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月,伴隨疫情信息不斷而來的,還有特殊時期這些美好的同濟MBAer。他們爭分奪秒、急人之所急,義不容辭地親歷平凡人眼中的不平凡事。以身作則,聚眾人之力,齊心協力地掃除冬日嚴寒中的濃霧陰霾,他們一起繪制了屬于同濟MBA的雋美畫廊。
張艷華
身兼作者、校友導師、創業者、杭州青年人才大使、村長顧問等多重身份的同濟MBA 2011級校友張艷華,祖籍湖北省荊門市。今年過年回到家鄉便遭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期間,她堅持“面對疫情不退縮,更不能漠視”,力所能及之事全力去做,力所不能及之事想辦法也要做。團結一切,抗擊疫情,援助幫困。
作為上海荊門商會副會長,張艷華積極響應上海荊門商會“眾志成城抗疫情”活動號召,多次捐款捐物,組織戰“疫”行動。除多次志愿捐款支援商會購買荊門政府急需物資30多噸消毒液、防護服、口罩外,個人還在家鄉以身示范,利用個人影響力,發揮鄉賢引領作用,巾幗不讓須眉,親自投入戰疫一線行動,擼起袖子深入農村,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科學組織多個菜農、志愿者下地采摘、運輸蔬菜,捐贈荊門醫院系統24000多斤新鮮蔬菜。品類豐富,包括球包菜、胡蘿卜、紫菜苔、雪里紅、小青菜等。所捐贈醫院包括荊門一醫院、荊門二醫院、鐘祥人民醫院、鐘祥同仁醫院。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有力確保了荊門地區一線醫務人員和患者有充足的蔬菜供應。同時,她的所為也幫助家鄉的一些菜農緩解了生產、生活壓力,為家鄉青年樹立了榜樣。
爭分奪秒一個青年女作家、女企業家的“逆行”
國難當頭,張艷華時刻思考文人能做什么?企業家如果只捐錢也解決不了物資缺乏的實際問題。當下團結一致抗疫情、行動起來“救人”才是第一要務。比起敲鍵盤寫文章,如果能用自身號召力組織老同學們支援一線蔬菜,同時通過購買家鄉農戶們的蔬菜,緩解一部分菜農的生活壓力,才是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做法。
1月31日下午5時許,一輛裝著5000多公斤新鮮蔬菜的貨車從湖北省鐘祥市舊口鎮出發,向鐘祥人民醫院駛去。這已經是張艷華組織捐贈的第二批新鮮蔬菜,第一批新鮮蔬菜1萬余斤已于1月30日晚上運到了荊門一醫院。一直到2月4日,他們共捐贈給荊門一醫院荊門二醫院、鐘祥人民醫院、鐘祥同仁醫院12多噸新鮮蔬菜,品類豐富,新鮮有機。
“面對疫情我們不能退縮,更不能漠視。我不會種菜,但我的小學同學們有懂種菜、懂運輸的。”在得知荊門、鐘祥城區蔬菜可能會出現供應緊張時,張艷華在舊口鎮陽光小學1997屆畢業班同學群里發起倡議,希望可以將鎮里能采摘的蔬菜購買后,捐贈給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患者,讓他們的餐盤里有足夠的新鮮蔬菜,讓支援荊門的醫護人員有新鮮的蔬菜吃。這一想法,立刻在班級群里一呼百應,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她不會種地,也不懂蔬菜。但是,從誕生這個想法到組建志愿者團隊,尋找菜農、車輛,挑選菜品,聯系各級政府報備,她只用了兩天時間。第三天晚,1萬斤新鮮蔬菜已經在荊門一醫院的后勤處了。
科學防護 全力以赴 菜農和志愿者們零感染
為做好防護工作,參與人員不宜過多,也不能聚集作業。除幾個同學志愿者,參與者均是農戶。張艷華帶著志愿者和農戶們以家庭為單位,單獨作業,采摘時必須戴好口罩,并對運輸車輛進行消毒,在勞作中科學防范疫情,不給村干部控制疫情工作帶來困擾,最大化保證菜農的安全。
1月30日晚7時,由舊口鎮陽光小學1997屆部分畢業生組成的臨時志愿者團隊,將第一批1萬多斤新鮮蔬菜送到荊門市人民醫院選定的蔬菜儲備點。當她們完成交接趕回家時,已經是晚上11時許,而此時她們連中飯、晚飯都還沒來得及吃。
同樣的工作內容,張艷華和她的志愿者團隊反復進行著,直到荊門一醫院,荊門二醫院、鐘祥人民醫院和鐘祥同仁醫院確認蔬菜順利到達,后勤部蔬菜供應充足,她們才松了口氣。支援行動結束后,她和志愿者們嚴格自行在家隔離了14天。整個支援行動中,由于科學防護,沒有一個參與人員感染。
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所有美好都值得等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