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交通大學 作者:原編 責任編輯:周子丁 06/24/2022
2022年6月22日北京時間20:00至22:00,環(huán)境經濟學頂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主編、德國漢堡大學教授Andreas Lange(安德烈亞斯·蘭厄)線上作了題為Public Good Provision in the Marketplace的學術報告。該講座是2022年經濟學“主編面對面”會議的第二模塊“主編系列專題講座”的第二場講座,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主辦,愛思唯爾集團與經管之家論壇協(xié)辦,通過Zoom在線會議、Bilibili平臺、經管之家視頻號在線直播。第二場講座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周輝宇副教授主持,特邀杜克大學張俊杰副教授、廈門大學李智副教授為點評嘉賓。會議吸引了1833位觀眾在線參與,其中,Zoom會議室參會170人,經管之家視頻號觀看1500人次,Bilibili平臺觀看163人次。
環(huán)境經濟學頂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主編專題講座開啟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周輝宇副教授主持
Andreas Lange教授是環(huán)境經濟學頂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的聯(lián)合主編。Andreas Lange教授在海德堡大學經濟系獲博士學位,曾任馬里蘭大學助理教授和哥德堡大學客座教授,現(xiàn)在是漢堡大學公共經濟學教授、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研究員、慕尼黑CESifo和RWI研究網絡的研究員。Andreas Lange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產品自愿供給機制、氣候政策研究和不確定性決策等,在方法論上注重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等頂級經濟學期刊發(fā)表多篇研究成果。
在本次講座中,Andreas Lange教授以“Public Good Provision in the Marketplace”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Andreas Lange教授分別從利潤驅動、內在動機驅動兩個視角深入探討了市場對公共產品的供給問題。Andreas Lange教授首先從“利潤驅動”視角出發(fā),建模探索了私營公司、慈善組織和整個社會公益營銷的潛在盈利能力,得出了捆綁能夠提高社會總福利的條件,并證明捆綁是所有三方的制勝策略。Andreas Lange教授指出,并非所有行動都是出于提供“社會福利”的愿望,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是與弗里德曼的名言“經營是企業(yè)的天職”完全一致的策略,與慈善捐獻捆綁搭售也是實現(xiàn)更多利潤的一種手段。
Andreas Lange教授接著從“內在動機驅動”視角出發(fā),對親社會與親環(huán)境的內在動機在市場中的作用建立模型,消費者可能對產品質量有偏好,而企業(yè)可能出于親社會動機提供環(huán)境友好或社會責任的產品,企業(yè)的內在動機和消費者偏好之間相互作用形成市場均衡。他提出,公司的親社會動機在發(fā)現(xiàn)消費者對質量的偏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這種偏好發(fā)現(xiàn)可能會產生連鎖效應,刺激其他公司(包括僅以利潤為動機的公司)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Andreas Lange教授進一步指出,稅收、補貼和標準的增加這些外部性干預手段可以提高產品質量。質量標準影響著盈利型企業(yè)的質量選擇,但也可能通過競爭壓力影響到社會型企業(yè)的選擇。
Andreas Lange教授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隨后,杜克大學張俊杰副教授和廈門大學李智副教授分別進行了點評。張俊杰副教授認為Andreas Lange教授的研究為解釋公共物品私人供給的機制建立了一個堅實的微觀經濟學框架,可以用來分析參與環(huán)保和社會責任產品市場的利益相關者的行為。這些微觀主體包括社會企業(yè)、營利性公司、價值驅動的消費者、慈善機構、以及監(jiān)管機構。同時, Andreas Lange教授的理論模型也為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動機與激勵提供了一個可信的經濟學解釋,社會企業(yè)可以通過識別消費者特征來進行價格歧視,以及通過產品差異化來形成競爭優(yōu)勢,從而使得提供公共物品也成為有利可圖的選擇。張俊杰副教授指出,該研究具有很強的政策含義,尤其是發(fā)現(xiàn)政府規(guī)制與企業(yè)社會責任存在正向的關聯(lián),政府干預有助于揭示潛在的企業(yè)與消費者的親社會偏好。張俊杰副教授進一步提出,除了內在動機外,親社會型與利潤驅動型兩類企業(yè)的差異還可以體現(xiàn)在競爭優(yōu)勢方面,即規(guī)模、成本、效率,稅收和補貼可能對異質性企業(yè)存在不同的影響。張俊杰副教授指出,企業(yè)可以在捆綁中制定公共利益戰(zhàn)略,捆綁銷售是一種阻止進入者的策略。從長遠來看,捆綁還會帶來包括提高聲譽、降低風險、提高利益相關者回報在內的更多好處。
杜克大學李俊杰副教授精彩點評
李智副教授認為Andreas Lange教授對企業(yè)基于內在動機提供公共產品進行的剖析,很好地刻畫了親社會動機如何影響市場配置、產品質量和種類以及外部性,捕捉到了具有親社會偏好的消費者、親社會動機的企業(yè)和解決外部性的政策干預之間的相互作用。李智副教授在回顧該研究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對代表消費者利他偏好的參數(shù)α提出拓展建議,包括能否通過消費者市場中的購買行為實證估計α的分布、以及α異質性的福利分配效應;對于代表企業(yè)親社會動機的參數(shù)θ,如果考慮可受外部或內部因素影響,該模型可與包括綠色轉型在內的能源產業(yè)政策相關聯(lián)。對于基于利潤驅動的捆綁搭售研究,李智副教授也做了簡要總結,并對模型能否引入消費者的策略選擇、未來可以開展的實驗和實證檢驗、以及對企業(yè)在序貫決策行為方面的拓展都提出了建議。Andreas Lange教授一一回應了兩位點評人的意見和建議,并就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交流。
廈門大學李智副教授精彩點評
在本次講座中,環(huán)境經濟學領域專家Andreas Lange教授聚焦“ Public Good Provision in the Marketplace”這一主題,從利潤驅動型企業(yè)捆綁銷售與親社會型企業(yè)內在動機兩個視角切入,探討如何采用市場機制來提供公共物品。簡捷的建模,逐步深入的拓展,最終對比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這些結論具有很強的政策含義,令參會者受益匪淺。兩位特邀點評人張俊杰副教授和李智副教授則在總結這一前沿研究的內容與貢獻之后,分別給出可進一步澄清與改進的研究點及相關思路,為參會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層面與維度。與會嘉賓與參會人也在“問題與回答”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嚴謹?shù)淖钚卵芯俊⒕珳实耐悬c評、多維的參會互動,很好地為參加本次講座的全部人員提供了彼此學習與共同受益的機會。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