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清華大學2021級清華全球MBA新生傅函波,非常榮幸有機會能在清華之旅開始之際與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回想十年前,我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未來的路怎么走,自己也是一頭霧水。高二寒假,有一天晚飯后,在回家的路上爸媽突然問我:“想不想去美國讀書?”我回頭問:“啥時候?”他們說:“今年夏天,還有半年左右。我們有個多年的朋友,會負責你的住行,但其他的都要靠你自己了。”我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一分鐘后,我決定:“去!”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一直以來我都躲在爸媽的羽翼下,想試試自己有沒有獨立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希望看得更多,走得更遠。
緊湊的準備工作之后,五月份我被美國加州的一所高中錄取,匆匆出發。不同于大多數一起留學的同窗,我的留學之路開始得相當草率,僅僅是因為一個意外的契機,沒有詳細規劃,也沒有考慮過以后會碰到什么樣的難關。
十年間,我在北加州圣何塞完成了高中學業,在麻省的波士頓學院攻讀金融和會計本科。畢業后我就職于德意志銀行紐約投資銀行部,有幸成為該屆全校唯一一名進入華爾街工作的國際生,為財產險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并購咨詢工作。后又調到香港辦公室,繼續從事投行工作,幫助國內金融科技公司完成美港股IPO。
月是故鄉明,為中國市場貢獻力量
工作兩年后,我回到北京,加入光大控股新經濟團隊,從事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私募股權投資工作。兜兜轉轉回到旅途的起點,我已不是十年前的我了。這段經歷讓我結識了來自各種文化、種族、國籍的同學和同事,接觸到了各種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文化觀。工作中接觸到的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讓我在這龐大的“地球村”更加明確了自己是誰,該做什么,要往哪兒去。
參加清華經管學院職業發展中心線下活動
離開家以后,我對國內的情況反倒更加關注了——聽別人談到中國會更仔細聽,看到與國內有關的新聞總會多加留意,中餐館去得越來越多,春晚看得越來越勤……還記得2015年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式,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在Youtube上看直播,當時的自豪感,現在還記憶猶新。過去這十年,中國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幾乎每年回北京都要重新適應這個社會的運作方式:支付都是掃碼,單車可以共享,外賣和食品雜貨可以在半個小時內送到……數不清的科技進步重塑著生活方式,在一次次重新認識這個城市的過程中,我不禁感嘆于中國速度,自豪感一步步轉化為更強的歸屬感,逐漸明確了想要回國長期發展的打算。并不是出于多么宏大的志向,僅僅是想參與到中國的成長故事中來,長期深耕市場并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與全球MBA同學一起參加強生北京辦公室宣講會
今秋,很榮幸收到清華全球MBA的錄取通知書,得以重新踏入校園。未來兩年,我希望能通過系統的管理知識培訓和實踐,彌補自己管理經驗方面的不足。另外,我也希望借助清華大學的平臺重新與國內市場接軌,拓寬眼界,并結識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同學,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作為全球MBA項目的學生,我必將珍惜這最后一次全職學習的機會,不辜負學校的資源和培養,實現個人素質和職業生涯的進一步跨越,回饋社會,回饋學校。
學期開始之初,祝重返校園的我們過得精彩,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