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6日消息(記者 黃昂瑾)今年9月22日,是中國“雙碳”目標提出三周年。交通運輸作為碳排放重點行業之一,也是踐行“雙碳”目標的關鍵。
9月15日,“共享出行綠色低碳發展交流會”在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正式召開。此次會議由《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2~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編寫委員會主辦、世界資源研究所協辦,來自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世界資源研究所、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交通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等單位的行業專家,以及滴滴出行、高德地圖、哈啰、攜程、滿幫、哈嘍優行等企業代表,共同圍繞共享出行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的可行路徑及未來趨勢等展開討論。
藍皮書編委會主任、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吳洪洋在致辭中表示,網約車、拼車、需求響應型公共交通、地鐵和共享電單車仍是城市交通未來的發展方向,低碳化、智能化、共享化趨勢仍將持續下去。
北方工業大學教授紀雪洪基于藍皮書的行業數據,對目前共享出行發展的節能減排進行了估算,2022年全國共享單車實現碳減排約64萬噸,共享電單車實現碳減排約84萬噸,網約車電動化(相比全部燃油網約車)實現碳減排約919.4萬噸,順風車實現碳減排約182.6萬噸。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王雙博士認為,城市出行或將是節能減排的關鍵,未來可通過共享化、電動化、智能化優化交通結構、能源結構和提升運輸效率。她建議,通過分區、分類、分步實施城市交通全域電動化,持續推動碳交易、自動駕駛等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
“未來共享出行還需要結合環境低碳、可持續包容等方面展開深入研究?!笔澜缳Y源研究所研究員宋蘇指出。
在實踐層面,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模型所副所長馬毅林就北京MaaS(出行即服務)平臺的實踐情況進行了介紹。北京MaaS平臺是北京市自2019年11月起推出國內首個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依托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社會化出行服務平臺,為公眾提供了實時公交、公交/地鐵擁擠度查詢等功能,有效改善了“公交+步行”等組合方式出行體驗。今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北京MaaS2.0工作方案》,標志著北京MaaS正式邁向2.0發展階段。目前,該服務平臺用戶已超3000萬,日均綠色服務人次600余萬,碳普惠注冊用戶達200余萬,未來還需持續完善一體化服務精準化、深入開發平臺碳資產價值和推動商業化模式可持續性發展。
與會代表分別聚焦網約車、汽車短租、兩輪車、貨運等領域,分享了企業在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思考和實踐。其中,共享出行行業“電動化”“低碳化”“智能化”趨勢已成為行業共識。
“希望從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的角度促進共享出行行業的發展”,吳洪洋表示,藍皮書編委會致力于打造一個行業智庫、學術界和企業界共創、共建與共享的交流平臺,推動共享出行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