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學院超越了體用之爭、中西之分,取勢全球,走出了一條‘大我’之路——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學院。”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經濟由大變強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視野、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的商界領袖。長江商學院自成立以來,懷抱躋身世界一流商學院的夢想,一直以“為中國和世界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人文關懷與社會擔當以及創新精神的世界級商業領袖”為己任,為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學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與創新。
學校的靈魂是其全職的、世界級的教授隊伍。亞洲商學院最大的弱點是匱乏屬于自己的世界級教授隊伍。在各級政府及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取勢于中國經濟的崛起,長江商學院成功聚集了一支以華人為主、全職的、享譽全球的教授隊伍。他們均曾任教于沃頓、斯坦福、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世界著名商學院。這一教授陣容的整體實力,在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也不多見。長江商學院可能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從世界一流商學院現有教授隊伍中聘用屬于自己的一批全職教授的商學院。
長江商學院一貫重視對新興市場的研究,著力探討國企、民企和跨國公司如何在中國市場進行有效的競爭與合作,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跨國公司如何整合中國市場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以全球應對全球”。長江商學院的教授隊伍,不僅通曉西方管理理論,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同,而且深入了解中國及大中華地區的管理實踐。立足于“取勢、明道、優術”的戰略指引,長江商學院完全超越了傳聲筒和教學工廠的教學模式,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研究領域引領全球,并已產生一系列源自本土、被認為對中國乃至全球管理實踐帶來深刻影響的原創思想,成為這一領域新知識的全球引領者。
2005年,作為率先提出培養企業家“人文精神”的商學院,長江商學院在管理教育中系統引入人文課程。長江商學院為此成立人文委員會,由世界新儒學大師杜維明教授擔綱主席,并邀請世界知名人文研究學者加盟,在課程中系統介紹儒學、佛學、基督教、伊斯蘭教等軸心文明。長江期望培養一批具備全球視野和格局、人文精神與社會擔當、能征戰全球的商界領袖。在西方主流商學院強調跨文化交流的“套路與技巧”時,長江商學院已經開始注重人文內功的修煉,拓展了商學教育邏輯的內涵。
長江商學院已成為中國優秀企業家的共同選擇,如中海油的傅成玉、巨人集團的史玉柱、阿里巴巴的馬云、分眾傳媒的江南春等。長江享譽全球的教授隊伍與中國的商界領袖們教學相長共同實現打造世界級商業機構的夢想。 同時,長江校友會為他們搭建了中國極具影響力和價值的商業精英交流平臺。長江的超強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長江同學的人生和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企業的領軍人物普遍面臨著“高處不勝寒”的困境。長江所倡導的“終身學習”的理念,所打造的全球跨界學習平臺,拓展了企業家學習的維度和廣度,引領中國企業家“站在月球看地球”,“從富足的人生走向豐盈的生命”。長江商學院希望她的學員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更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的抱負和胸懷。人文關懷和社會擔當是長江商學院核心文化的重要部分。長江商學院學員始終關注并鼎立支持教育、科研、健康、扶貧、少年兒童發展、環保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僅汶川地震后,截至2008年6月30日,長江人向地震災區累計捐款就超過4.3億元人民幣,占中國企業捐款總額的7%。
憑借蜚聲國際的教授隊伍,原創性、前瞻性、實用性,甚至顛覆式管理新思想,長江商學院EMBA、英文MBA和高層管理教育項目在幾年中已躋身中國乃至亞洲領先行列,并與世界一流商學院如哥倫比亞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長江商學院已經啟動第三代商學院的探索,聚焦點從夯實對中國問題的研究轉變為越來越關注全球性問題,為全球問題的解決貢獻中國智慧。2006年4月,長江商學院推出全球矚目的“中國企業CEO課程”,成功吸引了包括一批中國優秀企業的領軍人物參加。;2009年4月,長江商學院啟動金融MBA學位教育項目——金融MBA項目,旨在為中國金融業培養一批具備全球視野、能夠掌握世界前沿金融工具進行研究、管理與實踐的優秀金融專業人才;2013年11月,面向中國商界領袖推出長江定位最高端,最具思想性的創新課程——企業家學者項目,旨在成就新商業文明引領者和思想者;2015年5月,推出助力創業創新者加速成長與成功的創業生態圈——創創社區,迄今已與騰訊、百度、京東達成戰略合作;2017年6月,攜手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合力UC-Berkeley工程學院傾力打造“智造創業MBA(METI)項目”。這些項目的成功表明,長江的原創管理思想已超越國界,逐步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影響,長江商學院將以新視野、新思維和新對策為中國和世界管理教育發展寫下精彩一頁。
未來,長江商學院將持續以全球視野和中國洞見,服務國家經濟發展;以倡導人文關懷與社會擔當,促進社會進步;以引領商業、科技、社會創新,支持創新性國家建設;以推動東西方管理理念與實踐的雙向交流,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我堅信,這將是新的文藝復興和啟蒙的開始。
——項兵(院長寄語)
個人簡介
項兵博士現任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及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長江商學院成立于 2002 年 11 月 21 日,是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創辦的中國第一所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教育機構,致力于促進東西方在管理思想與商業實踐的雙向交流與學習。在加入長江商學院之前,項兵博士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并主持創辦了光華管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項目(EMBA)。他還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首批(七名)核心教授之一,并曾執教于香港科技大學。
項兵博士曾擔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包括三家世界 500 強企業。他擔任巴西 Funda??o Dom Cabral 商學院國際咨詢委員會理事、韓國延世大學商學院全球咨詢委員會理事、倫敦亞洲之家(Asia House)咨詢委員會理事及都柏林世界青年領袖峰會(One Young World Summit)顧問,還曾于 2011-2017 年間擔任國際聯合勸募協會(United Way Worldwide)的全球理事。
項兵博士的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國有企業制度改革及管理、中國民營企業的角色與作用以及建設性創新、經濟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等課題。項兵博士在中國商業發展的諸多領域,如中國企業創新、中國企業全球化、中國發展模式、中國經濟轉型對全球經濟的意義、社會創新、經濟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中美關系、全球貿易及投資體系以及全球治理問題等方面被業界公認為學術權威與意見領袖。項兵博士也是新商業文明的重要倡導者。他提出的“站在月球看地球”,“以全球應對全球”以及“取勢、明道、優術”的理念對管理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
項兵博士多次在全球知名論壇與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包括:
2021 世界知識論壇(2021 年 9 月 15 日,首爾)
2020 中國公益年會(2020 年 12 月 23 日,北京)
南華早報中國美國年會(2019 年 12 月 10 日,紐約)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 2019 年會(2019 年 10 月 15 日,成都)
泰國最大政黨泰國為泰黨專場特別演講(2019 年 9 月 2 日,曼谷)
- 為泰黨黨魁等高層及 350 位國會議員等專程出席活動
聯合國貿易發展區域論壇(2019 年 9 月 2 日,曼谷)
哈佛中國論壇(2017 年、2018 年及 2019 年,哈佛大學)
2018 中國公益年會(2018 年 12 月 21 日,北京)
2018 年國際聯合勸募協會慈善圓桌會議(2018 年 10 月 2 日,班夫)
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午餐圓桌會議(2018 年 9 月 28 日,華盛頓)
外交政策協會理事會午餐會議(2018 年 9 月 27 日,紐約)
《金融時報》銀行家年會(2017 年 11 月 30 日,倫敦)
中國-歐盟貿易投資大會(2017 年 3 月 29 日,布魯塞爾)
長江商學院-布魯金斯學會美中關系論壇(2016 年 12 月 14 日,紐約)
- 開幕式主題演講并對話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
澳大利亞悉尼中國論壇(2016 年 10 月 24 日,悉尼)
新商業文明論壇暨長江商學院——哈佛肯尼迪學院第二屆全球論壇(2016 年 7 月 8 日, 北京)
美國百人會年會(2016 年 4 月 16 日,洛杉磯)
- 與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 Ed Royce 同為兩位開幕式主題演講嘉賓
APEC 創新者大會(2015 年 9 月 4 日,北京)
- 開幕式主題演講并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
世界養老金論壇(2014 年 8 月 24-27 日,美國科羅拉多州阿斯彭)
- 主題演講;與國際非營利組織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榮譽主席 Bill Mayer 同臺
Yougov 劍橋論壇(2013 年 9 月 12 日,倫敦)
高偉紳律師事務所午餐會議(2013 年 1 月 31 日,達沃斯)
- 兩位主題演講嘉賓之一;世界經濟論壇周邊活動
高級別線上會議:
世界華人經濟峰會(2020 年 12 月 21 日)
- 首場高峰對話;對話中國招商銀行原行長兼首席執行官馬蔚華、全球化智庫主任王 輝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 Danny Alexander 爵士、中國絲路集團董事長 閆立金、中國東盟商務協會總會長丹斯里 Lim Gait Tong、澳大利亞太平洋經濟合作 委員會會長 Ian Buchanan、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金刻羽、高風咨詢公司董 事長謝祖墀等;馬來西亞知名智庫 KSI Strategic Institute for Asia Pacific (KSI)主辦
長江商學院美國中國年度閉門圓桌會議(2020 年 12 月 9 日)
- 主題演講;對話美中商業全國委員會會長、前美國駐文萊大使克雷格·艾倫(Craig Allen)、巴西 Funda??o Dom Cabral 商學院院長 Antonio Battista、Azucarero 集團 CEO Juan Cortina Gallardo、RSM(羅申美)國際會計公司(全球排名第六)高級合伙人 Peter Brady、凱度集團大中華區 CEO 王幸等;長江商學院主辦
閉門線上交流研討會:商業創新引領可持續未來(2020 年 11 月 14 日)
- 主題演講;對話 Goldcrest Club 主席 Michael Frendo、摩洛哥前環境部部長、摩洛哥 王國 COP22 特使 Hakima El Haite、長江商學院大型企業治理與創新管理實踐教授、 中石化原董事長、中海油原總裁傅成玉教授以及百達集團首席策略師兼資產分配主 管Christophe Donay;長江商學院與 Goldcrest Club 合辦
印度尼西亞央行高管閉門研討會(2020 年 10 月 6 日)
- 主題演講;與印度尼西亞前副總統、印度尼西亞前央行行長布迪約諾(Boediono) 同臺演講;印度尼西亞央行主辦
疫情之后的中國與全球化(China and Globalisation after COVID-19)(2020 年 9 月 11 日)
- 主題演講;對話英國前外交大臣、年利達律師事務所國際咨詢委員會主席威廉·黑 格(Rt. Hon. Lord Hague of Richmond)以及星展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及董事總經理 Taimur Baig;倫敦亞洲之家(Asia House)主辦
華盛頓熱點對話(Update on Washington)(2020 年 8 月 13 日)
- 對話美中商業全國委員會會長、前美國駐文萊大使克雷格·艾倫(Craig Allen);長江商學院主辦
全球化智庫閉門研討會(2020 年 5 月 30 日)
- 對話全球化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與 Pictet 亞洲首席經濟學家 Chen Dong;全球化智庫主辦
亞洲領導力會議研討會(2020 年 5 月 20 日)
- 對話哈佛大學 Paul M. Warburg 經濟學講席教授 Robert J. Barro;韓國影響力最大的 新聞媒體朝鮮日報主辦
博鰲對話:疫情沖擊下的全球化、自由貿易和供應鏈(2020 年 4 月 29 日)
- 對話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哈佛肯尼迪政 治學院前院長約瑟夫·奈、全球化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博鰲亞洲論壇主辦
研討會:
羅馬圓桌會議(2017、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
- 澳大利亞著名智庫全球智庫(The Global Foundation)主辦
- 2017 年 1 月 13 日,羅馬;
- 2018 年 6 月 15-16 日,羅馬;
- 2019 年 6 月 19&21 日,倫敦&巴黎;
- 2020 年 11 月 16-17 日,線上閉門會議
英國迪奇利基金會年度論壇(2010 年、2012 年及 2018 年,英國牛津郡)
- 四十位受邀參會者之一(2010 年 11 月 18-20 日);
- 三十五位受邀參會者之一(2012 年 11 月 15-17 日);
- 第一聯席主席(2018 年 12 月 6-8 日)
耶魯大學全球 CEO 圓桌會議(2016 年 6 月 7-8 日,紐約)
學術演講: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2019 年 12 月 9 日,費城)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2019 年 12 月 2 日,新加坡)
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2019 年 11 月 8 日,新加坡)
- 和美中華經濟與商業教授公開講座
肯尼迪政府學院(2017 年 9 月 18 日,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
牛津大學(2017 年 5 月 13 日,英國牛津市)
- 負責任商業論壇
斯坦福職業發展中心(2015 年 4 月 29 日,加利福尼亞州帕拉阿圖市斯坦福大學)
項兵博士是多個全球知名論壇的常駐演講嘉賓,包括:
達沃斯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圣彼得堡世界經濟論壇、《財富》全球論壇、《經濟學人》中國商業年會、劍橋大學年度政府論壇、亞洲領導力會議、慧眼中國全球論壇
自 2015 年起,項兵博士不斷強調應重視科學技術及商業模式創新以及社會創新,著力打造具有全球視野、全球資源整合能力與全球擔當的經濟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這一想法受到歐洲多所高校及組織的認可,目前已與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日內瓦高級國際關系學院以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等以多種合作形式實現落地;該議題也受到多位日本政要肯定,項兵博士于 2019 年 5 月訪問日本國會并與包括當時日本外務大臣、現防務大臣河野太郎、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和日本財務副大臣、眾議院議員遠山清彥進行會談,諸位日本政要對項兵博士的觀點紛紛表示贊同。
項兵博士還多次接受中國及全球主流媒體采訪并發表評論,如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彭博商業周刊》、《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以及《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法新社(AFP)等。
項兵博士曾與諸多世界領先企業合作,為其全球領導團隊提供管理培訓,這些企業包括安永會計師事務所、DFS 環球免稅店、法國電力集團(EDF)、高偉紳律師事務所(Clifford Chance)、廣州汽車集團、橫濱輪胎、康明斯(Cummins)、雷諾日產聯盟、日本精工株式會社(NSK)、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同時,他還為高盛(亞洲)、華為科技、IBM(中國)、聯想、美的集團、TCL、通用(中國)、西門子(中國)、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中國鐵建、中國銀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提供中國及全球業務發展管理培訓。
項兵博士曾榮獲《公益時報》授予的“2018 年度中國公益人物”、“2020 年度中國公益人物” 稱號,也曾榮獲《南方周末》授予的“2020 年度責任先鋒”獎項。
項兵博士擁有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管理學博士學位和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
主要研究領域
項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在全球經濟不斷變化下的新政企關系與經營策略,顛覆式創新,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策略,企業的社會責任等。他被譽為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權威代表。
學術成就
項兵博士近年來一直積極倡導以“站在月球看地球”的全球視野,分析中國經濟和民族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以其原創的“取勢 明道 優術”思維方式,為中國民族企業應對全球化挑戰提出了一系列顛覆性的、前瞻性的理念、思想和思路:如CEO腐敗與家族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的局限性、鏈條對鏈條的競爭、管理“四段論”、企業的價值取向、中國企業家的三代之分、新洋務戰略、以全球應對全球、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金融安全、企業家的人文精神。項兵博士的新視野與新思維在企業界引起很大反響,對管理實踐正在產生較大的影響。項博士有關中國國企改革及家族企業在東亞“四小龍”中的作用的研究成果成為哈佛商學院、斯坦佛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西班牙IESE商學院在它們為世界銀行舉辦的“高級經理人員培訓班”的閱讀材料。
項博士擔任多間中國內地、香港及美國的上市公司的董事或者獨立董事。一些知名中外傳媒機構,如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鳳凰衛視、美國有線新聞網(CNN)、《遠東經濟論壇》、《中國企業家》雜志、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南華早報》、《紐約時報》、法新社和美國之音等等,就有關中國國企改革,民營企業發展和東南亞家族企業管理、中國管理教育及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等問題對他進行專訪。另外,他也經常應邀為全球知名機構(如世界大企業商會(Conference Board),Institutional Investor / Euromoney,香港的英國商會,臺灣的美國商會等)做主題發言與演講。
項教授在建立企業內部激勵和監控體系,公司投資與購并,企業的全球化策略,高級管理人員(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特訓與專訓等方面和多家國企、民營企業、跨國公司有過廣泛的合作。這些公司與機構包括:高盛(亞洲),世界經濟論壇(WEF),美鋁(ALCOA),美國英格索蘭(INGERSOLL-RAND),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GE,IBM,西門子(SIEMENS),迅達電梯(SCHINDLER),施耐德(SCHNEIDER),英國宇航(BAE Systems),UNTCD,中國移動,廣東/山東/河南/黑龍江/湖北/江西/新疆/浙江移動,中國電信、 廣東/新疆電信,華為科技,中信集團,招商局,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陜西省委,云南省政府,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上海商業銀行/北京商業銀行/上海浦發銀行,深圳交易所,南方證券,華夏證券,鵬華基金/易方達基金,聯合證券,TCL,美的集團,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德龍集團,上海實業,上海石化,三一重工,神州數碼,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華龍集團,石家莊制藥廠/四環醫藥/三九醫藥,中國海洋石油(CNOOC),大慶石油管理局, 陜西省/福建省/廣東省上市公司協會,浙江省工商聯等。
主要學術成果
· "Stationarity and Cointegration Tests of the Ohlson Model." Co-authored with Dave Qi and Woody Wu,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2000 (Spring) Volume 12, Number 2 (p. 141-160).
·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a's accounting reforms and standards." Accounting Horizons, 1998, Vol. 12 (2) (p.105-119).
· " 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ole of stock markets." in China in the Post-Deng Era,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Hong Kong, 1998 (p.311-328).
· "On the rationality of Value Line's quarterly earnings forecasts: evidence from alternative methods." Chinese Accounting Review 1997 (p. 115-156).
· "Ownership structure reform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Chinese shareholding companies." Co-authored with Woody Wu and Guochang Zhang. Hong Kong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1996 (p.53-67).
· "Controlling corruption." The Hong Kong Accountant, September/October, 1996, p.46-49.
· "The choice of return-generating models and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 in event studies." The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Vol. 9 (p.365-94).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