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不盡的山丘,一次次的爬升,每次爬到山頂都期待爬升的結束,失望,再出發,再期待,再出發。”源自一位超A隊員的參賽感受,也是大部分參加亞沙的MBA人的真實感受。
人生是一條無名的河,是深是淺,人們都要經過。亞沙就像那條深邃的河流,讓無數人擁有敢于探索的精彩紛呈。
正是因為在亞沙中的自我挑戰,也是因為對亞沙的執念,讓亞沙的參賽人數逐年上升,不斷打破記錄。2021年,參賽人數達到了4000余人,其中還有120余名高校老師。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商學院作為未來商業領袖的培養搖籃,理論知識的傳輸是一方面,意志力的鍛造也是一個重要的培養方向。
亞沙 ,源自自我的挑戰 ,也來自人生理想的提升
“挑戰自己,磨煉心智”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MBA教育中心張松波老師參賽的重要原因。作為2020級MBA集中班班主任,張老師在班級學生的鼓勵下報名參賽,自己也希望能和同學們一起拼一把。
對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高靜波老師來說,參加亞沙也是為了挑戰自己。
“亞沙賽是一個集體活動,體現了團隊精神;同時,它也是一個速度的比賽,對人的耐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一個團隊精神,一個堅韌的毅力,正是亞沙的核心,也是管理者必備的品質。”
首經貿一直鼓勵學生參加亞沙賽事,無論從制度上,還是人員、場地上,均提供了大力支持。對于參賽的同學,學院不僅會給予相應的實踐學分獎勵等,并且從開始籌劃參賽到后期召集人馬、集中拉練等環節,均提供了各種后勤保障。
亞沙能夠更好地將課堂所學進行適度轉化與實踐。沙漠挑戰賽是體力和耐力的考驗,也是腦力的考驗,這都是第二課堂所需要的。
亞沙賽是商學院學子們努力拼搏的賽場,也是展示交流的平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校外職業導師楊榮星老師以前是首經貿MBA的學生。
在就讀MBA以后,看到MBA同學們為了工作學習保持旺盛的體魄,積極鍛煉身體,自己逐漸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并創建了首經貿MBA商行社。
“首經貿MBA商行社的宗旨就是提升首經貿MBA的品牌影響力;弘揚戶外運動與社會公益,探索運動與人生真諦;集結與服務首經貿MBA校友,構建戶外運動交流平臺。亞沙賽和我們的宗旨是吻合的,我相信同學們會在社會公益、人生理想態度等方面得到提升。”
亞沙體現的是一種團結協作、永不放棄的精神,作為MBA學子的第二課堂,將會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是MBA同學的必修課。
亞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課堂的延伸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學東教授
亞沙的賽事規定是每支隊伍分為A、B、C三隊,在2021年又新增了超A隊,以前A隊要求隊員必須是在讀MBA,并且各個學校的成績完全由A隊的成績決定;同時,為了顯示B隊組成要素的多樣性,除了學生之外,希望有老師參加,還有贊助商或其他的角色。因為亞沙比賽的作用不僅僅是簡單的沙漠越野比賽,它更是MBA的第二課堂的延伸。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學東教授表示,MBA學生通過第一課堂主要學習解決工商管理領域的問題理論方法。
而第二課堂是讓同學們走出課堂、走出教室,一方面到企業中了解企業的管理實際問題;另外一個方面引導學生塑造解決問題過程當中的合作精神。
“因為MBA不同于普通的碩士研究生,它講究針對企業管理當中的實際管理問題,利用學到的理論和方法給出理性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無法‘單打獨斗’完成,要綜合各個方面,包含企業方面的、問題本身的,以及處理問題的人的個人優勢。
所以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需要特別強調過程中的協作精神,而亞沙賽比較好地體現了協作精神。”
沙漠的環境比較惡劣,單獨一個人在沙漠中跑越野比賽很困難,沒有任何的安全保障,亞沙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它要求參賽隊員不能獨立行動,必須以團隊為基礎共奔賽程。“雖然一支隊伍至少有12個人,但是不會讓12個人各自為戰。一般都會能分成幾波,每一波中根據隊員的體力進行不同的分布。強調協作精神,可以說是亞沙賽的根本與最具特色的地方。”高老師希望,學生們不僅把亞沙賽看做一個簡單比賽,更要看做MBA課堂的延伸。
亞沙,人生的一場旅程,也是走向卓越的途徑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葛建華教授
亞沙是老師們了解MBA學生的一個渠道。
“在平時,我只能通過課堂來了解他們,通過亞沙我可以發現很多同學身上在課堂上看不到的特點。”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葛建華教授講到。
葛老師并沒有將亞沙作為一場比賽,更多的是看做一次人生的旅程。
“行走沙漠對于我個人來說很難完成,它需要配套的服務與完整的組織。而亞沙恰好擁有多年的組織經驗,他們的運營體系已經趨近于完整。我可以在這樣的平臺與組織下,完成沙漠行走的第一次嘗試。”
葛老師表示,沙漠徒步作為一項運動,和其他運動一樣最本質的目的是為了強健體魄,同時也有益于培養人堅毅、樂觀的性格。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MBA中心執行副主任胡繼曄教授希望通過亞沙等活動來區分MBA與普通學術型研究生的區別。
他一直向學生強調“Distinguish”這個詞,即“區分、區別”,而“Distinguished”是“卓越的”,將MBA與普通的學術型研究生區分開來針對性培養,幫助每一位同學走向卓越。
“我們常常在思考:怎樣給MBA同學們提供更好的就讀體驗?為此,我們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活動,而亞沙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同學們的意志。”除了中心給予經費支持,今年胡教授更是親自參賽,給予同學們精神上的支持和行動上的肯定。
亞沙賽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體能、生理、心理的重要挑戰,經歷這樣的挑戰對于年輕人很重要。
因為很多年輕人沒有經歷過太多挫折與艱難困苦,亞沙賽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在艱苦環境中鍛煉自己的機會。
亞沙,一場有保障的賽事,也是一次人生的磨礪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中心李思瑩老師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中心李思瑩老師今年作為隨隊老師完成了比賽,對賽事的組織和風險度有了實際的認知。
她認為,亞沙組委會是相對成熟的組織方,在比賽后勤保障各方面都擁有較為豐富的經驗。他們每一次都把比賽當成是“第一次”,認真地做好每一次比賽的準備。“組織如此龐大的賽事,方方面面都顧及到真的相當不容易,感謝亞沙的組委會的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和努力。”
在李老師看來,亞沙對學生成長主要有以下幫助:
第一,在科學備戰的過程中,同學們養成了愛護身體、堅持鍛煉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二,在比賽過程中,個體克服種種身心困難鍛煉了個人意志力,團隊相互扶持完成任務提升了團隊凝聚力。前面這兩點的幫助,會反哺同學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讓大家日后能夠以更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其中。
第三,除了極具挑戰的賽程以外,三天的營地生活還有很多考驗同學們團隊協作和操盤能力的項目,比如比賽戰術編排、物資和營地管理、節目排練等等,這些也都是很好的鍛煉機會。
第四,沙漠氣候惡劣、生活條件相當艱苦,能夠讓同學們真實體會到愛護環境的迫切性,被惡劣的生活條件“虐”一下,學會戒驕戒躁、吃苦耐勞。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亞沙一次,沙友一生;亞沙十年,微光耀世。
這樣一群人,在未知的自然天氣下,戰勝自我實現團隊融入;這樣一群人,勇于走出城市的喧囂,回歸自然感受沙漠的神秘。
就像老師們所說,也如沙友們所言,在亞沙,不僅是個人意志的突破和團隊凝聚力的獲得,更是團隊管理領導力、組織行為學、商業模式等商學院的核心課程的完美實踐。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