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十周年慶典在上海隆重拉開帷幕。作為中國中心十周年慶典主題活動之一,由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主辦的中英創意經濟論壇在浦東香格里拉酒店舉行。
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是大學在華的重要橋梁,成立十年來,中心始終致力于把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和理念帶給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培養國際人才,積極支持中英兩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兩國貿易合作雙贏。
曼徹斯特大學校長、英國女爵士Nancy Rothwell教授及大學管理人員、和中心在政商學界合作伙伴及資深校友齊聚黃浦江畔,聚焦中英黃金時代,共話創意經濟。
英國女爵士曼徹斯特大學校長Nancy Rothwell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英國女爵士曼徹斯特大學校長Nancy Rothwell教授在論壇中發表主題演講,領銜探討中英兩國在未來創意經濟領域合作的遠景。
Rothwell教授首先與到場嘉賓及校友分享了曼徹斯特大學近年來的發展成果與愿景:“ 曼徹斯特大學在科技創新及學術研究領域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里曾誕生了25位諾貝爾獎得主。創新和卓越是曼徹斯特大學科研工作的基礎,在2018年度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及QS世界大學排名中,曼大再次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提升。”“而在科技創新方面,曼徹斯特大學長期致力于同中國的戰略合作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和中國許多學術研究機構、高等學府開展多元化創新合作,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人民大學等,領域涉及先進材料研究、醫療健康產業、生命科學,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
不僅如此,大學還和中國地方政府、重要的國營企業以及一些創新催化中心合作,其宗旨是把曼徹斯特大學最新的研究成果帶來中國,與在華頂尖研究機構共同開發世界前沿的技術應用,這些合作可以提高英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可以助推中國的科技進步。以石墨烯為例,曼徹斯特大學和中國各機構已經達成了一系列相當成功的石墨稀科技方面的合作,我們堅信,未來我們在中國將發現更多潛在合作領域,攜手領跑全球科研創新。”
此外,曼徹斯特大學在創意及文化領域的投入歷史久遠,今年,由大學主辦的“創意曼城“項目將進一步推動英國創意經濟的發展,Rothwell教授表示,“未來,我們希望在中國發展更廣闊的合作伙伴關系, 以支持文化創意部門的成長,同時通過中國中心,培養更多國際化人才為發展壯大中英創意產業積極作貢獻。
創意和文化行業在中英兩國都非比尋常。在英國創意和文化產業的經濟增長是其他部門的兩倍。對于中國和英國來說,當下是中英合作的良好時機,正是’黃金時代’。
未來,我們將把更多歷史積淀和科研實力傳遞到中國,進一步強化曼徹斯特大學在中國的教育聯盟、凝聚各方興學力量,支持中英兩國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合作與發展。
——曼徹斯特大學校長Nancy Rothwell教授
隨后,由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主任傅瀟霄女士主持的圓桌討論,立足中英兩國間醫療、文化、藝術領域的熱門創意經濟話題展開深度探討。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文化創意領導小組副主任陳躍華先生,曼徹斯特大學資深校友、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理事長、全國青聯委員、朗盛投資董事長平凡先生,曼徹斯特大學資深校友Ian Crawford先生,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英分會會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毛祥東教授,《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吳晨先生、曜影醫療創始人兼CEO史浩穎女士出席圓桌討論并發表講話。
中英創意經濟論壇圓桌論壇環節
中國是未來創新的集中地
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文化創意領導小組副主任陳躍華先生分享了他對中國近年來文創產業發展的新認知:“上海創意設計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助力‘上海制造’向‘上海創造’轉變的粘合劑。我們需要通過更多跨國合作與交流,將上海打造成為國際創意設計高地,而曼徹斯特大學在中國推進的文化交流,帶來了更豐富的創新理念,將幫助中國文創產業的全面發展 ,支持中英兩國在更多創新創意領域合作共贏。 “
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副主任陳躍華先生
《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吳晨先生在論壇中指出:“對于世界所有國家來說,中國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近年來,中國的創新力也越來越強,因此她既是經濟活動的未來,也是未來創新的一個集中地,這也是為什么要和中國越來越多的合作。”
《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吳晨先生
曜影醫療創始人兼CEO史浩穎女士分享道:“醫療方面,中國在醫療領域正在形成一場革命,在中國醫療領域有著重大的挑戰,而這對中英兩國來說,是市場與知識強強聯合的良機。無論是從醫療健康產業的技術創新還是管理理念革新的角度,曼徹斯特大學都擁有全球頂尖的科研實力和行業資源,這無疑將為中國醫療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曜影醫療創始人兼CEO史浩穎女士
立足中英兩國 做經濟創新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英分會會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毛祥東教授在發言中強調:“英國有非常優秀的教育體制,有相當成熟、甚至可以說奠定了現代世界文明基礎的制度。她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和創新創業的環境在世界范圍內都處于領先位置。在前沿科研方面,英國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不論是科技研發,還是產品化。“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英分會會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毛祥東教授
曼徹斯特大學資深校友Ian Crawford先生以及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理事長、全國青聯委員、朗盛投資董事長平凡先生分享了在曼徹斯特大學學習的收獲以及賦予他們在事業發展中的幫助。
曼徹斯特大學資深校友Ian Crawford先生
他們也十分欣喜的看到,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將源于曼大的頂尖教學理念與教育機會帶到中國,為中國培養更多具備國際化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理事長、全國青聯委員、朗盛投資董事長平凡先生
創新既是國際化的合作,又是本土化的實踐。從創意概念到商業化,中英國際合作跨越學術界、企業界和政界。中國中心主任傅瀟霄女士表示:“曼徹斯特大學長期以來致力于深化中英兩國在文化教育、商業貿易、科研創新多維度交流合作,而中國中心正在為大學搭起一座聯通創新、產業和資本的橋梁,加速本土和全球創新。”
未來,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將堅持大學在中國“教學、科研、商業“多維度的發展,還將支持更多中英兩國,商業、文化、科研、教育等多方面的戰略合作,提高多元化、國際化人才培養,這是對中英兩國關系及全球的智慧貢獻。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