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3月20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經濟峰會舉行。在分論壇“透視種子與糧食安全”中,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特聘教授程國強進行了分享。
從宏觀的角度,程國強分享了自己如何看待我國在邁上現代化新征程中下一步的糧食安全戰略: 一是我國邁上現代化的新征程相當于是整個中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它有哪些新的考量?對我們的糧食安全有哪些新的要求? 二是在這個基礎上下一步的糧食安全的戰略基點是什么?怎么樣抓它的最關鍵、最核心的支撐。 三是圍繞著這個戰略基點,我們今后的政策重點是什么? “我們在邁向現代化的新征程中,糧食安全的戰略基點就是遵從這樣一個重大的決定,必須牢牢把住糧食安全的主動權。我的理解,把住這個主動權是兩層意思,首先是必須筑牢糧食安全的根基底線,包括綜合生產能力等等。另外,還要保持糧食安全的戰略主動,不能受制于人。”程國強說。 程國強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保障實際上是“三位一體”的機制或者叫“三根支柱”: 第一、我國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以保障我們口糧絕對安全為核心的,包括種子問題、耕地問題等等,基本上都是以這樣一個保障為核心。 第二、我們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支撐體系,就是我們的糧食儲備體系,它是以應對突發事件、維護市場穩定為重點。 第三、是我們必須統籌利用國際資源來彌補我們資源的不足。 “因此,我們這么多年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球農產品的供應鏈,這個供應鏈就是統籌利用國際糧食市場和資源為路徑。我的理解是,如果保持戰略主動,這三根支柱都要保持主動。前面兩個是我們可以掌控的,第三個如何保障我們的全球供應鏈,能夠掌握它的主動權,能夠把風險控制在源頭,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重點考慮的一個政策取向。”程國強說。 在程國強看來,在“十四五”或者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對糧食安全的政策重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要強化綜合生產能力。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的目標,6.5億噸的產量不能動搖。 “今天各位專家談到的種業問題,應該是我們依靠科技創新,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農業出路的一個路徑。也就是說我們耕地就這么多,必須要通過科技創新,通過種業來解決我們今后的生產率的提高。”程國強說。 二是儲備體系。 “我們的儲備體系在過去幾十年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在今后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辦好發展與安全的兩個大事的過程中,儲備體系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程國強說。 三是抓住農業科技創新這個關鍵。 四是推進糧食高質量發展。 “不僅僅是數量問題,下一步一定要讓產糧的地區、糧食主產區能夠種糧合算,讓他們有動力,要推進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包括‘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來的,要建設糧食安全產業帶,實現糧食安全和糧食高質高效相統一,從根本上提高我們糧食的綜合保障能力。不僅僅是我們要強化綜合生產能力,特別要強化糧食安全的綜合保障能力。”程國強表示。 五是要推動更加積極的對外開放戰略。 “我們現在整個的農業資源,我們測算是需要38.5億畝耕地,實際國內只有25億畝,也就是13.5億要靠國際。因此,怎么構建一個安全、持續、穩健的全球農產品供應的網絡,是我們下一步一個重點要考量的政策重點和要實施的戰略。”程國強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