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周年院慶“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管理理論與實踐”學術論壇以線上會議形式成功舉辦。本次論壇邀請了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陸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趙晶、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牛華勇、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劉志雄、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唐方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雷平、北京印刷學院校長助理兼出版學院黨委書記張養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智勇等兄弟院校知名教授出席活動。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領導班子、教師代表、校友和在校生參加了本次論壇。論壇由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車峰主持。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車峰主持會議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徐偉代表學院致辭
活動伊始,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徐偉代表管理學院致辭,對各位線上參會嘉賓表示歡迎,并對管院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祝賀。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管理理論與實踐應深入貫徹“二十大”精神,將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管理學院要深刻理解發展質量的全局和長遠意義,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突出的位置,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貢獻力量。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雷平教授
論壇主題發言環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雷平教授以《低碳試點城市的經濟和社會代價》為主題做分享。他圍繞城市低碳基本研究情況、研究設計、實證結果分析、穩健性檢驗、研究結論與討論等內容來檢驗低碳政策試點對不同產業結構特征城市的差別化政策效應。他表示,隨著低碳式發展,財政支出用于政府理財、就業失業、工人在培訓的費用增加,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的實施不可避免地伴隨著一定的經濟成本。其中,試點城市的經濟損失與該城市第二產業比重呈正相關;低碳城市政策將導致地方財政收入的損失以及財政支出的增加;由于面臨財政壓力,試點城市科教支出下降將為社會長期發展帶來沖擊與挑戰。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智勇教授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智勇教授以《扎根中國大地,尋找源頭活水——中國式管理現代化之中國特色與道路的若干思考》為主題做分享。他談到,管理的現代化是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國家現代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要深入探討中國式管理現代化。中國傳統管理精髓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源頭活水,這種研究正逢其時。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必須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博古通今,守正創新,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實際,博采眾長,去粗取精。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劉志雄教授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劉志雄教授圍繞《道與術:企業合規人才培養探析》為主題展開分享。他表示,中國市場急需企業合規人才,企業合規管理是對企業法律、財務、審計、進出口、勞動環境、社會責任等多方面進行合規管控,具有較強的綜合、獨立性和技術性。當前國內外高校對合規人才培養進行了深入探索,合規人才以商業倫理學為基礎學科,有較強的跨學科屬性。中國融入全球化面臨的軟實力競爭中,企業發展既要考慮倫理問題,也要考慮道德問題。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陸軍教授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陸軍教授以《中國城市公共管理現代化:判別標準、挑戰及對策》為主題做分享。他指出,受人口規模增大、城市復雜性提高、城市兩極分化、人口輸出等影響,使城市空間結構逐漸由單中心圈層向外擴張至多中心化和多中心網絡化,城市管理日趨復雜。要踐行城市管理現代化,就要加快中國式公共管理現代化的理論融合創新;構建空間分層分區的公共管理政策單元;積極拓展應用現代公共管理研究工具;信息技術賦能搭建管理系統邏輯結構;加快推進城市公共管理的機制政策創新。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牛華勇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牛華勇教授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商科教育創新》為主題展開分享。他指出,在經濟實現上實現共同富裕、中國治理現代化,都是正在實現的理想。縱觀中國企業在獨角獸的上榜名單,自2014年始持續擴張,2018年與美國初創企業持平。但近年持續下滑,至2022年6月只有4個企業上榜。要扶持企業及商業發展,就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堅持市場經濟改革,做好政治一體化、政治多元化關系。從管理教育和商學院教育來說,良好的商學教育管理教育要優化教學場合、投資硬件設備,做好回歸市場本質、回歸放權路、回歸試錯路“三個回歸”。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申喜連教授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申喜連教授圍繞《現代管理新理念》進行分享,從“管理”、“謀斷”、“激勵”等方面辯證思考了傳統管理思想對現代領導的指導和借鑒意義。他提到,傳統管理到現代領導經歷了從重事到重人、從重效率到重價值、從重秩序到重變革等不同側重點。由于管理重秩序,所以管理強調的是共性和剛性,不管什么對象什么時候都用相同的方式去管理;而領導重交革,重創新,所以領導強調的是個性和柔性,強調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情境來選擇不同的領導方式。現代領導也不是把管理與領導對立起來,而是在哲學“揚棄”的基礎上把二者融合起來,統一起來,達到完美結合。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崔瑜教授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崔瑜教授以《異地創業者的“基業長青”之路》為主題展開分享,她基于社會聯系的視角,分析了異地創業者出現的原因、作用及優勢。她指出,戶籍制度導致流向城市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難以獲得本地城鎮戶口,且其受教育程度低、工作經驗不足、本地語言有障礙,致使其在勞動力就業市場處于劣勢,選擇在流入地創業成為一種自然選擇。從全球范圍看,異地創業者在全球經濟發展和創新創業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從現居住地遷移到另一個地方進行創業,其在遷出地積累的豐富經驗使其在遷入地具備比當地居民更加開闊的視野,更易識別新機會。
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唐方成教授
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唐方成教授圍繞《平臺戰略與創新生態系統》為主題展開分享。他表示,當前“VUCA”時代下,連接改變了生存方式、共生改變了發展方式、時間改變了價值方式。為了應對復雜商業環境,商業進行了雙邊平臺、產業平臺等平臺戰略,產品到平臺的轉型意味著組織身份的轉換。在創新生態系統中,平臺在基礎設施、服務質量、規則設計等方面處于主導地位,生態網絡的協同是多元商業主題通過多種形式的鏈接與合作,實現協同效應和價值共創的過程。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教授以《中國式政策學習的組織模式》為主題展開分享。他指出,政策學習包含集思廣益、委托研究、利益協商、專家講解四種模式。其中,集思廣益模式是指:議題不確定,開放政策議程,了解各方訴求,對地方性知識具有迫切需求;委托研究模式是指:議題已定,政策選項、結果、價值尚無定論,委托專家研究,增進對事實和規律的認知;利益協商模式是指:形成方菜,涉及利益格局調整,傾聽利益相關者意見,提升治理的正當性、包容性;專家講解模式是指:政策出臺,加快政策傳播(新導向、新目標、學理基礎),政策專家、決策者、當事官員。
北京印刷學院校長助理、出版學院黨委書記張養志教授
北京印刷學院校長助理、出版學院黨委書記張養志教授以《建構民族經濟學的理論自信和學科擔當——對管理學院學術貢獻的學習體會》展開分享。他表示,民族經濟學是研究各民族的經濟問題的理論學科,它既從民族方面來研究經濟問題,又從經濟方面來研究民族問題。學習和掌握民族經濟學的理論知識,是我們接受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堅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依據,對于中國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也對世界經濟文化多樣性有著積極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趙晶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趙晶教授以《依托重大工程實現產業鏈創新》為主題展開分享。她以白鶴灘至浙江長江大跨越輸電塔組立完成為例,分析了中小企業圍繞工程建筑中安全設施各個領域中作出的巨大創新。基于一個重大工程,可以促使下游產業鏈不斷進步和完善。甚至螺絲釘、鐵絲網等細小耗材也將為提升自身競爭力而升級迭代,倒逼產品質量更加優質,對中小企業發展有著積極影響。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周曉麗教授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周曉麗教授以《從被動到主動:公民參與社會治理的“CLEAR”模式及其應用》展開分享。她談到,公民參與社會治理有利于建立開放性的社會治理結構、有利于社會治理過程的民主化、有利于共建共享共治的治理格局。要保證公民參與社會治理,就要采用“CLEAR”模式。即:當人們擁有適當的技能和資源(Can)時,他們會盡可能地參與;他們感覺到對某個社區的歸屬感 (Like)他們喜歡參與;他們有必要的條件(Enabled)時,他們會通過公民網絡和組織的基礎設施實現參與;他們被動員和鼓動(Asked)他們會積極參與;當他們相信他們的參與會產生影響(Responded)時,他們也樂于參與。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曦輝教授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曦輝教授以《域觀視域下政府與市場關系研究》為主題,論證了資源配置機制,從空無世界到紛繁現實,呼應人類文明新形態。他表示,在中國經濟發展環境中和域觀經濟范式視野下,政府與市場關系己經超出了原有的范疇,政府除了繼續保持校正市場失靈的功能外,還擁有了履行社會使命和引領市場發展方向的責任。由于中國文化的傳統就不是自由放任的資源配置方式,而是自始就需要政府的介入與協調,黨引領資源配置方向,可以受到最大的社會效益。
參會嘉賓線上合影留念
最后,李曦輝院長總結發言并致閉幕詞,他代表管理學院全體師生學院對參會嘉賓表示衷心感謝,對嘉賓精彩演講交流表示獲益匪淺。他特別感謝兄弟院校各位院長、副院長,為20周年院慶活動增添了亮麗的色彩,營造了20周年院慶最隆重的盛典。正值全國各地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之際,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周年院慶召開專題學術論壇,研究和討論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管理理論與實踐,這是對黨二十大精神的學習領悟與深刻闡釋,責任重大、意義非凡。
至此,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管理理論與實踐”論壇圓滿結束。本次學術論壇以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周年院慶為契機,匯集了經濟管理研究領域的學術精英,各位專家學者展開思想交流、思維碰撞,立足中國本土國情,圍繞“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管理理論與實踐”這一主題,從前瞻視角、本土視線和國際視野,探索前沿經濟管理趨勢,力爭碰撞出新理論、新方法、新路徑,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管理理論理論的創新,進一步提升中國式管理自信,推動經濟學管理學中國學派的范式研究和理論研究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