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shion東華時尚MBA沙龍 第十九期
12月29日,iFashion東華時尚MBA沙龍第十九期與大家云端相聚。本期時尚沙龍由21級MIB學生王子捷同學主持,特邀國內知名帽飾設計師、"隋宜達 SUIYIDA"品牌創始人、隋宜達先生圍繞“當代時尚的包容性和重要性”主題,在線分享對時尚行業存在及其所蘊含意義的思考。本次直播由中國MBA教育網全程提供技術支持。
隋宜達先生以2022年3-6月上海因疫情封控期間對時尚業影響為引入,探索在疾病面前,時尚對社會的作用和意義。他表示,受疫情影響上海商業及快遞鏈停滯,致使時尚行業錯過了兩個月秋冬季度的開發時間,時尚雜志拍片數量規模減少三分之一,造型也隨之縮減。
同時,疫情也是把雙刃劍,隔離了外界設計師的干擾,使中國本土設計師發展迎來新的機遇。造型所需材料無法及時送達,反而倒逼設計師就地取材,更加注重對于東方、民族文化的關注,促進東西元素融合。
隋宜達指出,在藝術作品創作中,只有敢于質疑框架,敢于犯錯,才能不斷創新。對美感的追求,不分國界,不分傳統,是跨越千年依然能讓人欣賞和感動的絢爛。
從漫漫歷史時間軸來看,優秀的時尚和藝術作品都是從人性本身出發,才能引起人類共鳴。
隋宜達作品
隨后,隋宜達就商業運營模式展開分享,他將工作室運營模式分為感知時尚變化的定制線和關注市場的成品線兩部分。定制線專注承接藝人及明星類設計業務,成品線則更注重打造kol和koc對購買顧客的影響力,他們從不同層面遞進影響時尚受眾。隋宜達談到,自媒體拓展拉近了民眾和藝人演員之間的距離,明星光環縮小,國際品牌營銷策略也隨之發生變化——更緊密與kol和koc結合。
隋宜達表示,當整個社會經濟情況不景氣時,就會出現“口紅效應”。即相比于價格高昂的產品,人們更偏愛購買低價的小件商品。所以,為了滿足取悅自己的需要,人們在買配飾上的消費上漲——單價不高,又能夠迅速改變面貌。
基于此,擁有出色設計和優良產品的"隋宜達 SUIYIDA"品牌帽飾銷量逐漸上升。他提到,服飾和環境不同也影響著帽飾的開發設計,近年來疫情導致的出國及旅游不便,使帽飾的度假系列款式逐漸減少。
最后,隋宜達就自媒體運營闡述了獨特見解。他認為,自媒體是表達思想和創作的平臺,能傳遞作品設計的初衷。“即使人在‘藻泥’困境中,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那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最本質的特征一一想象力。想象力是一個神奇的能力,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事物充滿熱情,它是生命力的體現。”隋宜達以一段話回答了“時尚重要性”的命題,正如象征著度假經典款式的大檐帽,雖然產量縮減,但依然有固定的客源。不停止生產大檐帽,是隋宜達給自己及顧客保有的余地,也是對浪漫的追尋。
時尚就是視覺生命力,它雖然無法解決實際命題,但能通過視覺把想法表達出來,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鮮活,世界的運轉。至此,iFashion東華時尚MBA沙龍第十九期——當代時尚的包容性和重要性圓滿結束!
趕快掃描二維碼觀看回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