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朗氣清。10月17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財務MBA項目各年級校友攜帶家人再次回到母校,走進清華藝術博物館,與歷史為伴,欣賞“棟梁-梁思成誕辰120周年”以及“華夏之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兩大展覽,度過愉快的下午時光。
正逢周末,藝博館內的人潮絡繹不絕。在展廳里,陳茹老師帶領著FMBA校友們,透過一個個歷史事件與圖文實物的線索,跨越萬年時光,細細品味前人的時代,窺探和審視華夏文明歷史。
在棟梁展廳,人們彎著腰,像讀墓碑上的銘文一樣虔誠地欣賞著梁思成先生的杰作。回顧先生的生平與貢獻,從青年求學、到構建起中國建筑史研究體系;從田野調查,到推動城市規劃與文化遺產保護。先生用畢生的精力書寫出“中國自己的建筑史”,向我們展示了瑰意琦行的巨匠大師風采。
瑰意琦行為棟梁。梁思成的年代,正逢山河破碎、國家蒙難之時。雖顛沛流離,但先生依然對理想苦心追求。在李莊民舍的一張照片中,陳茹老師講述了先生用花瓶托著下巴,來減輕脊椎疼痛埋頭繪圖的故事。在那戰爭威脅和物質匱乏的年代,忍受病痛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杰作。當FMBA校友們凝望著泛黃的圖紙,殘破的辦公桌,感嘆于前人高山仰止之時,亦反思如今我們生逢盛世,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更應砥礪前行,以先生為榜樣,胸懷棟梁之志,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作出一番貢獻。
所謂大學之大在于匯聚大學者、研究大學問、培養“大寫的人”。清華這所百年校園風雨兼程,承擔著巨大的歷史責任與使命。多年來不斷匯聚良師、培育大師,為社會貢獻出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梁先生的故事,不僅僅敘述了一代大師的非凡歷程,更代表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的精神與風骨,值得所有人學習。
離開了棟梁展廳,FMBA校友們跟隨陳茹老師前往了華夏之華展廳。在這里,陳列了從舊石器時代至清代,在山西境內出土的古代器物。整個展覽包含六大環節:文德幽明、瑞節信玉、道生器成、萬流歸一、漢唐奇跡、畫妙通神,向FMBA校友呈現出山西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
孔傳:“華,謂文德?!闭宫F的是中國民族千年的禮樂教化與歷史底蘊。走進華夏之華,FMBA校友們感受到晉地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了解到中原文化獨特的基因與傳承之余,更喚醒并激勵起中華民族深層次的精神追求與文化認同。
在陳茹老師繪聲繪色的演講中,FMBA校友們品味與欣賞到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歷史故事與文化價值,收獲良多。有FMBA校友坦言:“陳老師非常博學,是我聽到的最專業、最認真、最一絲不茍的講解!”
不知不覺在藝術博物館度過了4小時的時光。伴隨著閉館的廣播響起,活動接近尾聲,不少FMBA校友意猶未盡,相信這次的博物館之行為大家帶來了一段難忘且充實的體驗。
校友感言
金碩
清華-港中大FMBA2009級
這次FMBA校友活動主題非常吸引我。中國古建是華夏文明之光,但被多年戰亂和政權更迭隱沒在歷史長河之中。有賴梁思成、林徽因兩位大師采用西方建筑學的理論進行重新發掘,世人才能系統的了解中華文明的燦爛。之前就聽朋友推薦過這個展覽,非常難得的是本次活動參展的同時還有機會聆聽到專業老師的講解,令我非常向往。周末我是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的,孩子在這方面接觸的比較少。展覽的內容對孩子來說稍顯專業,但是在老師的講解下,孩子還是能有興趣地觀展。本次活動非常有收獲,既是個人很好的文化醒腦之旅,也是特別難得的親子時光。
俞新文
清華-港中大FMBA2017級
由衷感謝FMBA項目辦在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之際,縝密有序地安排此次校友觀展活動,并為活動配備了金牌講解員,整個講解過程生動深刻,講解員聲情并茂地將兩場展覽的精華進行了完美的表達和展示,至今意猶未盡。
今年正值梁思成先生百廿誕辰,借此參展契機,讓我有幸近距離感悟到梁思成先生的家國情懷,通過一張張手稿、一幅幅老照片、一篇篇圖紙,藉此一窺梁思成先生的學習、工作經歷,他為中國的建筑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影響深遠,我輩更當繼承和發揚梁先生的學識、思想和精神,做個有高度、深度、跨度的有志華人。
細品“華夏之華特展”,這應該是繼2019年《周秦漢唐》之后,清華藝術博物館又一個展現地方文明發展的展覽?!叭A夏文明看山西”,山西蘊藏了千年以來華夏民族的精華,一件件出土文物仿佛帶領我們與古人對話,呈現出了輝煌的山西古代文明,令人嘆為觀止,這些文明瑰寶讓我真切感受到應時刻牢記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堅定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部中國建筑史,半部中國文化史。再次感謝FMBA項目辦老師們們辛勤的付出,期待下一次的大團聚!
詹展
清華-港中大FMBA2018級
非常高興能在金秋十月和各級校友相聚清華,參加“華夏之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觀展活動。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了燦爛、多樣且對華夏文明影響深遠的文化。講解老師以專業、詳實又生動的講述,讓一件件展品鮮活起來,從公元前五千年的西陰文化、陶寺文化,到商、周、漢、唐、明,為我們展現了華夏文明在山西大地的歷史發展脈絡,也讓我們更加感受到華夏文明的燦爛輝煌。感謝FMBA項目辦的精心組織和細致安排,為我們帶來了這次精彩的歷史和文化之旅。
鄭爽
清華-港中大FMBA2021級
“我唯一可奉獻給祖國的,只有我的知識,所以我毫無保留地把我的全部知識獻給中國未來的主人?!薄吨袊ㄖ贰纷髡?,梁思成。
有幸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參觀了“棟梁-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獻展”,沉浸式地了解了這位大師的一生,感觸頗深。從梁先生的一生縮影來看,他一直致力于建筑學上的實踐,在當時戰爭動蕩、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舉家深入偏遠艱苦的地區做實地調研。展品包含了大量手稿、草圖、書信、模型等,從”棟梁“的高度、強度、跨度詮釋了梁思成先生的智慧、勤奮、堅韌,展現國之棟梁的偉大才華與成就。展廳里所有展臺的高度,是還原了梁思成為林徽因與弟弟梁思永設計的墓碑的高度,展臺兩側各有一幅梁思成的照片,所有人俯身詳看展品時,也是表達對這位“棟梁”的敬意。
用策展人蘇丹先生在采訪中的一句話結束吧:“我們看到這些發黃的稿紙、被水泡過的圖紙、黑白的圖片、殘破的模型、我想這些東西都是物的痕跡,它們穿越了歷史,在今天與我們相遇?!?/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