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2018年1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第132次【朗潤?格政】論壇在北大朗潤園成功舉辦。中國人民大學吳曉求副校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光大證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博士,中國金融40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張斌博士,北大國發院副院長、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教授等五位專家圍繞去杠桿策略與整治影子銀行舉措進行深入探討,分析近年金融政策的得失,并針對金融如何支持實體經濟提出政策建議。
吳曉求副校長指出金融脫媒和金融新業態是金融發展的大趨勢,部分監管者對這一基本規律把握不到位,想通過運動式監管掐斷銀行表外業務,造成了民企融資難。吳曉求副校長建議金融監管要尊重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重視技術的作用,并繼續金融創新的發展。
姚洋教授認為去年經濟下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降杠桿力度過猛。資管新規導致市場流動性大幅降低,同時央行政策傳導不暢。要緩解這一問題,短期需要財政發力,央行直接購買部分困難企業的股權債權注入流動性,長期需要對資管新政乃至銀行信貸體系進行反思。
徐高博士指出后危機時代中國國內債務水平上升有其合理性。過去兩年過于嚴厲的去杠桿政策催生實體經濟融資難,給經濟增長帶來明顯下行壓力。徐高博士建議去杠桿政策向“穩杠桿”轉變,通過放松去杠桿政策來疏通貨幣政策傳導路徑,消除實體經濟融資難的問題。
張斌博士認為2012年中國經濟遇冷是因為有效需求不足,不足的原因是需求端服務業比重上升但供給端沒有跟上。張斌博士強調:第一,不要污名化經濟刺激政策,刺激政策是經濟穩定器,具有其重要性;第二,中國還有大量公益和準公益基建投資有融資需求,財政應承擔起責任。
黃益平教授指出金融抑制的負面作用逐漸顯現,家庭、企業、地方政府三個部門的投資或融資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黃益平教授提出五點建議:一是終結“雙軌制”改革策略;二是推進市場化定價與配置;三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各種金融模式的創新;四是擁抱新技術;五是改革金融監管,加強政策協調。
會議最后,五位專家就居民部門加杠桿情況、貨幣政策傳導不暢原因、多層次資本市場如何服務民企融資需求等多個問題與聽眾展開深入交流。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