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0多座,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物遺產,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8月7日,法國里昂商學院華北校友會組織開展了大師帶你游故宮的文化主題活動,吸引了近40位同學參加,本次活動由法國里昂商學院EMBA項目主任張偉偉老師、班主任梁靜老師、華北校友會常務理事韓琦帶隊,同時特邀故宮研究學者高老師進行全程講解,高老師生動詳實地將故宮建筑文化和歷史底蘊娓娓道來,校友們認真聆聽,積極和老師進行互動交流。
(來源:校友拍攝,僅供欣賞)
高老師談到,《周禮》中就提及了“五門三朝”這一項宮殿制度,該制度將皇宮分成三個不同行政區域。“五門”指皋門、庫門、雉門、應門和路門。其中,皋門是皇宮最外層的大門、庫門是皇宮倉庫之門、雉門是皇宮的宮門、應門取人君接受上天旨意治理國家之意,路門是天子及妃嬪燕居之所。根據“五門”的地理區域劃分出外朝、內朝、燕朝三個行政區。外朝主要功能是公布法令、舉辦大規模禮儀性朝會、發布諭旨,治朝是皇帝治理國家事務、舉行日常議政朝會的場所,燕朝則舉行定期朝會。
太和殿屬于三大殿之一,以堅固的木質結構屹立于歷史長河中數百年,見證了中國的興衰和新生。太和殿裝飾華麗,殿頂每條檐角都列隊站著琉璃仙人和龍、風、獅子等神獸。殿外飾有成千上萬條金龍紋,殿內以金磚鋪地、用深淺兩色金箔描畫祥瑞圖案,獨特的設計布局凝結著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太和殿 來源:校友拍攝,僅供欣賞)
(局部特寫 來源:校友拍攝,僅供欣賞)
來到紫禁城內廷的正宮門——乾清門。高老師對乾清門東西兩側的上書房和南書房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雍正曾經給自己的兒子乾隆題詞,希望他能夠立志,也希望他能夠懂得,學習并不只是學習知識,更是學習德行。”高老師講解到,皇帝的帽子方方正正,正是代表著端端正正地治國理政。接下來穿過乾清門,門內有一道高臺通道,直達乾清宮。高老師提到,乾清宮是舉行朝會的場所,康熙皇帝也曾在這里提醒自己勵精圖治的道理。高老師在解答校友們一系列問題的同時,又穿插講述了“康熙保留正大光明匾”、“嘉靖皇帝險被勒死”、“唐太宗以史為鑒”等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乾清宮既有建筑學之美感,也有歷史學之厚重,更向大家傳遞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
(來源:校友拍攝,僅供欣賞)
庭院深深,殿閣亭臺,檐廊回轉,散發著相聚的幸福氣息,留下了摯友的難忘記憶。雨后的故宮天空蔚藍,在里昂商學院華北校友心中,它訴說著歷史的美麗,更訴說著今人歡聚的美好。高老師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讓大家思考良多,校友們紛紛表示此次故宮之行受益匪淺,感謝華北校友會邀請到高老師這樣的文化學者,感謝提供的寶貴交流機會,讓自己充分地從不同角度了解故宮文化。
參觀和講解在明媚的驕陽下結束,大家也在不舍中分別。至此,華北校友會文化主題活動圓滿落幕。未來里昂商學院華北校友們將腳步不停,攜手同行,期待下一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