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火火,曾經執念尚在路上;
尋尋覓覓,原來此處幾分深情。
——同濟MBA校友、同濟沙友會會長、上海囂囂體育文化活動有限公司創始人徐慧聰
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一個人,每次聚會,我們只需要踏實地跟著他走就可高枕無憂,他知道我們所有要去往的路線,所有要到達的終點。
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一個人,遇到問題,總會有自己鮮明立場,在遭遇分歧時,繼續堅持自己的道路,并毫不畏懼承擔選擇的后果。
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一個人,榮譽面前,不竭自己的心力,把自己的汗水傾注于每一位成員,只為了我們共同的勝利。
徐慧聰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有著團隊對他的信任,同濟“沙4”之后,被冠以“聰媽”稱號;他有著承擔責任的果敢,創業路上堅守信念,不畏前路漫漫;他有著沖向榮譽的剛毅,同濟亞沙賽九年蓄力,他擔任沙友會會長,誓要帶領同濟MBA沖向更優成績。
創業路上,堅韌
徐慧聰現在經營著自己的一家健身房,地處自己居住的小區旁,家庭和事業之間,幾步路之隔,此等“雙贏”,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這卻是徐慧聰幾經磨礪的結果。2019年,有好友開始邀請他合伙經營公司,他動了心。
從職場步入初創企業做合伙人,徐慧聰謀劃起其中的利弊來。幾番思考之后,徐慧聰決定“下海”,他的理由是:離家近,家庭得以兼顧;領域對,是自己感興趣的體育行業。
于是徐慧聰便從職場“打工人”角色中抽離出來,開始與朋友一起經營一家健身房。由于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徐慧聰做的有聲有色。
但創業的路的確不好趟。除了財務之外,徐慧聰基本承擔了所有的角色,既負責戰略,也要關心具體執行情況,龐雜的事物已然占據了徐慧聰的大部分精力,然而最大的考驗,是他們根本無法預測的那只“黑天鵝”。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幾乎所有的線下服務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沖擊。徐慧聰合伙的健身房自然也在其中。徐慧聰回憶,線下門店關停,偌大的健身房中,只有他們兩個合伙人,一邊鍛煉,一邊聊著接下來的路。
徐慧聰坦言,遭遇巨大沖擊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堅韌的意志,首先要有“熬”的準備和耐力。他和合伙人并沒有氣餒,他們一面聊著以后的趨勢和策略,一面制作一些健身視頻,傳到網上,鼓勵大家在家中做一些鍛煉。
原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先生曾針對抗日流亡的無奈說過一句話:“我們要相信,終有一天會天明風定”。所以西南聯大得以在艱苦的歲月中積蓄了日后中國建設的文化力量。
創業,也要以堅韌的毅力堅持,徐慧聰他們在困難中的工作,也是在為天明風定后的重新開張積蓄力量。
疫情緩解后,徐慧聰開始謀劃自己新的經營理念。他選擇與合伙人暫時告別,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驗證自己的想法。
管理解惑,在同濟MBA
徐慧聰對自己的理念與想法,其實一直有著一種“執念”。
早在創業前,徐慧聰曾在一家制造業企業擔任總經理助理兼廠長的職務,有著十余年制造業管理經驗。在此期間,他直接參與公司管理方案制定和戰略策劃,在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統方法和思想。
但時間久了,徐慧聰發現,自己的這些想法在與公司領導層碰撞的時候,往往不免有分歧。他的執念讓他不愿意放棄自己的看法,卻又無法理解公司決策層最終決定的底層邏輯。又或者,到底我是對的還是錯的?
帶著這些疑惑,徐慧聰決定報考同濟MBA,尋找管理的本質。這一次,他的收獲卻遠遠超出了預期。
在同濟MBA,徐慧聰當然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管理新知,他了解了管理決策背后的底層邏輯。帶著這些新的理論,徐慧聰形成了自己更加包容,更加宏觀的管理方法。如今,徐慧聰懷揣著實踐和理論的雙重法寶,準備將其應用在自己的公司中,一展宏圖。
在同濟MBA更加重要的收獲是,徐慧聰得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大多數人總會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知心的朋友越來越少。徐慧聰恰恰跳出了這個魔咒,近幾年,他的朋友反而越來越多,甚至找到了很多氣場相合的摯友??梢砸黄鹬\劃事業,可以一起感受生活。
徐慧聰說,“我深感幸運。如果沒有同濟MBA,我不會有這些遠超預期的收獲?!?/span>
“沙4”一戰,“聰媽”上線
在同濟MBA,讓徐慧聰印象最深刻的經歷之一,是亞沙賽。亞沙賽印象最深刻的,是同濟“沙4”。
那次比賽中,徐慧聰擔任了領隊一職,也正是那次比賽之后,徐慧聰被冠以“聰媽”稱號,直到現在。
一切皆有緣由。擔任“沙4”領隊期間,徐慧聰事無巨細地照顧著每一位團隊成員,大到時間路線,小到一粥一飯,最終達到的程度是“隊友們只要背起行囊跟我走就好”,聰媽稱號,名副其實。
在那次比賽中,還上演了一幕求婚戲碼。在比賽開始不久,徐慧聰接到自己隊友的求助,說自己要在沙漠中向一起來參賽的女友求婚,需要隊長的協助。
聰媽又一次上線,幫著隊友布置場地,組織見證人群,最終讓隊友把這一幕浪漫寫在了同濟“沙4”的歷史上。
還有一位參加“沙4”老師,也給徐慧聰留下了深刻印象。徐慧聰說,這位老師看似柔弱,我們本以為她很難經得住沙漠殘酷的考驗。
令他們意外的是,最終這位“柔弱”的老師走完了全程的賽道,更是團隊里唯一一個腳上沒有磨出水泡的人。“沙友”所蘊含的巨大潛力,由此可見一斑。
“沙4”一戰,同濟MBA參賽隊榮獲“沙鷗獎”。徐慧聰卻說,相較于結果而言,一個個可愛的面孔,我們一起走過的沙漠,我們揮灑的汗水,我們留下的浪漫,我們建立的友誼等等,比獎項,要重要的多。從此,徐慧聰與同濟亞沙賽和同濟沙友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九年之蓄,共塑榮光
“沙4”后,徐慧聰參與了很多屆的亞沙賽,同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參賽者、組織者、配合者......
在比賽中,徐慧聰積累了大量經驗,也收獲了團隊的信任。
同濟沙友會成立,徐慧聰成為了不二人選。多年與之配合的小伙伴說;“你有經驗,我們合作也順手,你就答應了吧!”
徐慧聰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會長一職,榮耀與責任并存。榮耀的是,我有幸被同濟沙友們認可,感到責任重大的是,我必須把自己的經驗奉獻出去,把自己的熱情奉獻出去。”
他走馬上任,組建了同濟沙友會執委的團隊,和同濟一群靠譜的伙伴一起努力,把整個參賽隊統籌起來,開展科學訓練,絲毫不敢懈怠。同濟參加亞沙賽至今已有九年歷史,九年之蓄,共塑榮光!突破自己最優成績,可謂志在必得。“向明年沙場沖刺,為同濟亞沙賽更好的成績奮力一搏!”
為了更大的榮耀,聰媽堅持著;為了更大的榮耀,聰媽相信著。
“堅持,對得起自己的選擇?!?/span>
“相信,對的起每一滴汗水。”
徐慧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