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上午8:00,第14屆中國·實踐·管理論壇(2023)在東北財經大學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由《管理學報》雜志社發起,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主辦,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科研處、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承辦,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財經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協辦,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的大力支持。論壇緊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式管理與創新”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且深入的學術研討與交流。本次論壇參會代表260人,分別來自于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云南大學、西藏民族大學等全國各地的83所高校與研究機構。論壇共收到投稿122篇,宣讀論文88篇,共評選出優秀論文7篇。2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及主題報告線上直播觀看人數6000人。
開幕式由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MBA教育中心主任、流通研究院院長鄭文全教授主持。
東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同教授首先發表致辭,代表我校向與會的各位嘉賓表示了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王偉同教授表示,中國實踐管理論壇是國內管理學領域最具影響力和引領力的學術論壇之一,今天各位嘉賓齊聚一堂,直面中國管理實踐的新挑戰,研討中國管理理論未來的新方向,為推動中國發展提供理論指導與經驗借鑒,為解決人類社會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隨后,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管理學報》社長兼主編楊治教授為開幕式致辭。楊治教授表示,本屆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式管理與創新”為主題,希望通過相關主題交流,倡導中國管理學者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增強學術原創力,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構建中國管理自主知識體系,用中國道理解決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不斷推動中國管理學科的知識創新、理論創新,進而更好地解讀和闡釋中國企業的實踐創新,發出自信且響亮的中國管理學者的聲音。
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高良謀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姚小濤教授分別擔任主題報告環節的主持嘉賓。
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李平教授、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創始院長蘇勇教授、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熊熊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楊治教授分別圍繞本屆論壇主題,進行了學術分享。
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李平教授以線上方式作了題為“專精特新發展模式理論探討”的主旨報告。李平教授首先從中國產業作為后來追趕者長期缺乏對上游“五基”的重視、中國產業集群同質化、中國企業由于平均壽命短和絕大多數企業沒有經歷經濟周期與接班兩大考驗而展現的尚不成熟的狀態、全球產業分工日益精細化、中國經濟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等五個現實背景出發,強調了提倡專精特新與單項冠軍的重要意義與方向指引。李平教授闡釋了以“專精特新”小巨人與單項冠軍為主體的“精一贏家”及其對“聚焦”與“差異化”兩大戰略的整合。在此基礎上,李平教授提出了構成“精一贏家”企業發展規律的T型原理框架與Y型路徑模型,并分別以舜宇光學和深圳匯川等企業為例,基于布點、發展I型、發展小Y型、發展縱向大Y型以及發展橫向大Y型等五大步驟,對T型原理框架與Y型路徑模型的具體應用進行深入剖析。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東方管理研究院創始院長蘇勇的主旨報告題目為“情境迭代、適應障礙與老字號衰落”。蘇勇教授介紹了“中華老字號”的窘境并提出了“老”是一種負資產還是正資產的重要思考。圍繞“老字號何以衰落”這一關鍵問題,蘇勇教授構建了老字號衰落模型,認為老字號之所以衰落,是因為隨著商業情境的轉向/迭代,老字號的適應性越來越低,而企業無法充分解決基于企業主體因素、商業環境因素和共同演化因素所導致的適應性障礙,最終使老字號走向衰落。關于如何破局,蘇勇教授指出,老字號是財富而不是包袱,在品牌力的打造上,應做到:在品牌商品中加入新元素、品牌文化既要傳承更要創新、品牌傳播需具備新思路、品牌延申要有新策略,即老字號要融入現代元素,做到老中有新、新中見老、推陳創新。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管理科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熊熊的主旨報告題目為“故土難舍:中國個人投資者的出生地偏好”。熊熊教授基于中國某大型券商數據,從全樣本、外來和本土投資者三個層面,計算得到出生地偏好和本地偏好,由此展開研究發現:在全樣本中,在本地和出生地方面均顯著存在偏好;本土投資者相比于全樣本,擁有更高的本地偏好;當個人投資者存在遷徙行為時,其不僅保留了對于家鄉的出生地偏好,且對于新住處的企業也有較高的本地偏好。接下來,熊熊教授對中國各區域、各省份的本地偏好和出生地偏好以及“北上廣”與其他省份的偏好進行了對比分析,并進一步探討了搬家遠近是否會影響遷徙樣本的偏好、誰在搬家后擁有更高的本地偏好和出生地偏好、股票因素對偏好的影響、本地偏好和出生地偏好對收益能力的影響以及偏好投資者是否比其他投資者收益更高等一系列有趣的研究問題。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管理學報》社長兼主編楊治教授的主旨報告題目為“理論貢獻的層次與路徑”。楊治教授指出,“中國”管理理論成立的前提是對管理認知產生“中國”獨有的理論貢獻,其中需要思考三個基本問題:什么是理論貢獻、在什么層面做理論貢獻和如何做理論貢獻。首先,圍繞什么是理論貢獻,楊治教授認為,理論貢獻應該是對我們已知或未知的管理問題增加累積性的知識,包括對已有理論解釋范圍的擴展、對已有概念聯系的解釋機制的澄清和運用歸納法提出新的概念和關系。其次,楊治教授介紹了做理論貢獻的三個層次——指導性戰略、個體理論和理論研究綱領,并認為應該從理論研究綱領這一層次上探討中國管理研究的理論貢獻。最后,楊治教授聚焦理論研究綱領,從理論與理論之間的三種基本關系(詳盡化關系、增殖化關系、競爭性關系)和兩種特殊關系(理論變異、理論整合)分析了如何做理論貢獻。
本屆論壇12月2日—4日期間通過主題報告、“企業/企業家管理思想”工作坊、分論壇論文宣講與點評、優秀論文評選等方式開展百余項學術研究分享,為與會嘉賓打造一場高水平的學術盛宴。同時,借助企業參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成果轉化中心)搭建學界與業界、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的橋梁,助推中國式管理與創新的理論發展與實踐落地。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