,以確保政策的落實。
本論壇由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和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共同主辦。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以打造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頂尖知識產權學科為己任,堅持知識產權學科多元化優勢、國際化特色,積極建設世界一流國際化高端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研究智庫,支撐服務國家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和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城市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以創造管理新知、造就業界精英、踐行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挑戰為使命,從學科建設和經濟建設實際需要出發,緊密結合教學和科研工作,以科學研究為學院發展重要內容,以國際化為發展特色,為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儲備高水平研究學者,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
同濟大學秉承“同舟共濟、繼往開來”精神,期待與學界業界專家一起,為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更加有力的研究支撐與人才保障。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