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7月6日,中國政法大學首期“司法鑒定意見質證高級研修班”成功開班。此次研修班吸引了來自全國近60位律師、檢察官、法官和司法鑒定人參加為期三天的課程學習。今天上午,我校證據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張保生教授和北大法學院著名證據法學者陳瑞華教授為學員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受到學員們的熱烈歡迎!本次課程由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高層管理教育中心(EEP)主辦。
中國政法大學司法鑒定意見質證高級研修班(一期)班學員合影
開班儀式由商學院高層管理教育中心副主任肖富榮老師主持。本課程依托中國政法大學優秀的證據科學與法商融合的優勢學科將向學員呈現”三天課程、四類鑒定、五大模塊、六號開課、七位名師、八號結業“的學習體驗。
EEP中心副主任 肖富榮
商學院高層管理教育中心主任、法務會計研究中心主任張蘇彤教授為開班典禮致辭。張教授代表主辦方向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學員表示歡迎,介紹了法大以及法大商學院的辦學特色、對司法鑒定意見質證班的策劃目的及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對此次培訓班學員的構成做了詳細的分析和說明。張老師熱情洋溢的發言,引得在場學員陣陣掌聲,將開班典禮推上了高潮。
EEP中心主任、法務會計研究中心主任 張蘇彤教授
開班典禮之后,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張保生教授和北大法學院著名的證據法學者陳瑞華教授給學員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張保生教授報告的題目是《專家輔助人向專家證人轉變的趨勢》。張教授通過科學證據可采性標準、專家輔助人制度的意義、專家輔助人身份的多重性及其弊端、“林森浩投毒案”與專家輔助人意見性質之爭、專家輔助人意見向專家證言演變的問題五個部分的講授,得出三個結論:1、專家輔助人向專家證人的角色轉變,是由中國“鑒定人+專家輔助人”專家證據制度的內在矛盾驅動的,是擺脫科學證據運用過程中證明和采信之現實困境的一條最佳途徑。2、專家輔助人向專家證人角色轉變的核心要求:一是實現鑒定人和專家輔助人的訴訟地位平等、專家輔助人意見與鑒定意見的證據效力平等;二是將過去強加給專家輔助人的不合理的質證職責還給律師,使其回歸專家證人本色;三是貫徹直接詢問和交叉詢問規則,特別是提高律師的交叉詢問能力。3、隨著專家輔助人向專家證人角色的轉變,專家輔助人與鑒定人所提供的專家證言在可靠性程度上的差異,對科學證據可采性規則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要求。
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張保生教授
來自北大的陳瑞華教授通過大量的案例為學生講解《如何有效地質證鑒定意見》。在報告過程中,陳教授幽默詼諧的講述引得學員陣陣笑聲和掌聲。陳瑞華教授是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十大中青年法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刑事訴訟法、證據法學、司法制度、程序法理論、法學方法。本次研修班贈送給學員的書籍就是陳瑞華教授的兩部著作:《刑事證據法學》和《刑事辯護的藝術》。學員在課間紛紛請陳教授在著作上簽名并與陳教授合影。
北大法學院著名的證據法學者陳瑞華教授正在給學生簽名
7月6日下午以及未來的兩天,還將有5位司法鑒定意見質證方面的專家分別在法醫、文書、司法會計、電子數據四大領域,為學員帶來精彩的司法鑒定質證理論與實踐的饕餮盛宴。
司法鑒定意見是我國三大訴訟法都明確規定的法定證據形式,被人們譽為“證據之王”和“科學的證據”。近年來,隨著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入和以庭審為中心的審判制度的建立,司法鑒定意見在我國的訴訟活動中出現的頻次是越來越高。如何在庭審中對司法鑒定意見在進行嚴格審查的基礎上進行充分有效的質證已經日益成為重要的研討話題。
本課程正是依托中國政法大學優秀的證據科學與法商融合的優勢學科,云集國內司法鑒定業界一流的教授和專家資源,借鑒世界著名證據科學與專家證人人才培養的經典模式,結合我國訴訟實踐中對司法鑒定意見進行質證的現實需求的現狀,為我國律師、法官、檢察官、公安經偵干警、司法鑒定人等法律從業者學習先進的證據法學及司法鑒定學的理論和實務,全面提升個人質證司法鑒定意見的能力與技能,拓展業界精英人脈資源提供一個嶄新的平臺,致力于培養一批具有深厚證據科學與司法鑒定學的理論功底,能夠有效質證在訴訟活動中出現的主要類型的司法鑒定意見的法律從業者。
此外,這次課程還有兩個意想不到:第一,設計和主辦這次課程的竟然是中國政法大學里的“非法”學院——商學院。第二,59名學員,在開班前夜因天氣原因,到京航班大面積延誤,很多學員在7月6日凌晨才到京的情況下,依然準時來到教室聽課,開班當天全部到課且無人中途離場。此次課程也是商學院高層管理教育中心在課程設計方面打破學院界限,充分考慮了受眾群體——律師、法官、檢察官的職業痛點,完全針對學員的實際需求安排課程內容,是一次將法商管理教育轉化為商業化課程所做的新探索!
二期班課程將于2018年10月中旬再次開啟,即日起接受二期班學員的在線預報名,報名可掃描下方二維碼。
二期班預報名二維碼
文、圖/商學院EEP中心 王育敬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