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燕園里思想自由
在這一隅凈土
揮毫指點江山,激昂問誰主沉浮
我們想,打破常規桎梏
在這會客廳里
寫下山川河海的風光無限
暢談光影與聲音寫下的千百故事
當北大光華教授們
遇見
光華MBA會客廳
就沒有他們不敢說的
本期嘉賓:劉知 (左)
北大光華組織與戰略管理系教授
VS
主持:博雅(右)
北大光華MBA平平無奇行政老師
不完美 是一種必然
剛剛在談完這個話題后
自制視頻所用設備的bug
就讓最后一段視頻收音殘缺了
那就……讓我們以字幕修補
一起品味“殘缺”中的美
MBA會客廳-筆記
01-WHY光華
博雅:沒有什么是確定的,這個世界上唯一確定的可能就是█ █ █ █ █ █。
劉知:對,我們對未來打一個問號,不█ █,毋█ █。
02-批判性思維與商業倫理
劉知:我自己理解商學院的教育有三塊,一塊叫做█ █ █ █、一塊叫做█ █,一塊則是█ █ █ █。它是你不接受█ █的答案,你對你的所見所聞保有一個█ █,不斷的去追問為什么,然后去█ █。
博雅:不管是知識或技能都好學,哪怕我們說的更大范疇的所謂管理技能甚至管理█ █,都是可以█ █的,哪怕有些時候有的人的█ █會讓我們覺得拙劣??墒恰乙朔鳛橐粋€人類的本質性█ █去對抗█ █,站在一個更高的█ █或立場上去推動自己的個人、職業發展,其實真的很難。
劉知:無論社會經濟、人類歷史的發展,其實是一個不斷在█ █再重新尋找█ █的過程。如果大家只有█ █和█ █能,但是失去了█ █ █,那我覺得█ █ █ █都是沒有用甚至█ █ █的。
03-完美主義與領導力
劉知:其實從學術角度來說完美主義是病態的。誒,你覺得趙龍凱教授(此處應有批注:此人為北大光華MBA項目主任、金融學系教授、博雅的老板)是不是有點█ █ █ █?
博雅:我覺得他就是█ █!我這么講可能不太好啊,就是█ █ █ █比如█ █ █ █然后█ █ █ █。
劉知:對,所以完美主義他有好的一面。但他會對于█ █ █ █讓整個團隊█ █ █ █。比如█ █,他就是一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有兩種人,面對同樣的完美主義要求反應是不一樣的,有一種覺得這是自我實現的機會,他有強烈的█ █ █ █,像█ █ █ █一樣。你是不是就是這種?
博雅:█ █(笑)。但盡管我是內驅力比較強的人,當我面對一個困難的時候我還是會去██,看是否有外在的、客觀的原因存在,然后我會去和領導█ █ █ █,我不能█ █ █ █或者█ █ █ █。
劉知:所以我們也對領導者和組織有一些建議,█ █ █ █。沒有什么是完美的,很多東西需要█ █。
博雅:接納不完美,在不完美的過程里帶著蓬勃生命力往前走。
04-社會文化與腐敗歸因
博雅:你有篇論文是有關一種不完美的社會現象的——社會文化與腐敗歸因。
劉知:對,這個研究我自己都很喜歡。當時沃爾瑪有個丑聞,在墨西哥大規模行賄當地的官員。你看報道的時候會發現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 █ █ █,另一種認為█ █ █ █。同樣的事件,讓中國人和美國人看,問他,你覺得這事兒應該嗎?道德嗎?算得上行賄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一個人犯錯,是█ █ █ █。因為你是在環境中成長的,█ █ █ █都有一種責任、義務去規范個體行為。也由此我們提出█ █ █ █建議,如何更好地規避一些不完美行為。
博雅:隨著文化交融,你會發現這些也在改變。傳統觀點中,我們不是█ █ █,無形中被█ █ █ █、█ █聯系起來。而現在的年輕人,時代給了他們更多選擇,他開始強調“我”是第一主體和█ █……
05-研究的意義與目的
博雅:你的研究領域包括道德、公平、腐敗等等,我私下揣測,你會不會希望通過自己的學術研究去表達甚至影響一些東西?
劉知:在我看來公平是一種█ █ █,無論組織或個人,█ █ █才能更好的運行。我的研究能滿足自己的興趣,然后解決一些問題,我會覺得很有意義。
06- 年輕與刻板印象
博雅:第一次見你的時候,脫口而出█ █ █ █。當時你的反應是█ █ █ █,后來隨著工作我也體會到█ █ █ █,希望他人不要因為█ █上的█ █來進行判斷。█ █是否和█ █成正比,這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劉知:對,我有很多這種體會。比如我剛入職的時候,在餐廳遇到█ █ █ █ █ █,他們對我的第一反應是█ █ █ █。不過研究發現,當人們和你有了超過一分鐘的、更長時間的交流后,你傳遞的信息、你的知識、思想還是會更重要。只通過外在進行判斷的,我們只能說他是█ █,對吧。
07-女性進化論
博雅:有一個特別tricky的問題,就是“你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我發現大家都很喜歡拿來問女性的領導者和學者,但是你看,就不會有人問龍凱教授,某種角度而言,他們默認這問題對男性不存在。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真的能平衡嗎?
劉知:它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你其實不斷在失衡,因為有各種力量在撕扯你。在這個社會情境下,女性想要在各方面讓自己滿意,會需要兼顧太多東西。比如我們MBA的女同學,她很多時候在課堂上是很有風采的,然而我們私下聊天,很多時候甚至會眼淚汪汪的,他們想要和男同學一樣學習、開拓,是要付出更多。
博雅:這是一種妥協嗎?因為我感覺還是犧牲很多。
劉知:這個問題挺難得,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有人想要做一個Super Women,有人想要陪伴家庭,但我會很有自我需求,要保留自我意志,如果被撕成碎片去成為各種角色,我會很不舒服。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妥協,還是和解。
博雅:或者說是升級。我更主觀一點的認為,如果能給女性一個選擇權,無論在職場或是家庭,讓她自己判斷:我是去堅持、完成一種升級;還是去妥協,犧牲一部分的東西。這會是社會的進步,而到那個時候,這個命題才不是一個偽命題。
在第一期MBA會客廳的結尾,教授們探討了在學術研究乃至人生旅途當中,信仰是如何以一種非具體的形態潛移默化的帶動著人類的腳步。趙龍凱教授用另一種方式解釋了CSR,他說,C其實是culture(文化),S其實是science(科學),而R其實是religion(信仰)。從精神層面來看,教授們的所有研究,都具有超越其論文本身的藝術價值。這些藝術品,體現了知識、思想,內化了理想、信念,更從另個層面,揭示、闡述與我們什么叫做更廣泛意義的“美”。
本期MBA會客廳,我們捐出劉知教授的這份藝術品,它們將凝結著沉甸甸的學術和藝術價值,被轉交給北大光華MBA公益俱樂部的同學們,在同學們的支持下,以另一種美麗而溫柔的姿態,將它的價值融入到公益活動當中,將光華人所創造的能量無限的、綿延的傳遞到更廣、更深的范疇。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