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從本科到MBA,她的選擇標準一直是“最好的學校,最好的項目”,簡單直接充滿“學霸”范;在職業發展的上升期,她放棄大家眼中的鐵飯碗,選擇加盟創業公司,開啟一段新篇章。
她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沈昕怡。
沈昕怡
目前任職于東證期貨
曾任諾致科技CEO助理
復旦泛海國金FMBA PT+項目2020級學生
一個“別人家孩子”的自豪
有人從小是“別人家的孩子”,沈昕怡就是其中一個:以高分進入復旦大學最熱門的金融專業,以“優秀畢業生”從大學畢業。而她自己對學生時代最引以為傲的卻是自己的志愿者身份。
從大一到大三,沈昕怡一直在“熱愛家園小蝴蝶讀書會”做教育志愿者,這是一個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課外輔導的社會團體項目。“剛加入時,我只能做一個維持課堂秩序的志愿者,隨著經驗的增加,我成為課程主講,后來成為整個讀書會項目的負責人。”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年都有新的大學生志愿者加入,也有熟悉的面孔退出,但沈昕怡在這里堅持了3年,工作后還一直積極參與面向學生群體的職業發展線上分享活動。
“我喜歡孩子們的笑容,看到他們認真記筆記或者在反饋中告訴我他們的收獲,我都會特別快樂。喜歡看到自己的付出對別人有幫助,在分享的過程中,我也感受自己的價值。”
“在后來的工作中,我也會非常在意團隊的氛圍:團隊成員都有所收獲,樂于分享知識,也是我工作的樂趣所在。”
邁入“以一當十”的創業公司
大學畢業后,沈昕怡進入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工作。憑著扎實基本功和靠譜高效的工作風格,沈昕怡很快成為工作中獨挑大梁的骨干。但她一直向往更大的個人發展空間。
2018年,沈昕怡加盟一家創業公司開拓數據金融業務。在這里,沈昕怡在銀行積累的線上小微貸產品經驗和她靠譜高效的工作能力得到完美的展現,3個月內就上線了第一款產品。
“看著一個產品從0到1,就像見證一個生命誕生一樣。在創業公司做項目,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負責的面更廣,所有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從商務洽談、產品設計、開發對接、測試上線……都由我主導、整合、協調。當在后臺管理端看到第一筆貸款發放記錄時,我心里的激動無法言表。”
在創業公司,不僅給作為“產品經理”的沈昕怡一個足夠大的舞臺,也讓作為“管理者”的她經歷了很多0到1的突破:她作為CEO助理,協助CEO一起創辦上海分公司,從工商注冊、商業計劃、客戶拓展、財務規劃、人力管理等,帶領整個團隊邁過“以一當十”的初創期。這讓沈昕怡感受到作為領導者的責任,也讓她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者。
以學霸式標準,選定復旦泛海國金FMBA PT+
沈昕怡說她在剛進入創業公司時,工作中有很多不期而遇的困惑,當時她就希望尋找適合的MBA項目,升級自己的知識體系和領導力。
“最好的學校,最好的項目”,依然是學霸式的選擇標準。
“對比了部分MBA項目后,我選擇了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FMBA PT+項目。目前已入學一年,我對這個項目最大的感受就是‘精益求精,不斷打磨’。學院在項目管理、課程內容、軟件硬件等方面,一直都在不斷優化。這讓我對自己畢業時的狀態充滿信心。“
這種信心來自多個維度:
首先,是來自教授們傳授的專業知識。我們的教授們都是來自學術和金融領域的大牛。他們的課程總是理論和實踐緊密融合。即使是非常學術、前沿的內容,也能講得生動、通俗、易懂。比如,在我關注的領域,張純信教授的《金融科技》課程內容緊貼前沿、講授深入淺出,不論是不是這個領域的同學都能有收獲。對我的工作而言,很多內容都有指導作用。
其次,是課堂以外教授們在人生規劃方面的分享和啟發。比如,朱蕾教授的個人歷程分享,對我來說是開拓了我對人生可能的思考。同為女性,朱蕾教授從波士頓咨詢公司經理、到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商學院會計學博士、再到復旦泛海國金終身教職的副教授,這一路的個人奮斗、職業選擇和自我修煉,都給我很多啟發。
最后,是領導力的發展空間。培養自己的領導力是我來FMBA的目標之一。而在這里我如愿參與、組織了很多的活動,比如Fintech俱樂部的活動、亞沙賽等。其中,我作為亞沙賽籌備小組成員之一,參與了隊員管理、物資管理、報名信息管理等多個環節。作為組織者,我能夠在一個柔和的場景中鍛煉管理能力;作為參與者,我也按自己要求的那樣——做得更好,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最終成功完成70km沙漠徒步挑戰。
現在,沈昕怡已經帶上自己的新收獲邁入新的職業階段、兌現自己在入學時的期許。想和她一樣成為復旦泛海國金FMBA PT+的一員嗎?想近距離感受復旦泛海國金FMBA PT+嗎?復旦泛海國金FMBA PT+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