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林在致辭中指出,正值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之際,各位專家學者冒著酷暑、不辭辛勞,專程來到安徽工業大學,參加中國會計學會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作為承辦方倍感榮幸,對此表示誠摯歡迎和衷心感謝。他介紹了安徽工業大學建設發展情況,尤其是商學院以及會計學科建設取得的成績。他表示,為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把握技術變革新機遇,需要積極開展內部控制課題研究,切實推動內部控制理論創新發展,持續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獻計出力、主動作為。期盼各位專家學者對安徽工業大學商科,尤其是會計學科建設,多提寶貴建議,推動我校商科發展再創佳績。
劉光忠首先對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以及新當選內部控制專委會委員的各位專家表示祝賀。他表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之一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內部控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對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如何做好當前和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幾點建議:第一,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新時代新征程內部控制理論研究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第二,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研究內部控制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第三,要堅持目標導向,為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貢獻會計力量。
孟騫對中國會計學會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安徽召開感到十分榮幸,并表示這是對安徽內控工作的極大關心和鼓勵,為大家提供了難得的全方位學習的好機會。他認為,財會監督是監督體系重要組成,內部控制是財務監督重要手段,新會計法也首次將內部控制寫入進去,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在中國會計學會的大力指導下,安徽省會計學會緊緊圍繞財務會計的中心工作和安徽發展大局,努力成為理論研究的“開拓者”,搭建學術交流的“連心橋”,當好政策信息的“宣傳員”,做好人才培養的“大文章”,爭做規范發展的“模范生”。期望各位專家為安徽內控工作建言獻策。
楊雄勝代表新一屆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對中國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和學術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出以下建言:第一,信息化、智能化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當前內部控制理論和體系是建立在工業化的基礎之上,其基本理論在實踐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顛覆性挑戰,需順應時代潮流加以應對。第二,政治與經濟表現為非常復雜的互動關系。宏觀調控的背景下,要思考如何從宏觀和微觀這兩個層面,真正的建立起有效服務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第三,內部控制自主知識體系這一目標的提出,吹響了中國內部控制自主建設的實踐探索。這就要求中國內部控制學者運用特有的智慧和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方法做出卓有成效的學術成果。
在主題報告階段,來自浙江大學、汕頭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深圳市迪博企業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工業大學的六位專家學者進行了大會報告。
浙江大學審計處處長兼會計系主任陳俊教授作了題為“外部沖擊、內部控制質量與風險應對速度”的報告。他結合外部環境的復雜變化,陳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論證內部控制建設在提升風險應對能力方面的重要價值。選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8.11匯改”)作為突發外部事件沖擊,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測量風險應對速度,從動態視角考察在匯率風險驟然提升的情況下,內部控制能否及時幫助企業采用有效外匯風險管理工具,以提升風險應對速度。基于宏微觀整合研究框架,利用外生政策沖擊,將生存分析引入到風險對沖和內部控制領域的研究中,為我國企業在高度不確定環境中提高風險應對能力提供了重要啟示,為“雙循環”下我國推進高質量對外開放提供了理論依據和事實證據。
汕頭大學商學院林斌教授作了題為“內部控制高質量發展與研究思路”的報告。他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匯報。第一,提出為什么要高質量發展內部控制,包括內部控制的起源、重要性以及我國面臨的財務造假現狀。第二,著重強調了我國內部控制的高質量發展,指出我國目前在內部控制建設取得的成就,包括引用中國企業內控十年報告:從亂局到規范,從規范到卓越的進步;監督體系的建立;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演進;新《會計法》的修訂。接著,以華為和中集集團的內部控制建設為例,進一步說明我國在內部控制建設取得的成就。第三,提出兩個立方體模型,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的機理,進行了內部控制研究思路的拓展。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白華教授作了題為“內部監督新思維”的報告。他提出內部監督無內外之分,無前后之別,有效益之求,有過當之虞。他介紹內部控制系統的五要素以及企業建立和實施有效內部控制所必須的五要素,接著引入實例提出五要素被三要素所取代,論證內部監督無內外之分。結合內部監督的類型,報銷業務流程中的內部監督,采購業務流程中的內部監督,論證監督無前后之別。結合效益性是內部監督的首要目標,內部監督服務于流程再造,論證內部監督有效益之求;最后,以內部監督的表現形式和后果,論證內部監督有過當之虞。
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院長何玉潤教授作了題為“高校財務監督與內部控制的拓展與優化”的報告。她首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了近十年來內部控制發展的制度規范,并指出了目前我國高校內控的三個“并存”與高校內部控制的兩種傾向。聚焦三個核心問題展開論述,即高校內部控制向哪里去? 信息化會給我們信心嗎? 關鍵工作是什么?從演變過程來看,內部控制延伸到全部業務活動和權力運行。認為要基于管理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控制和業務相融,進入管理活動中去做內控,并強調內控信息化的問題,要從頂層設計入手。關鍵工作在于厘清邊界,關注重點工作、主要責任;提高站位,關注財務監督和學術發展的關系;流程再造,樹立“互聯互通”意識,做到“紀檢監察+審計監督+財會監督”三查一體。
深圳市迪博企業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教育總監王丹女士作了題為“內部控制數智化助力高校科研與教學的實踐探索”的報告。她主要匯報以下三個內容:一是結合行業痛點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數智化趨勢形成的原因;二是以SZ中院數智法院、中國證監會風險預警和質量評價系統、中石化“業審融合”企業畫像項目等為例,介紹了各個場景數智化管理的典型案例;三是從教學和科研資源的角度分析了如何進行產教融合,并介紹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數據庫的應用。
安徽工業大學商學院會計系汪家常教授作了題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落地”的報告。他首先從組織問題、技術問題、控制問題和協同問題四個方面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落地難點。其次,從分析傳統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技術方案的優缺點入手,引出行政事業單位內控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適用的新公共管理思想、政府管理理論、政府內控技術框架,并從多個層面介紹了系統方案框架。再次,以多所高校用戶、中小學用戶和政府用戶為例,講述了商學院內控團隊和亙達公司聯合研發的云杰URP、云杰GRP內控一體化產品的具體應用及其落地效果。最后,對目標、績效、融合以及實時內控進行了未來展望。
會議設置了五個分論壇,遴選了45篇論文進行了匯報。其中:分論壇一是以“財會監督機制與內部控制體系”為主題,由西南財經大學李越冬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夏寧教授主持;分論壇二是以“內部控制與組織治理”為主題,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劉慧龍教授、東北財經大學唐大鵬教授主持;分論壇三是以“數字化轉型與內部控制”為主題,由華東政法大學邵軍教授、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高翠蓮教授主持;分論壇四是以“企業ESG行為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揚州大學李志斌教授、河北經貿大學李西文教授主持;分論壇五是以“會計審計與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由南京林業大學鄧德強教授、河北省財政廳楊桂彩處長主持。大會評選出6篇論文獲優秀學術論文獎,其中:中國人民大學戴璐團隊獲一等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柳光強團隊、廈門大學肖虹團隊獲二等獎;東北財經大學唐大鵬團隊、天津財經大學苑澤明團隊、北京交通大學李遠慧團隊獲三等獎。
大會閉幕式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李穎琦教授主持。中國會計學會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雄勝、副主任委員陳俊、副主任委員李翔和安徽工業大學商學院院長章鐵生共同為獲獎人頒發了優秀論文證書和獎金。大會舉行了下屆年會的承辦交接儀式。中國會計學會內部控制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李翔教授作會議總結發言,并宣布本次年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