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MBA學院聯合中國MBA教育網特別打造《菁英說》欄目,特邀MBA優秀校友做客,闡述管理感知,分享行業洞見,暢談人生追求。
本期嘉賓——浙江工商大學MBA學院2006級MBA校友李軍
浙江工商大學MBA工商管理碩士
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前總裁
杭州豐坦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建設互聯網與BIM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浙江工商大學MBA學院研究生實務導師、校友導師
2019年7月,榮獲“2019BIM領域領軍人物”獎
2019年11月,榮獲“浙江省第八屆杰出青年職業經理人”獎
Vol.1
正當時:奮楫揚帆逐浪高
中國MBA教育網
您基于何種契機選擇來到浙商大讀MBA?在此過程中又為您帶來了哪些收獲?
李軍
我本科學的其實也是企業管理,畢業后從事過幾年相關工作,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上的欠缺,對企業經營管理也缺乏系統的全面的把控。為多給自己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我于2006年來到浙江工商大學攻讀非全日制MBA,并想通過在校專業系統的學習,來補足自己的短板。
在浙商大讀MBA給我帶來了很多收獲。一是專業知識的汲取。回到校園和課堂,讓我有機會和各個領域最專業、最拔尖的老師進行學習,收獲非常大;二是在學習和與老師同學們的交流過程中,也讓我得到了很多工作上的啟發和再思考;同時,老師們的治學精神、對一些社會現象的看法等都讓我受益匪淺,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榜樣。
中國MBA教育網
浙商大MBA的學習經歷對您在經營和管理企業上產生了哪些影響和幫助?
李軍
在浙商大讀MBA的過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工作。特別是2007年金教授為我指導畢業論文時,鼓勵我去研究企業內創業和企業成長之間的關系,并幫助我定下了“企業內創業”的畢業論文主題。對這個主題的學習和研究,對我后續的整個工作幫助非常大。
比如,當時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在很多企業管理中都很流行,但是我認為這種管理模式的普適性有限,并不適合所有企業。相較而言,我認為企業內創業的模式更好。這種模式在企業的整體框架下,能夠讓各部門都有效地共享企業原有的資源。在實施企業內創業的過程中,又可以為一些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特質的同事們提供很好的平臺和資源,讓他們更好地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所以我們公司在2006年至2013年間,以企業內創業的形式孵化了三到四個相應的業務板塊,并在2021年3月成功IPO(首次公開募股)。這些都得益于當初寫畢業論文時對企業內創業和企業成長理論的深入研究,而且系統研究之后,我又能夠相對化繁為簡,不拘泥于“阿米巴”、“二次創業”或“員工創業”這些概念,而是找到其中最核心的東西,發揚員工的創新創業精神。
后來,當我再去看身邊朋友的企業或社會上其他知名的企業時,我發現“企業內創業”理論在很多知識型或高科技企業也都有普通的體現。我覺得MBA學院當時這種非常前沿的課題研究對我后來的幫助真的非常大。
Vol.2
戰商海:篤行致遠擔使命
中國MBA教育網
作為上市公司的總裁,您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創業家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或特質?
李軍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我認為以下三個方面非常重要。
第一是使命感。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責任感,對內是我們對個人、團隊和組織的責任感,對外是對服務客戶、服務行業和社會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體現在當你看到一些問題或現象時,想盡你所能去解決它或緩解它。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是讓你在創業的九死一生的過程中,保持延遲滿足和堅持下去的原動力,同時又能夠讓你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形成正向循環。
第二是目標感。我們可以理解為愿意為目標做付出,腳踏實地的把自己預想的事情做好。眼高但還需要手低,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再為之付出努力。當目標一步步實現的時候,我們自己都會收獲很大的感動。
第三是持續學習。在數智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迭代速度飛快,只有持續學習才能適應和跟上時代的變化。
中國MBA教育網
您認為MBA群體如何正確認識讀MBA和創業實踐之間的關系?您如何看待MBA中毒現象?
李軍
我認為同學們在讀書的時候,要多讀書,把書讀厚;到工作崗位上,在付諸實踐的過程中,還要想著如何融會貫通、化繁為簡,把書讀薄。
MBA中毒的現象可能在早期會有一些這樣的例子,但是現在大家隨著對MBA的理性認知和深入了解,也都明白生搬硬造不可取,具體到實踐中還需舉一反三。在這背后,其中還是蘊藏著把書讀厚和讀薄的關系,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浙商大MBA學習期間,專心學習,把書讀厚;回歸企業在具體的實踐中,再想辦法把書讀薄,這樣就不會生搬硬造了。
Vol.3
促發展:賡續融合譜華章
中國MBA教育網
在浙商大MBA學習過程中,有哪些讓你記憶深刻的事情?
李軍
雖然在浙商大MBA讀書已是2006年的事,但我至今都記憶猶新,當時有很多樂趣和有意思的事情。那時我們班的夫妻、情侶特別多。我和我的愛人也是其中一對。我們倆本科就是同學,研究生期間又一同來到浙商大讀MBA。所以那時候我們偶爾會帶著孩子一起到學校學習,三個人悄悄地坐后面,聽老師講課。這個經歷現在回憶起來也是很青春美好的。
另外,在校期間為我們上課的老師、教授們可謂是最強陣容。其中校長、各個院系的負責人、各專業領域的專家,都是我們的核心講師。在與老師和同學們的思維碰撞中,我也收獲了很多良師益友,對我后來工作上的幫助也非常大。
中國MBA教育網
作為浙商大MBA學院的校友和實務導師,您如何指導學生?除此之外,您還和母校有著哪些交流或聯系?
李軍
畢業后,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一直都和我們浙商大MBA學院保持著緊密聯系。我在校擔任的是MBA學院的創業導師和實務導師,經常會和學弟學妹們做交流分享,也會邀請大家來我任職的企業參訪、與我們相應的部門負責人交流學習。除此之外,我與學院里很多老師也一直保持著聯系。在工作中,遇到不懂或困惑的地方,我會向老師們請教,與他們進行深入探討。我們公司會經常邀請老師們到單位來指導交流,老師們也經常邀請我回學校為同學們做經驗分享,在彼此的相互交流中,我與母校的聯系更加密切,個人也得到了不一樣的收獲和成長。
寄語
最后我祝愿所有的學弟學妹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在工作生活中,勇攀高峰再創佳績;也祝愿我們的母校,浙商大MBA學院越來越好!
中國MBA教育網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