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級復旦國際MBA項目校友、阿里巴巴質量技術專家李興波看來,學習就是一個不斷重塑自我的過程。
李興波曾先后在傳統制造業和互聯網行業歷練過,又在工作近十年后選擇重返校園更新知識、為未來積蓄實力。在學業與事業的征途上,他都渴望踏上更廣闊的平臺,厚積以薄發。
享受學習,收獲最大價值的回報
“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李興波這樣評價復旦MBA的學習之旅。“如果不是親身在這里度過這兩年,我很難想象學習竟然是如此美妙而令人享受的過程。”
李興波坦言,當初之所以選擇復旦MBA,正因為自己對其雄厚的師資力量 “一見傾心”:在復旦MBA,96.71%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而且大多都是各自專業內的領頭人,有非常高的學術造詣。除此之外,學院還特聘80多名國內外著名的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和企業家為客座教授,為學生們帶來前沿的商業理念和鮮活的實踐案例。
“在復旦MBA課堂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平時難得一見的著名企業家前來講課。聽他們分享企業管理的故事與經驗,思考他們親身經歷過的案例,我從中獲得了很多寶貴啟發。”
MBA的學習不同于本科時期,除了全面扎實的知識體系構建之外,能力的錘煉、視野的拓展也非常重要。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到同學們的職業發展前景。為此,復旦MBA項目更注重對學生“投資回報”的考量——這種回報不僅在于金錢,更在于職業定位的精準、職業潛力的發掘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CDO)就是基于以上目成立,根據學生們的職業規劃和興趣特長,提供全方位的職業發布和就業指導。
“CDO的很多老師都有數十年的行業深耕經驗,他們熟知各自領域的發展和狀況,不僅能從企業交流中為我們帶來一手的動態信息,還會為我們引薦最具發展前景的平臺。”在老師們的精準指導和支持下,李興波和同學們都找到了屬于各自的職業發展方向。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復旦國際MBA 96名畢業生收到工作邀約率為 98.8%,創歷史新高,平均每個畢業生獲得 2.4 個就業機會。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合作企業1000余家,全年為學生提供全職就業機會1500余個,實習機會1000余個。在促進學生職業發展、實現學習價值最大化的道路上,復旦MBA的老師與專家都投入了大量心血,并為最終的成果感到驕傲。
遇見優秀“同行者”,在實踐中明德礪志
回想當初,為了圓夢復旦MBA,李興波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復旦MBA在學生選拔上是非常嚴格的,這也意味著選進來的同學都是最優秀的。”與這樣一批佼佼者同行,李興波坦言“壓力有點大”,但這一卓越而積極的求學環境同時也激勵著他不斷前行。
復旦MBA項目中凝聚了來自金融業、制造業、教育業、數字信息業等各行各業的未來人才,也有來自美國、日本、歐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業精英。多元化的行業結構和國際化的人員構成讓大家再學習和交流中產生了豐富的碰撞。這個過程讓李興波感慨“整個求學的過程就像在做奇妙的化學實驗,釋放出令人驚喜的巨大能量”。
在學校組織的第二課堂及商業挑戰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李興波更是與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收獲了充實又興奮的學習體驗。在校期間,李興波參加了iLab商業咨詢項目,與4位同學組成了一個小組,承接了一家芬蘭公司的課題研究并向其提供咨詢服務。在研究定論以后,小組成員們和老師一起飛到芬蘭向公司負責人做課題的分析報告。
“這是一次極具實踐性的商業咨詢活動,我們提供的研究得到了公司CFO的高度認可。而且這種涉外的商業活動不僅提高了我的英語水平,還積累與國外企業打交道的經驗,大大開拓了國際視野。”
如果說與外企合作是一次知行合一的學習過程,那么參加“愛心委員會”則讓李興波的精神世界獲得升華,構建起“不忘初心、回饋社會”的使命感。復旦MBA“愛心委員會”是同學們自發成立的、專門從事公益活動的學生組織,主要活動內容是在城市與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之間搭建起愛心橋梁,以知識傳播、物質捐贈等方式給予他們改變自身命運的強大助力。
2021年,去往貴州支教的經歷讓李興波充分感受到了復旦MBA刻進骨子里的精神基因——愛心與擔當,傳承與堅持。“從貴州回來后,我感到自己的內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于人生意義有了新的理解。我希望能繼續踐行責任,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學習、實踐、投身公益,李興波的復旦MBA之旅充滿驚喜,他也由此重塑了一個敢于逐夢、勇于擔當的全新自我。即使已畢業多年,李興波依然清晰地記得臨近畢業的那個晚上,全班20多位同學一起去校外吃火鍋。“那天我們一起把酒言歡,談天說地。回憶起在復旦的兩年時光,我們拼搏過也收獲過,希望我們都能懷著這份沖勁,一路突破向前,為自己也為他人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在復旦MBA,還有很多像李興波這樣的追夢者。他們因求學而重新認識了自己,也再度確定了人生方向。課堂內外,他們全心投入,與更多優秀的伙伴同行;再上征途,他們落下的每一步都充滿了力量。從復旦MBA起航,他們將再度揚起閃亮的生命風帆,繼續乘風破浪。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