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地處國際大都市和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原名工商經濟學院)作為華東理工大學轉型為綜合性大學的一項重要發展計劃,在1983年建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和1987年建立的經濟發展研究所基礎上,成立于1990年。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集經濟學科與管理學科為一體,致力于兩者的融合和發展。目前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經濟學系、會計學系、金融學系等5個系。學院目前有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能源經濟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上海公共經濟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經濟發展研究所、數據科學與商務智能研究所、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研究中心、金融物理研究中心和中國企業國際化研究團隊等校級研究機構和研究團隊;公司財務研究所、營銷科學研究所、歐洲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會計信息化與財務決策研究中心、商務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心等院內研究機構;依托學校和行業,成立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暨華東理工大學能源與化工經濟管理研究中心和臨港-華東理工大學自貿區創新研究院;成立了以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奧利弗·哈特教授命名的奧利弗·哈特合同與治理研究中心。學院設有專業學位教育中心,舉辦工商管理碩士(MBA/EMBA)、會計碩士(MPAcc)、金融碩士(MF)、工程管理碩士(MEM)等教育項目,與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合作,舉辦中澳合作MBA教育項目;設有高級管理培訓中心(EDP),提供高級課程培訓;與多所國外大學建立聯系,開辦學生互換和雙學位教育項目。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目前有11個本科專業、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本科專業包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和經濟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分別為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其中,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和國際貿易學5個二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知識管理與信息系統、技術系統與科技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管理系統工程、金融工程和項目管理6個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企業管理、會計學和技術經濟與管理3個二級學科。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分別為工商管理碩士(MBA/EMBA)、會計碩士(MPAcc)、金融碩士(MF)、工程管理碩士(MEM)。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分別為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院長 馬鐵駒
教授課程
本科:技術創新管理
碩士生:技術創新與管理
博士生:系統建模與分析,計算實驗(部分)
教育背景
1994.9-1998.7 大連理工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士
1998.9-2000.7 大連理工大學 系統工程 碩士
2000.10-2003.9 JAIST(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知識科學 博士
工作經歷
2003.10-2004.12 JAIST 博士后
2005.1-2006.12 IIAS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研究員
2007.1-2008.9 JAIST 助理教授
2008.2-2008.3 哈佛大學 肯尼迪政府學院 訪問學者
2008.9-至今 華東理工大學 商學院 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技術創新管理、能源系統分析
研究項目
技術演化與能源系統分析,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2.1-2015.12,主持。
中國綠色煤電系統的技術戰略和空間布局優化,教育部霍英東基金, 2011.1-2014.12, 主持。
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決策支持系統,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2010.1-2012.12, 主持。
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復雜性與加能站初始空間分布的優化, 國家自科青年基金項目,2010.1-2012.12,主持。
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復雜性與決策支持模型研究, 上海市浦江計劃人才項目,2010.1-2011.12,主持。
新能源汽車擴散與交通技術系統演化 -- 基于agent的建模和分析 2009.1-2010.12 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項目, 主持。
研究成果
代表性論文:
Tieju Ma*, Huayi Chen. Adoption of an emerging infrastructure with uncertain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spatial reconfigu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In press: http://dx.doi.org/10.1016/j.ejor.2014.12.026)
Hongbin Yan*, Tieju Ma. A group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to uncertain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based on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 and fuzzy majorit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41 (3): pp. 815-829, 2015.
Chenhua Yi, Tieju Ma*. Technology adoption with limited foresight and uncertain technological learning.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39:266-275, 2014.
Hongbin Yan*, Tieju Ma, and Van Nam Huynh. Coping with group behaviors in uncertain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Decision Sciences, 45 (6): pp. 1025–1052, 2014.
Tieju Ma*, Jiangjiang Zhao, Shijian Xiang, Ya Zhu, Peipei Liu. An agent-based training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AFVs' initial filling stations. 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 17 (4) 6, 2014.
向詩劍, 馬鐵駒*. ABM與GIS的集成及其在分析新能源汽車擴散中的應用 《管理科學學報》, 17(1):1-10, 2014.
Tieju Ma*, Ya Zhu, Peipei Liu and Chunjie Chi. A simulation method to generate commute trips-- for agent-based modeling on co-diffusion of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and their filling stations. Simula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Society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90(5):560-569, 2014.
Hongbin. Yan*, Tieju Ma, and Yashuai Li. A novel fuzzy linguistic model for prioritising engineering design requirements in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under uncertain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51 (21): pp. 6336-6355, 2013.
Hongbin Yan*, Van Nam Huynh, Tieju Ma, and Yoshiteru Nakamori. Non-additive multi-attribute fuzzy target-oriented decision analysis. Information Sciences, 240: 21-44, 2013.
Chunjie Chi, Tieju Ma*, Bing Zhu.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 Coping with technologicalbifurcations with acarbon tax. Energy Economics.34, pp. 2081–2088, 2012.
Tieju Ma* and Chunjie Chi. Spatial configuration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of China’s green coal-electricity system.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4, 031806 (2012).
Tieju Ma*. Coping with Uncertainties in Technological Learning, Management Science, 56(1), pp.192-201, 2010.
Tieju Ma*, Arnulf Grubler, and Yoshiteru Nakamori. Modeling technology adop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increasing returns, uncertainty, and heterogeneous ag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5, pp.296–306, 2009.
Tieju Ma* and Yoshiteru Nakamori. Model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energy systems - From optimization to agent-based modeling. Energy, 34(7), pp. 873-879, 2009.
Tieju Ma*, Yoshiteru Nakamori, and W. Huang. An agent-based approach for prediction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complex data, Information Sciences, 176, pp.1156-1174, 2006.
Tieju Ma*, Shu Liu, Yoshiteru Nakamori. Roadmapping as a wa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suppo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cademia,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Wiley, Vol.23, No. 6, pp.743-755, 2006.
Tieju Ma and Yoshiteru Nakamori*, Agent-based modeling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an evolutionar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66, pp.741-755, 2005.
獲獎信息
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3)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1)
上海市東方學者(2011)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9)
上海市浦江計劃人才(2009)
上海市曙光計劃人才(2008)
社會活動
IIASA 訪問研究員 (2007~)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