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歐MBA校友段凱悅的身上,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個標簽:“90后元氣少女”,“社會影響力關注者”,“創新踐行者”,“成功跨界校友”,“醫療健康新力量”…… 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上帝會優待對生活有熱情、對社會有關心、對夢想拼盡全力的人!“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是她一直的期望,也是她繼續努力的方向。
段凱悅Carol
中歐MBA2019級校友
禮來中國MBA領導力發展項目成員
禮來中國跨生化產品事業部戰略運營高級經理
心系“社會”的90后女孩
段凱悅出生在陜西,成長在北京,是一個個性活潑的90后北方女孩。出于對 “社會公益”的熱愛,大學畢業后,她選擇在工作之余,積極服務于公益組織。后又選擇全職加入社會企業ABC美好社會咨詢社,她希望自己可以在公益與商業的融合上做得更多,創造積極的、可持續的社會影響力。
在中歐MBA面試時,與沙梅恩教授關于中國社會企業如何更好地實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對話,讓她受益匪淺。她了解到中歐正在為學生提供社會影響力相關的課程,深深感受到中歐以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未來商業領袖為使命。當自己的想法被理解和認可,段凱悅變得更加堅定:中歐就是她尋找答案,繼續逐夢的理想之地。天蝎座的她與同為天蝎座的中歐在2019年相遇,有著這樣一個必然性。
2019年11月15日(周五),生日當天和同學們的合影,那一天也是中歐25周年校慶日
懷揣著“能夠將積極的影響力帶給身邊人”的初心,段凱悅希望自己能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到什么是社會影響力(Social Impact),這亦是她在中歐MBA之旅當中為自己設定的額外目標。
她與另外兩位同樣對社會影響力充滿熱情的小伙伴共同成功競選中歐MBA社會影響力與責任俱樂部領導團隊。在連接(Connect)、培養(Nurture)和關懷(Care)三大價值觀的指引下,段凱悅帶頭組織了各種備受同學們認可的活動,幫助中歐MBA學生與校內外更大的社群相連,培養同學們以社會使命為驅動力來管理企業、進行投資和創立公司。畢業前夕,段凱悅與下一屆俱樂部成員共同發起并成功創辦了中歐MBA第一屆社會影響力周,也為自己在中歐的額外目標劃上了完美的句號。她非常感激中歐提供的這個平臺,在這些經歷中所收獲的自我成長和滿足感是她一直所感恩的。
與社會影響力與責任俱樂部的兩位戰友們Cindy,Nakul
邀請MBA校友Min Ko所在的China Bcorp舉辦Building Better Business的工作坊
組織同學走進智行基金會創建的社會企業“Village 127”制作感恩節姜餅,與創始人杜聰對話
天道酬勤,從社會公益跨界醫療健康
擁有商業和公益跨界經歷的段凱悅,非常堅定自己在未來一定要做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事情,但是在讀期間,她對于MBA畢業后具體選擇哪個行業,從事什么職能,加入什么樣的公司卻很迷茫。
在MBA的第一學期,段凱悅認識了自己職業發展的引路人,來自中歐職業發展中心的Amber老師。針對她目前的主要困惑點,顧問老師給出一個明確的建議:積極有效地探索未來的職業發展,包括職能和行業,并歸納總結了以下的Action Points:
* 申請有教育或者非營利組織行業經驗的 “良師益友” 項目導師
* 每周與來自不同行業的1-2個同學、校友或者教授進行10-15分鐘簡單的交流
* 嘗試MBA領導力發展項目(LDP)的暑期實習,選擇人力資源或者市場銷售職能方向
* 在每一個學期結束前完成一件令自己驕傲的事情并與他人分享,提升自信
Carol和她的人生導師Joan
Carol在中歐MBA北京校友聚會上結識導師Yolanda
在明確方向之后,她開始努力將計劃付諸于行動。從第二個學期開始,學院幾乎每個晚上都會安排不同行業的各類公司進行校園宣講,而段凱悅每周都會選擇1-2家來自不同行業的公司參加,并在宣講結束后與現場一位感興趣的嘉賓做5分鐘左右溝通。“這一過程,我追求的不是參與公司和交談嘉賓的數量,而是過程中通過個體公司探索整體行業情況,通過一對一地互動不斷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2019年10月24日,是段凱悅職業轉折新緣分的開始。剛剛結束晚課的她,被宣傳展架上禮來公司的紅色Logo所吸引,她走進了宣講教室。當晚,她看到了許多非醫藥非市場銷售背景的過來人,通過禮來的MBA領導力發展項目成長為公司管理層,這讓她意識到“醫療健康行業的LDP也可以成為我未來的選擇之一”。
宣講會結束后,段凱悅主動與自己有著相同四大背景的禮來中國區總經理進行了交流,跟他探討了未來5-10年想做什么和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樣的對話,無關專業和技能,讓我更加輕松勇敢地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令段凱悅意想不到的是,宣講會結束的兩周之后,她收到了直通禮來LDP暑期實習終面的邀請!
受疫情影響,禮來的終面推遲了五個月,段凱悅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從幾個方面進行了充分的面試準備:
1.積累醫療健康的行業知識:
為彌補自己在醫療健康行業的知識短板,段凱悅在中歐選擇了相關的選修課程,從宏觀角度了解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整體情況。課程中以病人為中心的案例研究,對她面試中相關問題的回答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2.鍛煉案例分析的面試技能:
在禮來的終面之前,段凱悅有幸收到了一家知名咨詢公司的實習面試。準備過程中,她與幾位案例面試的“大牛”同學遠程練習,從分析框架的建立到具體問題分析直至最后推導出結論,不斷提升邏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次的認真對待都在為更好地爆發積蓄力量。
3.培養不懼挑戰的積極心態:
在咨詢公司的實習面試失利之后,段凱悅并沒有喪氣,而是冷靜地反思自己的面試表現,積極調整心態,準備將總結的經驗用到禮來的面試中。
上帝總會偏愛努力且有準備的人。段凱悅最終成功拿到了禮來LDP暑期實習的offer,并通過自己優秀的實習表現轉正,在今年三月份畢業后正式加入禮來。取得這樣的職業轉變,不僅因為有中歐提供的知識、指導和平臺的支持,更關鍵的還是來自段凱悅本身對職業發展目標的明確以及為此在MBA就讀期間堅持不懈的努力。天道酬勤,自有其中的道理!
在禮來實習時與小伙伴的合影
新的出發,繼續敢想敢做
禮來一直致力于不斷地創新研發從而幫助患者更好地生活,這一追求是段凱悅非常認同的。她希望通過加入禮來,用商業的方式創造積極的、可持續的社會影響力。作為行業新人的她,也希望為禮來注入新鮮的視角和想法。“在中歐的經歷,讓我不僅敢于提出不一樣的想法,更讓我有魄力和決心將想法變為現實。”
今年三月到九月這段時間里,段凱悅擔任一名普通的區域銷售代表。在完成銷售指標的同時,她更多地在思考如何能夠解決一線銷售中發現的問題。在公司的創新平臺“金點子”征集中,段凱悅提交了通過整合公司不同平臺數據更好地幫助地區經理管理銷售代表行為數據的建議,并和公司IT部門的同事一起推進,將這個建議納入了新一年IT的商業計劃。
Carol和她的銷售小伙伴們
組織2021年禮來中國跨生化產品事業部免疫珠海年中會議
九月,段凱悅開始了新一任的輪崗。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她負責組織了兩個公司內部活動。在活動環節的設計中,她不拘泥于傳統的方式,將不同的創新想法融入其中,并贏得了團隊小伙伴的稱贊和認可。而在講到她的創新意識源自哪里時,段凱悅表示她非常感謝在中歐完成的創新相關課程,“它們無關具體的學科知識和技能,但卻在打開我的思路和鼓勵我大膽實踐的想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歐ICSP實踐項目:百事公司創新生態圈的建立
中歐領導力與表演課程
站在新的出發點上,段凱悅總結了自己的幾個反思,希望能夠與中歐的學弟學妹們共勉:
1. 學會用感性做判斷:商業講求理性和邏輯,但在做重要的決定時,注重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往往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2. 學會感恩身邊的人與事:任何人給予我們的幫助都不是理所應當的,要對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珍貴的朋友、老師、同事常懷感恩之心。在MBA的旅程中,太多人會相伴我們走上一程,無論時間長短,路途遠近,都應好好珍惜。
3. 學會從小事做起創造大影響力:無論身處哪個領域,從事何種工作,在做事情時能夠多為他人著想,多承擔一些“份外”事,就能帶來積極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匯聚在一起就是社會影響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