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職場,她如何在“四大”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前途大好,她為何又想要跳出“舒適圈”?
出國留學or國內深造,她為何最終鐘情于復旦泛海國金FMBA項目?
今天,讓我們走進復旦泛海國金FMBA FT+ 2021級擬錄取學生陳玨,了解她在“四大”工作的心得體會,面對未知的挑戰的強大信念,以及選擇復旦泛海國金的初心夢想吧!
陳 玨
四川大學會計學本科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審計員
FMBA FT+ 2021級擬錄取學生
1、專注當下,以強大信念成就強大自我
以優異成績從四川大學會計學專業畢業后,陳玨進入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下文簡稱:安永),參與多期上市實體(A+H股票上市)年報、內控、IPO、盡職調查等項目。她憑借卓越的工作能力,在入職第三年便獲得了獨自帶領團隊的機會。
“其實我接手的第一個項目難度挺大的,之前一般都是工作年限更長的前輩們在做。”彼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陳玨和團隊無法抵達客戶現場展開詳細溝通,她便主動擔起了“橋梁”的重擔。“每天我都會和成員們確認當天的進度,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點,再集中起來及時反饋給客戶。”時間緊任務重,但陳玨仍然不負眾望順利帶領團隊在一個月內高質量完成了現場審計和報告初稿的草擬工作。
在快節奏、內容繁復的事務所,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幾乎每一天都在上演,而這份高強度的工作也練就了陳玨極強的耐壓力。在安永工作的三年,陳玨完成了從學生身份到專業人士的蛻變,無論是多線程處理多個項目工作,還是建立與客戶、團隊之間的信任關系,她都愈加游刃有余。
在陳玨看來,一心埋頭做事,便是完成工作、克服挑戰最重要的核心。“要在高壓下保持情緒的穩定性,沒有時間去想別的。”
2、、逃離舒適圈,跨界入投行
2020年初,陳玨從安永離職,選擇向投行券商轉型。“相較于可預見的平穩發展,我更愿意去擁抱更多的不確定性。”在向心儀企業投遞簡歷的過程中,陳玨逐漸意識到自己在金融類專業知識上的不足,于是她想到了學習深造。“我一度糾結,是出國留學還是在國內讀MBA。考慮到我最終希望在國內發展,在國內求學和實習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陳玨是偶然間在網站上了解到復旦泛海國金FMBA項目。在聽完線下宣講會后,她便堅定了自己的決定。“這個項目非常很符合我的需求。首先它的金融課程設置得十分專業,也很有系統性。其次,項目開設了很多實踐課程,如果能夠通過學校這一平臺接觸到真實的金融項目,不失為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了解行業具體情況的方式。”
在陳玨看來,兩年的全日制FMBA能讓她有充分的時間參與到不同的投行券商中,進行實踐與經驗積累,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發掘自我的更多可能。“與此同時,回歸校園,和曾經在職場中有著豐富閱歷的人一起學習、分享,也會讓我對于未來的職業規劃更加明晰。”
逃離“舒適圈”的陳玨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她花了近半年的時間備考CPA、參與管理類聯考,還去到深圳民生證券做了半年的投行實習。“既然選擇去到上海讀兩年書,那就要充分把握好這次機會,我也希望之后可以在上海獲得更大的發展。”
3、與其焦慮徘徊,不如大膽向前
從安逸的生活、穩定的工作狀態中脫離,變成獨自在異鄉的闖蕩者,是家人給予了陳玨最大的支持。“他們也希望我趁著年輕的時候可以多去看一下不同的世界,拓寬眼界。相信經歷一番之后,我會變得更加成熟,也會做出更為理性的選擇。”
對于兩年后是否能真正進入理想的行業、加入到自己認可的團隊,陳玨坦言“并不確定”。她也會有對未來職業不確定性的擔憂、對于年齡的焦慮,但行動派的她并沒有給自己太多遲疑的時間。
“我現在堅定地知道自己是想要往投行這個方向發展,那我就會以這個目標去倒推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例如:我首先需要考證,以達到投行的準入門檻。接下來,在讀書期間,我也會爭取去到一個比較好的團隊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表現優秀,通過實習轉正這個方式加入到這個團隊中去。”
從成都到上海,從“四大”到復旦泛海國金,陳玨正一步一步,更加堅定、不再踟躕,向著自己的目標靠近。既然焦慮的客觀現實無法改變,不如專注于當下,把能力所及的事情做到極致,輕裝上陣。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