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至23日,第九屆“運輸與時空經濟論壇”國際會議之運輸經濟學主編面對面“學術門診”公益活動在北京交通大學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主辦,由愛思唯爾和香港大學工業及制造系統工程系協辦,采用ZOOM在線會議形式,特邀交通運輸領域頂級期刊的主編、國內外交通運輸研究的權威,就中青年交通運輸研究者的論文選題切題、建模推導、數據選取、實證分析技術等問題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全面點評與深入交流。會議歷時兩天,涵蓋交通政策及實踐(Transport Policy and Practice)與交通理論及方法論(Transport Theory and Methodology)兩大主題。來自北京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長安大學、北京建筑大學的共計11名參會者匯報了論文,包括《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現任主編、榮譽主編及編委和《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現任主編、前任主編、現任副主編等在內的12名運輸經濟學領域頂尖專家就匯報論文的選題、文獻、方法、數據、結構、行文等方面給出了犀利深入的剖析,并一一提出有效改進的建設性意見。會議共計吸引了國內外300余人參會。
本次會議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雅璨教授主持,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華國偉教授致開幕詞,愛思唯爾交通研究期刊總經理Chris Pringle先生致開幕演講。
之后,會議分為22日、23日兩個半場,由各位特邀專家分別對11篇會議遴選論文進行全面研判與分析,提供權威深入的修改意見。在22日交通政策與實踐(Transport Policy and Practice)主題會場中,北京交通大學李紅昌、周輝宇、肖中圣、香港中文大學孫家杰匯報了各自的文章,香港理工大學Yulai Wan教授、英國紐卡斯爾大學Elisabetta Cherchi教授、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Maarten Kroesen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西北大學Hani Mahmassani講席教授分別對這四篇文章進行了全面且細致的點評。在23日交通理論與方法論(Transport Theory and Methodology)主題會場中,北京交通大學梁志遠、耿可心、長安大學劉航、香港中文大學Shuli Luo、西南交通大學鄭镕、北京建筑大學賀少松、大連理工大學龔云海匯報了各自的文章,香港科技大學楊海講席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孟強教授、印度科學院Abdul Pinjari副教授、美國密蘇里大學James F. Campbell教授、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Srinivas Peeta講席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Michael Zhang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Robin Lindsey講席教授,分別對七篇文章給予了細致入微的點評。點評結束后,《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現任主編Elisabetta Cherchi教授、《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現任主編Chandra Bhat教授進行了總結發言。
各位專家的點評既全面細致,又犀利到位,在指出與剖析已有問題的同時,又從前沿理論、最新實證技術、學術思想的磨礪與表達等多個角度,開拓了深化研究與改進論文的思路,論文匯報者均表示在精準地改進研究、有效地提高論文質量、恰當地表述與交流學術思想等方面深受啟迪。其他參會的專家學者與青年學人也紛紛表示在聆聽匯報與點評、觀摩學術問診的過程中受益良多。
本次會議在與會各界人士中引起了持續的贊譽。北京交通大學李紅昌教授在會后表示,本次會議邀請到的交通運輸領域專家,完全是按照國際學術期刊規范的論文匿名評審方式進行深度剖析,匯報者十分受益。TRA主編Elisabetta Cherchi教授則表示,這是一次組織難度大、但組織得非常成功的會議,不管是參會者、點評人還是觀眾都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提升論文質量。
2021年運輸經濟學主編面對面“學術門診”公益活動是繼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交通期刊主編面對面系列活動以來的又一次創新,開拓了全球疫情大背景下學術交流國際化活動的新形式。它作為第九屆“運輸與時空經濟論壇”國際會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打破時空約束,創新“面對面”云相聚形式,成功地為廣大中青年學者提供了與交通運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主編深入交流的機會,為學術撰稿人快捷有效地提升論文質量打開了綠色直通道。同時,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也拓寬了國內各大高校師生的學術視野,提高了北京交通大學的國際化交流水平與學術影響力。我們致力于為國內外交通運輸經濟學同仁搭建高水平、高效率、兼容并包、積極開放的中外學術交流平臺,期待著未來有更多的朋友參與到會議活動中,一起立足中國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在交通運輸領域有更多的創新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