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8日
學術大咖,風云聚首
思想盛筵,收獲滿滿
作為“能源杯”賽事期間的重要學術活動,第四屆“能源杯”全國大學生財會技能挑戰賽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論壇暨中國高校能源經濟管理創新戰略聯盟(中國“EEM30”)年會如期而至。本屆論壇、年會的主題是“新時代高校經濟管理創新人才培養與一流專業建設”。七位知名專家學者就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一流專業創立、特色學科建設等議題提出真知灼見。
開幕式
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王君萍主持論壇
西安石油大學黨委書記賽云秀致辭
西安石油大學黨委書記賽云秀在論壇致辭中指出,能源供應和安全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能源“四個革命和一個合作”,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指明了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推動我國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努力爭取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應對氣候變化新目標,是對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賽書記強調高校應全面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提出“能源杯”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論壇和中國高校能源經濟管理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推動能源產業,尤其是新能源產業發展上具有深度合作前景,期待通過此次論壇的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從加強頂層設計、創新協同機制、打造高質量人才培養和一流學科建設發展平臺的角度,進一步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為高等教育事業和能源產業賦能助力。
中國高校能源經濟管理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陳紅致辭
陳紅理事長在論壇致辭中認為挑戰賽與論壇兩會合一,相互支持,有利于擴大合作,提升行業影響力。陳理事長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現代化建設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講話,強調戰略聯盟要為社會建設服務,為民生需要服務,希望戰略聯盟能夠實現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教育教學、人才建設多位一體高質量發展。
專題報告
東北電力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韓潔平主持上半場論壇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專家、教育部教指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常委兼副校長王永貴在題為“特色高校的學科建設:困惑與出路”的報告中,探討了工商學科建設大背景、工商學科發展困惑與困境、工商學科使命與擔當、工商學科建設建議等內容。
王校長認為數字經濟時代大背景下深化新時代新文科建設具有深遠意義,堅持把抓專業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把抓課程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要求,把抓教材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劇本,把抓技術水平作為學習革命的關鍵突破,推進新文科建設勢不可擋。王校長提出重新認識工商學科使命與擔當的重要性,強調把道德作為唯一使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德樹人”的重要指示,著眼于“思路視野與特色提煉問題、缺口識別與彌合舉措問題、資源獲取與優化配置問題、執行落地與持續投入問題、體制機制與改革創新問題、建設過程與結果融合問題、全員動員與文化氛圍問題”,明確學科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定位,打造優質高質的師資隊伍,培養優秀有為人才梯隊,進一步推動工商學科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執行校長王華在題為“一流專業建設的若干思考”的報告中,以世界新變革、歷史新方位、教育新要求為背景,介紹“新文科”的學科建設和路徑創新。
王校長指出“新文科”學科建設是人文社會科學和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交叉融合形成的以交叉學科、交叉專業為主要內容的學科建設過程,認為“新文科”學科建設應以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新經濟形態的形成、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切入點,堅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堅持“國際化”戰略等三個方向。建議“新文科”學科建設應明確建設目標、持續深化研究、促進專業優化、著力建好課程、推動模式創新,在領域拓展、交叉融合、研究范式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呼吁學科專業從單純“以學科為基礎”向注重“以市場為導向”轉變,應成為高校各類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的共識。
中國高校能源經濟管理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陳紅在題為“人力資源管理國家一流專業建設交流”的報告中,對深化專業綜合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和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加強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陳紅理事長認為深化專業綜合改革必須踐行文化思政、雙標共嵌、厚基構建、育本創建,建議加強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緊密圍繞對標“一流專業”、融合“一流金課”、建立“校院系”閉環檢測等環節開展工作,實現綜合改革、師資隊伍、專業教學三位一體。陳理事長建議在國家一流專業建設中應注重課程思政,采用基地運行模式,推動產教融合教學改革,關心教師成長,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建設良性育人體系。
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北京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交通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高自友在題為“城市交通系統的發展與思考”的報告中,從現代城市交通發展與能源經濟管理的關系出發,介紹了當前城市交通系統的發展現狀和方向。
高院長指出嚴重交通擁堵具有動態性、隨機性、復雜性,將導致交通事故多發、空氣污染加劇、能源消耗攀升等問題,認為建立高效良性的城市運行系統,代替傳統粗放式的交通管理方式,可為解決此類問題提供新思路。高院長通過典型案例,從理論到實際,具體分析人、車、路等因素,提出城市交通系統的五大特征,即復雜性、開放性、自組織適應、需求與供給相互制約、要素交織疊加等5大特征,強調增加或擴建道路并非是改善交通狀態的唯一方法,從用戶最優出發,才能實現系統最優。
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新平主持下半場論壇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汪壽陽在題為“談數字經濟時代的能源環境系統管理的幾個問題”的報告中,從學科建設角度,分析了數字經濟時代的能源發展問題。
汪院長認為我國一流學科建設不應只停留在數據,而應該向世界一流學習,務實而不務虛。此后,汪院長介紹了在科學抗疫和我國能源消耗方面的研究工作。汪院長帶領研究團隊在疫情期間向中央建言獻策135份研究報告,準確預測中國疫情拐點,及歐美和中東地區疫情再次嚴重的情況,許多建設性意見和措施被政府采納并予以落地執行,有力協助國家疫情防控。針對比特幣挖礦導致耗電量劇增問題,汪院長認為中國政府應該加以限制,放任自流的結果將導致耗電量的指數級增長。最后,汪院長倡導高校多做實事,循序漸進,有所作為,鼓勵青年學生要有遠大理想,奮斗目標,敢想敢做,勇于奮斗。
國際信息系統學會中國分會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在題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商科教育”的報告中,從時代背景與商科教育的做法、商科教育理念新“四化”、人大商學院自身的轉型等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毛院長認為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時代存在知識碎片化、短時性的特點;能力重要性遠大于知識,應注重高校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實現教育多元化。毛院長指出,國內商科教育的短板在于市場需求與傳統商科教育模式的矛盾,同質化、理論化問題較嚴重,提出“定位特色化、內容數字化、模式線上線下一體化、理念互動化”的“四化”數字經濟時代商科教育理念,推動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在教育內涵和師資管理方面的轉變,促進商學院自身在研究方向和師資隊伍選聘方面的轉型,實現MBA和科技金融人才復合發展。
陜西省工商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會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田高良在題為“數智時代新商課一流專業內涵建設創新與實踐”的報告中介紹了新商科背景下開展在線課程實踐的經驗。
田院長指出,隨著數字化產業經濟加快發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快速普及,數智時代的到來已成為不可逆的事實,而人才培養模式的缺口已無法滿足時代要求,亟需教育示范改革,數智時代,建設數字中國。田院長認為“新商科”是融合現代新技術的綜合性學科,是突出中國理論與方法的商學教育,是產教深度融合的全新培養模式,匠心技術應融入商科課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跨學科教育,根據一流專業建設的八個觀測點,落實以人為本八個回歸,努力培育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質量文化,明確專業定位,規范專業管理,突出改革成效,雄厚師資力量,培養一流人才。
中國EEM30擴大會議
5月8日下午,中國“EEM30”擴大會議在我校雁塔校區會議中心第三會議室進行,安徽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東北石油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高校出席會議。
會議由中國高校能源經濟管理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江紅艷主持。
一.工作情況匯報
中國高校能源經濟管理創新聯盟理事長陳紅做工作情況匯報,回顧聯盟發展歷史,總結成功經驗,展望未來方向。聯盟擬聯合“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分會,以期促進EEM30工作提升,擴大EEM30影響力。EEM30旨在為服務國家戰略與能源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創新支撐,將不斷為中國能源政策貢獻智慧和力量,讓中國能源事業在國際舞臺發出中國聲音。
二.聯盟理事增補事項
新增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財經大學、西安培華學院、河南科技大學、蘭州交通大學6所大學為理事單位。
新增西安交通大學孫早教授、西安理工大學胡海清教授、河北工程大學王彥林教授、河北工程大學賈冀南教授為常務理事。
新增長江大學許輝、河北工程大學石越、黑龍江科技大學鄭偉東等35人為新增理事。
三.專題討論
與會代表就“新時代高校經濟創新人才培養與一流專業建設”議題,根據本校專業情況、專業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學科建設發展建議各抒己見。
交流共鳴
余音繞梁
感謝嘉賓們的精彩發言
發展變革
時代潮流
堅信學術的創新力量
時光匆匆
未完待續
期待未來的再次相聚
策劃 | 高一喆、成宇陽(蘭亭E站)
視覺 | 劉笑含、姬若琦(蘭亭E站)
文案 | 宋佳麗、茍路瑤(蘭亭E站)
編輯 | 陳丁
審核 | 王言
監制 | 王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