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MBA中心聚集了大學與教育、政府與社區、產業與企業機構三個方面優質的師資隊伍,來自26個國家或地區, 其中255位課程老師,平均教學經驗18年,企業工作經驗13年。在這里,你將獲得最前沿、最實用、最系統的管理知識。本期名師介紹:任永平教授,現任上海大學MBA教育管理中心學術主任。
SHU MBA《會計與決策》,《商業學術研究》授課教師
廈門大學博士
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上海大學 MBA 中心學術主任
中國 CPA,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人才班首屆學員
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
曾任管理學院會計系主任、管理學院黨委書記、管理學院副院長?,F任上海大學MBA教育管理中心學術主任
會計是一門通用的商業語言,經商,一定得懂會計。正因為此,MBA一定要學會計,會計學一直是MBA的核心課程之一。會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要會計算(數字)、要會記憶(準則)、還很難理解(借貸),但果真如此嗎?我們先聽聽剛剛學完任教授ADM課程的同學的看法吧?!吧钊霚\出的課程講解,貼切真實的案例分析,讓我一個職場小白瞬間感悟到了會計的魅力,‘不懂財務企業做不大,不懂財務無法成高管’,講的太通透了”、“我是一名創業者,以前總是對我的財務說‘做個我能看懂的報表給我’,現在明白了,作為高管也應該具備專業知識,對于會計,你未必‘親自做’,但一定要‘清醒懂’,財務搞不清的老板一定是一個‘糊涂老板’。任老師的課,讓我有‘醍醐灌頂’之感!”。任教授是上海大學MBA中心的學術主任,也是自上海大學MBA中心創辦以來一直在MBA中心講授《會計與決策》(ADM)的教授,任教授一直認為,要上好MBA的課程,必須要讓自己的課程達到六個方面的要求。
01
第一個要求是“要有用”
這里的課程“有用性”,不是指授課老師向MBA同學們灌輸的有用性(強調這門是核心課,是主要的專業課等等),而是同學們能夠自己體會到的、發自內心認為的有用性!MBA同學,都是具有一定職場經驗的,他們對課程有著自己的判斷,有著自己的學習體會,而且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寶貴,絕對不會浪費一分鐘學習華而無實的內容。只要MBA同學感覺課程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講到他們的職場痛點,哪怕最苦、最累,他們也愿意堅持,愿意付出。上大MBA課堂,基本都會有個實踐環節(Practice session),會邀請高管專家進入課堂,讓同學們體會課程內容與實踐應用的關系。本次ADM課程就請到了申萬宏源的投資部門經理,給同學們展開了云上互動,投資經理的現身說法,大大增加了同學們對課程有用性的感受。
02
第二個要求是“要有理”
課程有理,就是課程要有概念、有理論、有方法,并且成體系(知識體系)。因為MBA是研究生學歷學位教育,是一個體系化的高端商業人才教育,不是一個個講座的簡單拼湊。所以,講課一定要讓學生感覺到他們是比較系統地學習了這門課程,系統地掌握了這門課程的知識體系。上大MBA每門課程,其大綱都要經過學術部門審查確保其體系的完整性。
03
第三個要求是“要有趣”
學習概念、掌握理論,有時確實是枯燥的,而枯燥乏味的東西自然就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習效率與興趣就會顯著降低。如何做到課程的有趣?讓課程思維能超出常理、出乎意料,往往就會大大增加課程的有趣性。例如,充話費送手機如何確認手機銷售收入?虧損的產品一定要停產嗎?貼切真實的案例,也是增加興趣的常用方法。如,獐子島的扇貝究竟跑哪兒了?微軟的財務戰略妙在何處?等等。
04
第四個要求是“要有料”
研究生層次的學習,尤其是MBA的學習,僅僅理論闡述、概念解析是不夠的,還要有一定量的文獻、數據、案例的支撐,要旁征博引,資料豐富。例如,你講負債率,你得知道,制造型企業的負債率通常是多少?不同行業的負債率有什么區別?你講融資成本,那么,現在的貸款利率是多少?IPO的成本是多少?這些都必須是現實經濟中的真實數據!又如,你講某某財務舞弊案件,一定得有名有姓,來龍去脈都說清楚。如果僅僅是虎頭蛇尾的蜻蜓點水、街頭巷尾的八卦談資,無法讓MBA學生信服你的專業水準。
05
第五個要求是“要有互動”
互動能夠了解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夠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關注度,也能夠引發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培養批判性思維。同時,互動還可以分享同學們的實踐知識、實踐經驗。教學相長,在上大MBA課程教學中能夠得到充分體現。我們的MBA同學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而且在某專業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實踐經驗。例如,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有什么區別?如何催收應收債權?法律背景的同學可能一句話就能回答到點子上,并能提出經典的解決方案。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同學們在會計課程中相互碰撞、相互啟發、加之老師的專業點評,課堂的時間往往成為老師、同學們的共同享受時光。
06
第六個要求是“要有激情”
老師講課從專業上說是腦力活,但作為一個MBA老師,還是一個體力活!為了上好課程,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老師首先得表現出巨大的激情。在講課中,老師應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表達清晰、思維敏捷、邏輯嚴密、語速快慢結合、話題收放自如、評價恰如其分。
SHUMBAer 有話說
郭雪慧21GC&GIPT1
不懂財務企業做不大!不懂財務無法成高管!今天被任老師的課程驚艷到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了財務的知識,讓我們非財務人員也一聽就懂。關鍵還有很多事例現場分析講解,太通透了!我是一名創業者以前總是對我的財務說:做個我能看懂的表給我。其實作為管理者我們更應該去了解專業知識,我們不一定要【親自做】但我們一定要【清醒懂】!在踐行中更知道專業的可貴!一個企業財務管理是核心,財務管理搞不清邏輯的一定是個糊涂的老板!感謝醍醐灌頂的專業人士的專業講解!
李明21GC&GIPT1
任老師果然名不虛傳,授課幽默,深入淺出!課堂的氣氛互動良好,一度出現了大家搶答的“盛”況。對于課程本身,任老師首先從大家能理解的公司入手,再講解整體財務記賬的流程最后到報表,讓我們有一個宏觀認識;其次通過報表拆解再到復習借貸知識原則,讓我們對會計原理有一個基本了解;最后通過商業公司和制造公司實際的案例來不斷強化我們對會計的理解。
其中任老師再穿插稅法、經濟法、審計、財管中的相關知識,讓我們對整體會計與決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非常期待接下來任老師的授課,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爭取都可以學以致用,學有所成!
劉剛強21GC&GIPT1
今天上午是課程部分關于所有者權益及收入(利潤),下午是小組自選上市公司五年財報分析(公司業務版塊、財務指標、對標分析及投資價值),晚上邀請了申萬宏源的資管經理與大家面對面答疑。
整合課程體系由理論體系,現場互動,同學們自己準備案例分析及匯報以及企業實踐者面對面交流,從我個人角度全面理解了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的各項指標含義,對以后的工作很受用。
陳長青21GC&GIPT1
任老師的課程內容充實,教學過程中由淺入深,并結合實際項目,旁征博引。過程中寓教于樂,互動頻頻,讓同學們在思考的同時掌握會計學的知識點,并對于創業,投資,公司治理中會計學的應用有了更加透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