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年少的夢,像風,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無憂無懼。謝子劍從少年時出發,夢想和熱愛經過時間的醞釀和打磨,更加醇厚芬芳。興趣自辯論開始,卻不會以功利為終點。四季更替,時光不語,正是有足夠的經驗積累,又始終保持路上對不同景色的好奇,才得以收獲多樣的人生閱歷。
01
扎根產業,挖掘持續穩定投資機會
高中畢業后,謝子劍赴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就讀石油與能源工程專業,在悉尼近5年時間,國外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實踐課程培養著他的批判性思維,陌生的環境錘煉著他的口語技能,他自由沉浸在西方教育中,感受著工科魅力。澳洲每個周末都有允許留學生打工的時間比例,謝子劍利用空閑時間嘗試了許多新鮮事物,除了代表學校參加辯論比賽,也做過許多不同兼職,這些經歷讓他慢慢融入不熟悉的環境,汲取了豐富生活經驗,在生活和精神上更加獨立。
心懷詩意以謀愛,手執煙火以謀生。
回國后,謝子劍就踏入了投資行業。受益于母親在投資機構工作的經歷,他自小便對投資耳濡目染,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留學修讀的工科專業為他提供了必備的知識助力,辯論經驗則鑄就了他縝密思考、言之成理的修養。
2017年謝子劍任產業投資部投資經理,主要工作包括完成先進制造、主題文旅等多個產業投資項目的投前行業研究盡調與分析,持續就國內主題產業地產的經營表現及投資市場動態進行監測,定期輸出市場研究及專題報告。經過3年實踐,謝子劍對于技術、硬科技有了更深刻理解。他將所學到的工科知識真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成績斐然。
2020年,謝子劍就職杉杉創投任高級投資經理。杉杉創投是杉杉集團旗下的投資平臺,杉杉集團于1996年以服裝品牌上市的第一股,并在1999年開始拓展新能源鋰電池材料業務。
謝子劍所在的投資部主要業務分為兩個模塊。一是圍繞自己產業鏈做產業資本,即上下游的并購、股權投資等;二是比較市場化的股權基金投資。投資賽道以包括光伏、電池及電池上下游材料的新能源和包括車身零部件及整車產品的新能源汽車為主。謝子劍負責的硬科技、制造業方向,下面有各自細分的企業,產品種類五花八門,每接手一個新項目都意味著全新的挑戰。由于對技術層面的熟悉及工作經驗累積,他在投資調研與路演中都如魚得水,收獲了客戶與市場的認可。
“投資永遠是一個朝陽行業,每個時代,每個契機,都會有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機會一直存在,只有不斷涌現新科技和新產品才能帶動經濟往前走。”謝子劍提到,投資人對新事物發展的遠見卓識才是行業中真正稀缺的東西,所有投資項目從投入到產出再到變現都可能要花費五六年甚至更長時間,只有形成一套自身對市場判斷、技術發展的方法論,才能找到有價值的企業。
投資回報是對提前預知的獎賞,產品和市場相輔相成,共同成長,二者無法割裂。
謝子劍對投資有自己的見解,“投資關鍵在于企業能否有支撐盈利的商業模式或核心突破的技術產品,股權投資是好企業的催化劑,能加速企業孵化前進。”通過時間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眼光是否正確,謝子劍忙在其中,也樂在其中,這是能使他獲得成就感的事業。
02
辯一題而有知,論縱橫而明志
工作是主線,但心底的愛好從未離開。出國前,謝子劍就常常參加辯論賽,而澳洲辯論賽事整體實力強勁,中文氛圍也非常濃厚。在華夏杯國際華語辯論賽中,謝子劍作為新南威爾士大學辯論隊校隊隊長參賽,同期參賽的還有川大、港城大等國內及澳洲本土十幾所高校。肩負隊長重任,謝子劍除了準備辯題論證材料,還要兼顧管理團隊、對內對外的協調工作。
參加比賽時,為了保證質量、及時交付成果,他充分發揮自己隊長職責,組織隊員共同協作,不斷增強團隊核心凝聚力,從整體把握全局,奪得華夏杯國際華語辯論錦標賽冠軍。
“辯論無論要說服別人,還是說服自己,都不能有失偏頗,只有從客觀角度出發,才能站在不同角度、立場考慮問題,更加真實地對事件的全貌做出評判和見解。”
此后,他陸續參加過澳大利亞華語辯論錦標賽、亞太大專華語辯論公開賽等賽事,都取得了良好成績。
謝子劍談到,辯論比賽對個人批判性思維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辯論能更好地鍛煉個人口才以及公眾表達能力,辯論逐漸低齡化、“新國辯”等優質辯論賽事的推出也體現出國內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辯論賽正反雙方備賽時間相同,辯手上場發言時間固定,看起來沒有什么實際產出,雙方經過一個小時的論證反駁,最終真正說明的只有雙方論點。但是比賽重要的不是輸贏,而是尋找論據、處理信息、梳理結構及與人交互的過程,還有通過備賽訓練加強的思辨能力。
他認為,在整個辯論中,辯手最重要的有兩點:想明白,講清楚。
想明白意味著辯手需要從自身理解出發,將大量學術文章以及未加工信息進行二次消化加工,形成自己的認知觀點。接下來選取破題角度,發掘潛在問題,就自己所持辯題從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入手尋找數據支撐,整個過程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反復練習,推敲邏輯是否能自洽。
講清楚則需要把想明白的、結論性的理論條理清晰地陳述給對手及評委,在表述觀點之后還要接受他們的質疑和提問。一個相對成熟的辯手往往能夠更加圓融,雖然辯題非黑即白,但辯手不僅只是陳述己方觀點,而要全面考慮對方可能會拋出的觀點及自身應對策略。
在長此以往辯論賽的準備和訓練中,謝子劍形成了全面、客觀看待問題的習慣;縝密的邏輯思維、具有感染性的演講能力也逐漸投射到謝子劍的工作中,自信展現觀點、全面看待問題、積累管理經驗,是辯論帶給他最大的價值提升。雖然辯論比賽帶來的實際收益并不可觀,也很少有人選擇走上職業辯手的道路,但工作之余,謝子劍偶爾也會出席國際、國內各大校際辯論比賽擔任評委。對辯題及辯手表現進行自我思考,是屬于他自己的獨特放松方式。
03
千帆歷盡,在PHBS覓得心靈歸途
豐富的辯論經驗培養了謝子劍“想明白,講清楚”抽絲剝繭般的深入思考能力和條理清晰的表達能力,使他在投資行業中逐漸嶄露頭角,積累了充足資源。然而作為高級投資經理,系統性管理理論也必不可少。為了彌補商科知識的空缺,謝子劍很早就開始規劃MBA備考。經過多方面考慮,匯集學術界眾多大咖、享譽國際的北大匯豐商學院成為他備考的首要選擇。工作后第四年,他綜合權衡了自己的分數及學校資歷,開始著手準備報考事宜,經過提面、聯考后順利上岸。
收到錄取通知書時,謝子劍由于工作調動定居上海,而北大匯豐校區坐落于深圳。為不耽誤學業,他常常周五下班后就匆忙趕往機場,避免錯過第二天的課程,周天課程結束,又趕飛機回到上海。許是身為投資經理工作的奔忙讓他早已適應了天南海北的出差,謝子劍對經常搭乘交通工具沒有太多心理負擔,在飛機上依然能保證良好的睡眠。
兩地奔波沒有消磨掉謝子劍的耐心,反而激起了他在事業、學業兩種模式切換中的新鮮感。
自小生長在東莞的他,對深圳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周末能與熟悉的同學們一起學習、交流、見面,是他在漫長旅途中最期待的事情。馬不停蹄的生活里,能擁有多少個時刻,遠離社會的功利、利害得失體系,不帶任何功利心地與同學們共同追求一種真理,探討一種學問,獲得精神上的重大經驗,獲得真摯的同窗情誼?這無疑是一份寶貴的人生閱歷。
與他設想的一致,北大深厚的人文積淀鑄就的自由、包容的文化氛圍催生著學子對知識的向往,北大匯豐商學院優質的導師們也為謝子劍帶來許多思考問題的新視角。豐富的見聞、淵博的知識自不必贅述,令謝子劍印象最深刻的是書本之外老師及同學們的人格魅力。
“PHBS大部分的同學們都是在職場上頗有建樹的優秀人群,與他們交談,從職業經歷到工作方法,都能汲取到有益經驗,這是相互提升的過程。”謝子劍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與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為伍,能獲取許多寶貴的思想支持。反哺到他的主業投資中,大致了解各行各業狀況,能更好地提升自身判斷能力,更加全面地認知世界。
除了優秀的同行者,北大匯豐還帶給他許多新奇的體驗。謝子劍主持商學院月度MBA新聞播報時,在演播室以深厚的臺詞功底和敏捷的反應能力出色地完成工作。同年商學院年會中,謝子劍擔任主持人,并在臺上表演脫口秀,取得良好反響。
談起這些經歷,謝子劍感慨萬分,校園里團結友愛的氛圍相比于工作場合使他更加放松愜意。“PHBS給我的感覺,就像回家一樣,參加活動不僅不會讓我有任何心理負擔,反而會因為能為學校做出一點貢獻、給大家帶來歡樂而覺得充滿意義。”北大匯豐以包容、溫暖的姿態守護每位學子的前進和成長旅程,使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中發揮長處,不斷進取。
后記
世界未有窮盡,而人的生命有限。想在接觸的有限中去體會無限,就要不斷拓展人生體驗。謝子劍在自己專業投資領域深耕,精益求精;同時兼顧自己的廣度,積極探尋其他領域的愛好。辯論之外,謝子劍還在擊劍運動、主持、創業等多個模塊里積極探索,勇于試探。于他而言,更多參與周邊感興趣的事情,所獲得的新見解和新知識都可以遷移、互通。
再回首,那些路途中的堅毅,那些寒冬酷暑里的互助,那些勇往直前以赴之的執著,共同交織融合在一起,組成了獨屬于謝子劍的北大匯豐印象。未來道阻且長,他將繼續背上裝有北大匯豐溫度的行囊,不斷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