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2日落幕的2022年第八屆中國MPAcc學生案例大賽中,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代表隊喜獲佳績!
初賽第一階段,商學院“團隊名稱已存在隊”(隊員:董琦,鄒彬,陳瑩,梁文婷,白婷,指導教師:蘆笛)和“風險偏好組”(隊員:程豪,李淼,李玥欣,王瑤,孔譽綺,趙一璇,指導教師:張淑惠,蘆笛)2支MPAcc研究生團隊分別以西北賽區第一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績晉級全國百強。而在第二階段比賽的激烈角逐下,“團隊名稱已存在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榮獲全國三等獎,創造了陜西師范大學在此項大賽上的最佳成績。
本期我們有幸請到了“團隊名稱已存在隊”的同學,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他們參加本次案例大賽的心得和收獲~
團隊介紹
指導老師
蘆笛,女,管理學博士,副教授,任職于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財務與會計系,碩士研究生導師,加拿大布魯克大學訪問學者,曾多次帶領隊伍進入案例大賽全國百強,為本次案例大賽“團隊名稱已存在隊”的指導老師。
參賽學生
董琦,2020級會計碩士,擔任隊伍隊長。
鄒彬,2021級會計碩士。
陳瑩,2021級會計碩士。
梁文婷,2021級會計碩士。
白婷,2021級會計碩士。
首先恭喜你們一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獲得了全國三等獎的好成績,你們覺得這次比賽給你們帶來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我覺得最大的收獲是團隊協作能力。案例的撰寫需要每位隊員全力以赴并發揮自己的特長,僅靠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這期間還需要隊員之間相互配合,不斷交換想法,從隊員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們在團隊合作中是怎么分工的,有什么團隊合作經驗可以給我們分享嗎?
我們將分工細化到每一模塊,然后每位隊員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模塊去撰寫,撰寫完成后由其他隊員提出意見并及時修改,最后合并成一份完整的案例報告。此次團隊合作中,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要及時與隊友溝通,互相交換想法,這樣可以保證案例報告在邏輯上的連貫性,避免出現內容割裂的情形。
本次案例大賽歷時三個月,想必你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你們是如何協調與自己學業研究的時間沖突的?
我們每個人將每天可以利用的時間列出幾個板塊,由于每位隊員擅長不同,所以我們都是發揮每個人的優勢,處理問題就會更高效。這樣就可以將課程、科研、比賽按照計劃合理分配時間。另一方面,每個隊員之間都是互相幫助,如果遇到時間沖突,某個隊員有事,其他隊員就會遞補上來,從而不耽誤比賽的進程。
在第二階段參與企業調研的過程中,你們認為與第一階段相比難度體現在哪?
第一,通過企業實地調研發現,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獨特的賽馬制度、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在企業財報中是難以體現,要在分析中與主題緊扣是比較難的。
第二,由于一些信息的敏感性,所以一些問題的分析深度可能不夠,使整個邏輯思維框架是很難搭建和架構。因此第二階段的研究分析需要更加深入。
在參加決賽案例展示和答辯的過程中,你們認為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提高?
在參加決賽案例展示和答辯之后,?我們認為?在PPT的制作和展示方面還可以繼續優化提高,?在觀摩其他高校優秀團隊的匯報后我們發現,比賽?展示的PPT還可以在保證學術性的基礎上更加精美和?創新。另外,因為是第一次進入決賽,缺乏經驗,我覺得我們還可以不斷提高我們匯報案例的能力。
在撰寫案例的過程中,你認為寫好一篇案例分析的關鍵是什么?
一篇好的案例分析首先要找準案例分析的切入點,因為案例大賽是有主題的比賽,如果在撰寫案例報告的過程中沒有找準切入點,很有可能在撰寫過程中有所跑題。
其次,案例分析一定要結合企業的數據(如年報)相結合,并且與行業進行比較進而找到企業的問題與優勢,不能單純的進行文字分析,沒有數據支撐的分析會很主觀。
最后,分析的角度一定要參考不同層面,包括但不限于企業自身、投資者、競爭對手、供應商、客戶等。
通過這次比賽,你們有哪些經驗和建議可以給商學院的同學分享的?
一方面,平時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邏輯思辨能力,比賽各個階段都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作為支撐。
另一方面,團隊成員團結協作、密切配合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積極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至關重要。長達三個月的比賽離不開蘆笛老師的長期悉心指導,在每一個拿捏不準的關鍵時刻,及時詢問老師的建議,往往能更快速高效地找到破題點。
祝賀以上獲獎團隊!希望國際商學院學子能夠不斷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在今后的比賽中再創佳績,提升國際商學院MPACC專業的實踐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