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那一年參加高考,原本極有希望上重點的我,卻以10分之差未能如愿。雖然大學四年的生活也算是多姿多彩,但未入名校一直是我心頭的疙瘩,心想著有朝一日還要回爐再造一回。
畢業后我來到廣東,在一個城市,一個行業呆了十幾年,一路走來幾乎沒有錯過身邊培訓與學習的機會,也讀過類似MBA的總裁班,不斷的積累讓我在職場上也走得相對輕松和順利。
2020年,原華工管理學院院長藍教授來公司給我們上《企業戰略管理》的課程,聽完他的課程感覺受益匪淺,于是萌生了馬上報考華工的念頭,也讓我讀研的路提前了兩三年。
2020年10月初,距離報考結束還十幾天,我在網上報了名。因為聽很多人說都要報輔導班,我當時也就是想著先試試水,看看難度有多大,如果一次考不上第二年就有針對性的復習。2個半月的準備時間,想著多做幾套試卷,實際到了臨考也就真正做完一套2020年的真題,準確率大概40%。幸運的是在臨考前一周的某個晚上,一個同樣在考研路上的外企朋友,給我分享了很多考試的技巧和經驗,這些技巧在考試的時候的確幫我很大的忙。
12月26日考試那天,帶著輕松的心態我走進了考場,一進教室發現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缺考,頓時覺得自己的勝算大了一成。上午綜合考試我按照朋友分享的考試邏輯,用心地先把作文寫好,然后是邏輯、數學,反正能拿的分盡量拿下,不會的也沒有辦法。下午英語是我的優勢科目,做完之后,檢查了一遍最后竟然還提前半小時交卷。
考試后第二天網上已出答案,估了一下分大概160,按照往年的錄取線起碼170。雖然知道可能上不了,但自己也覺得問心無愧,畢竟沒有做什么準備。華工的老師也說,裸考能夠達到這個分數已經很不錯。
2021年3月份,成績公布出來,竟然比我的估分高了十幾分,按照往年是有大概率被錄取。果不其然,我超出了統招線和華工的錄取線,并且非常順利地通過了學院的面試,于7月初拿到了華工的錄取通知書。那一刻,心里確實是無比的欣喜!
初入華工,聽了幾堂老師的講課,也初識了同班的小伙伴們。確實感覺華工的老師和同學都是非常的優秀,比較起來覺得自己實在太平凡,也更加堅定我當初的選擇,也讓我對未來2年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期待!
事后回想起來自己的考研之路,能夠如此順利的圓夢華工,除了日常的積累,還有一絲的運氣,也或者說是我自己堅定的信念和看淡得失的心態。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余生,讓我們做一個有趣的靈魂,做一個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前行的人。
選擇讀書,這是我的愛好,更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呢2021級EMBA謝水生
此時此刻,8月13日6:15pm,駕輕就熟的通過安檢,上扶手電梯右轉進入貴陽機場南航休息室,等候飛回廣州的航班。新冠疫情的反復,并未停下大家匆匆的腳步,難得的休息片刻,落筆記下思緒已久的心聲。
在路上,時刻在路上,這很大程度就代表我目前的生活狀態和期望的生活方式,不難解釋我為何選擇重回校園的初衷。
回味過往、酸甜苦辣、人生百味、難以言表。出生在湘南一個小鄉村的我,卻生性好動,自小向往去外面的世界玩一玩。經歷高考的兩次歷劫,求學的苦讓那個懵懂的少年似乎一夜長大,真真切切的明白唯有自我不斷努力才能有所收獲的道理,每一步都是新的奮斗的開始。自此打開了那個在路上的頻道,去闖蕩外面的世界,不再是玩一玩的心態。
晃來廣州求學廣州已14年,成家立業,生活逐漸相對穩定。近兩年的工作,與各校校友的群體溝通密切,同學間的真切情意、共同愛好、相互成就,這樣感覺再次激發心底的求學欲望。十年的工作歷練,從半個體育人到一個營銷人的轉變,越發迫切需要更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從產品-服務的前端設計,到市場的營銷,到品牌的打造,再大到公司的治理,與我而言,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系統的培訓,那么EMBA無疑是我最佳的選擇。幸好我是那個幸運的人,連考3次后終于拿到進入華園的通行證,當年高考中大和華工的夢想幸能彌補,延遲了14年的滿足感不亞于期間的任何一刻。
山高人為峰,一直將此作為人生格言。本次考研復試的自我介紹,我新增了“攜手攀登”四字,在漫漫人生路上,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間的相互扶持、披荊斬刺,才能忘卻旅途的艱辛,并抵達目的地。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未來的路,希望和華園的老師們、同學們一起用更豐富的知識和更堅強的行動走向更遠的遠方,開啟新的篇章。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呢2021級EMBA唐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