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毓海
蜻蜓FM副總裁
金融2001級校友
在這里 看見獨家校友故事
//生活就是要折騰//
//因為我就是一個愛折騰的人//
這是鄭毓海的自述
本期校友故事
小編將帶你走近學長
在大學和畢業后那段時光里
“折騰”過的那些事
01“在水一方”the Other Side of the College Life.
大概是2003年的九月份,還是東華在校生的鄭毓海偶然間看到“在水一方”校園論壇正在招新。了解到這個論壇是東華大學當時唯一的論壇,而且是非官方論壇,沒有指導老師所限,活躍人員以學生為主,有很大自由發展的空間,鄭毓海對此饒有興趣。所以他時常活躍在論壇里并且會給論壇的管理員提出各種建議。
久而久之,管理員后來向鄭毓海提出一同經營論壇的邀請。想到自己有過學習計算機的經歷,并且論壇在當時是藍海項目,發展空間的確很大,于是鄭毓海就應邀成為了論壇的管理員。
成為論壇管理員后不久,他就遇到了運營論壇的第一個坎兒——流量太大而服務器太差導致網站時常崩潰。
而擺在鄭毓海在內的三個論壇管理員面前有三種解決方法:
1.花費一到兩萬元升級服務器;
2.花費三到四萬買一臺服務器做托管;
3.什么也不做,任由重復死機和重啟。
說到這個問題時鄭毓海回憶道:“我們肯定是希望這個論壇能夠越做越好。但讓人頭痛的問題是,我們當時還都是學生,這樣的高額費用是難以負擔的。那怎么辦?當時沒有像現在的小額貸、花唄。錢從哪來?怎么借?怎么還?如果向父母借,以當時老一代的傳統觀念來看,我們會被說是不務正業;如果找同學借,大家自己的生活費用著都很拮據了,并且這還涉及到信任問題。那天晚上我們三個人用著一個叫skype的語音軟件開著語音通話,但誰也不說話,因為誰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一直沒能找到一個最佳的解決辦法。三位管理員決定把論壇遇到的困境以及他們能夠做到怎樣的程度、還差多少的情況向大家坦白,再號召一下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最后按籌集的資金情況來看該選擇哪一種方案,如果實在籌不到,也不會有比現在更壞的情況了。抱著這樣的想法,管理員們在論壇上發出了一個募捐的帖子。
“有時候幸福來的還挺突然的,在發帖第二天,我剛醒的時候發現那個帖子已經有一百多人回復了,有的同學直接說‘我能捐錢’,另外兩個管理員已經開始收錢了。但其實也有同學發私信說‘誒,你們是不是要卷錢跑路了啊’。所以我說,信任這個問題還是挺難辦的。”
最后三位管理員通過募捐帖較順利地成功籌集到了一百多個同學的捐款,其中一個校友甚至捐了一萬元,于是最終在同學們和校友的幫助下籌集到了兩萬多元。“那時候我就感受到校友的力量多么強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和校友多多建立聯系啊,可能會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大幫助的。”
在這次事件過后,鄭毓海懷著對這些同學的感激,把每個捐款的同學的名字、專業、捐款金額都記了下來,想著在將來經營論壇的過程中是不是也能夠回報給這些同學一些什么。但遺憾的是,隨著三位管理員畢業時間的越來越長,并且也沒能找到合適的繼任,這個論壇和學校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如果交接的工作更早一些開始做,可能會變得更好吧。”他感慨道。
02 畢業之初 the First Taste of Occupation.
2004年,鄭毓海進入SMG。由于那時的MSN網站剛剛開始搭建,事務多、人手少,鄭毓海工作任務很繁重:他一邊要解決技術問題,一邊又要與領導安排的合作方進行溝通。鄭毓海的領導是公司財務總監,帶教老師來自第一財經,他們都不太懂代碼。“他們跟我說—— ‘MSN做的這個網站是一個很重要的網站、一個很大的平臺,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但任務比較繁重、時間比較緊張,我們這你最懂代碼,所以交給你的任務你要好好努力,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做得好,就會有更多的機會。’ ”鄭毓海心里明白:作為經驗不足的職場新人,能夠接觸這樣一個從0到1的項目其實是很難得的經歷。所以鄭毓海接下了這些任務。從04年底到05年那個夏天的晚上,他基本都是在加班中度過的。網站也逐漸步入正軌。可鄭毓海又遇到了新的抉擇。
網站正式上線后鄭毓海每天的工作變成了“CTRL+C”和“CTRL+V”——每天復制其他合作網站的稿件或其他內容,改改標題后粘貼在自己的網站上。
“那時候每天交的報告里能寫的內容只有今天更新了多少條新聞,你說如果哪天老板來問:‘你們最近做出了什么成果啊?’那我唯一能夠呈現出來的只有鍵盤上被磨沒了的CTRL鍵。這個時候我一下就覺得,這個工作好無趣啊,就像是突然變成了一條咸魚。這和在前期搭建網站時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了。”
鄭毓海并沒有陷入安逸,因為他心里清楚地知道:重復枯燥無味的操作,失去挑戰性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向往的。自己可以努力創造更多的機會。
鄭毓海日常接觸到的是電視采訪形式的工作,所以后來他突然萌生了自己做一檔節目的想法。由于自己是財經專業,而且當時恰逢股票市場的上漲期,于是就想到他是不是能去做一檔股票直播訪談節目——既符合自己當時的工作性質又結合了專業特長。思考了一夜的鄭毓海找到領導,剛好領導有基金公司的高管的資源,對于既能為平臺生產專業內容又能為合作伙伴起到宣傳作用這樣一個雙贏的方案,也為他的節目夢打開局面。對于新項目,領導的態度總是保守的:一方面是人員問題,另一方面就是資金問題。鄭毓海之前的經歷為這檔節目積累了一定的資源,于是準備自己一個人干,最終促成了領導對這檔節目的認可。資源的問題解決后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當時由于人員的缺少,鄭毓海逼著自己學會了很多東西:比如多機位的拍攝方式、AE、分配系統等等。雖然節目上線后沒有達到預期那樣好的效果,但后期陸陸續續有合作伙伴來聯系,并且有嘉賓愿意自費上節目——項目有收益了。無論如何,這可以說是非常好的結果了。在此之后,有新項目出現,領導都會問鄭毓海愿不愿意做。“唉,你說這么多事兒,到底做還是不做?其實我還是會選擇做。因為你也許不知道每一次的新項目是什么情況,但當你了解它之后,如果能夠加入自己的想法并實現一些新鮮的東西,得到的成就感是在很難得的。”之后鄭毓海也做過其他類型的節目:跟過世界杯、做過24小時直播真人秀創智贏家、2008年參加央視的奧運項目以及中國達人秀。雖然在電視臺的待遇已經很好,甚至有些地方給出的條件非常動人,但后來鄭毓海還是離開了電視臺。
03 再回首 Think Back to the Beginning.
回想起這些經歷,鄭毓海說:“有朋友問我后不后悔,我覺得沒什么好后悔的啊。就算回到當時,我還是會做一樣的決定。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經歷,我才能覺得自己更具備彈性、獨立性以及抗壓能力。”在2011年時——也就是蜻蜓FM上線的那一年,之前達到的一切好像都清零了,鄭毓海的角色變了,考慮的問題變了,他對自己的要求也變了。“其實我有很多思維模式或者是個人習慣是在早年這些零零碎碎的案子和項目中沉淀下來的。這些思維模式和經驗對后十年后的我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這些經歷其實也是在幫自己試錯。很多時候其實只有自己真正去做之后才能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歡的或不喜歡的。這樣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一個方向。遇到試與不試的糾結時,大部分情況下我會選擇去試。因為只有嘗試了才有機會成功,如果不嘗試,什么也不會有。因為所有的機會都是通過努力地嘗試后得來的,而不是主動降臨在你身上的。”
//不試就一定沒有結果//
//試了才可能有機會//
這是鄭毓海對“折騰”的態度
盡管人生的道路千差萬別
各有各的辛苦與精彩
但希望這些故事能
給你注入更多
探索未來的
勇氣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