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開獎啦”系列分享的現場!今天是公益專場的第一場,我們請到的分享嘉賓是陳瀟斐:她投身公益事業11年,從初入時的志愿者成長為今日的公益機構負責人,如今又將在兼顧事業家庭的前提下重返校園,成為復旦MBA的一員。
復旦MBA項目,
#開獎啦 今天的分享嘉賓是陳瀟斐:她投身公益事業11年,從初入時的志愿者成長為今日的公益機構負責人,如今又將在兼顧事業家庭的前提下重返校園,拿下復旦MBA公益獎學金,成為復旦MBA的一員。
投身公益,追求更高的精神滿足
我的本科和碩士都就讀于體育學院,學的是運動人體科學。如果從專業對口性來看,我本該從事體育科研相關的工作,但我一畢業就進入了公益行業,在上海百特教育咨詢中心從實習做志愿者,后來正式入職,逐步成長為副總干事。去年6月底,我開始全面接手管理機構。在公益這條賽道上,我堅持了11年,也陪伴2009年成立的百特一直成長至今。
回顧開始做公益的初心,最關鍵的點是公益事業同時契合了我對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追求。我一直并沒有太高的物質追求,反而更重視和親朋好友相處中獲取的精神滿足。因此,這份事業給我帶來的精神價值非常重要。
事實上,我選擇的是公益領域內一個可能比較小眾的方向:幫助兒童和青少年構建財經素養。在很多人眼里,財經素養或許不像救病救災一樣是“剛需”;但在我看來,這方面的素養包括財富觀的建立、財務知識的學習以及財務風險防范能力的提升,可以幫助兒童和青少年建立規則和成本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我相信,當孩子們從小就擁有了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他們可以更有底氣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去創造獨立而美好的人生。
正因為如此,我們通過和教育部門、NGO、基金會等的合作,為偏遠山區的留守兒童、城市的流動兒童、以及城市職業學校中的青少年帶去更有針對性的財經素養教育,十二年來累積覆蓋30個省市255個區縣,服務超過1200多所學校,惠及658萬人次。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防范風險、設定正確的財務目標,這是這份公益事業的總體目標,也是我心中的事業價值所在。
選擇復旦,成為追夢路上的幸運兒
事實上,選擇報考復旦MBA,也與我在工作中面臨的瓶頸有關。由于一路從業務條線成長起來,我在去年接手機構后發現自己缺少管理經驗和管理知識,不太清楚如何處理和平衡機構面臨的問題。對于百特松散的、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我也想予以改革,讓機構有突破性的成長,提升機構的服務效能。因此,我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學習管理的經驗,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復旦MBA恰好契合了我的這份渴望和需求。
最終我不僅成功申請到項目,更獲得了復旦MBA的公益獎學金,這要特別感謝我們的創始人王勝老師。他之前也就讀于復旦MBA的滬港班,因此大力向我推薦了復旦MBA項目,并鼓勵我申請公益獎學金。
出差途中飛機上看書
考完的校園
考前圣誕夜的酒店刷題
現在回想起來,我報考復旦MBA并最終拿到獎學金的過程也挺不容易的。我家在南京,考試在上海,我常常還要到全國各地出差,家里還有兩個學齡前的孩子,可以想象我有多么抓狂。
但好在我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我也下定決心要一路過關斬將實現求學的目標。實際上,原本獎學金的初期設定是兩個名額,但在面試后考官們考慮到大家的整體水平和能力都很強,就又多爭取到了一個名額,我也得以獲得了這份幸運。這筆獎金差不多實現了學費的全額覆蓋,于我而言不僅是極大的經濟支持,也是一份重要的精神鼓勵。
不負鞭策,推動社會的正向循環
在成為復旦MBA的一員后,我變得更為自律了。明確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后,我努力實現各方面的平衡、全力以赴地追尋自己的目標。在公益機構方面,我努力地進行管理體制的搭建,提升管理層的核心能力,從而讓自己的精力投入更加聚焦;在家庭方面,我也盡量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陪伴家庭。考慮到即將面臨的各種挑戰,我還盡量每天擠出30分鐘健身,尋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作為公益機構的CEO,我的成長很可能會推動機構的成長,實現我的公益初心也是在幫助促進社會價值的實現。正因為如此,選擇來到復旦MBA求學并獲得公益獎學金實際上是對我的鞭策,敦促我以持續的努力去促進社會的良性循環,于我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相信自己不會辜負這份鞭策,為中國的公益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十年不改公益初心,陳瀟斐將在復旦MBA再度實現自我賦能,推進她的公益機構成長壯大。而復旦MBA公益獎學金的設立目標,正在于推進公益從業者和社會的良性循環,幫助他們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
如果你也和陳瀟斐一樣懷著不變的公益初心、渴望在公益征途上一往無前,歡迎報考復旦MBA并申請我們的公益獎學金,讓我們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