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3月10日,由長江商學院EMBA主辦的公開課在上海站正式開講,正如窗外初春新生的風光,本次公開課也期待給同學們帶來長江教授最新的研究和全新的思維。
這次公開課吸引了近百名華東地區企業家前來報名學習,甚至有不少同學是從外地專程趕來上海,在公開課正式開始前課堂內就已座無虛席。
在招生老師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了長江EMBA的課程介紹與校園生活后,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博士、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正式上臺,拉開了此次亮點紛呈的課堂序幕。
主講教授
周春生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博士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周春生教授本次課程的主題是《新經濟、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趨勢》。課程中,周春生教授從解讀“十四五”規劃入手,從“科技內循環”引出了“無限供給”這一新經濟概念,與在座同學共同分享了自己新的研究成果,表達了科技+數智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在未來新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雙循環”究竟意味著什么?
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落幕。會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在回答最后一個提問時,再次強調了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重要性。“雙循環”這一理念,由2020年5月1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首次提出,隨后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一年來,“雙循環”一直是全球商界和企業家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于是,周春生教授從解讀“十四五”規劃著手,向在座同學指出:“‘雙循環’其實是一個常識性概念,我們要關注的是在“雙循環”一詞背后的邏輯和原因?!敝袊媾R著百年未遇之大變局,“變”意味著風險,也意味著機會,只有了解變化本身,才更有能力去搶得市場先機。
周春生教授認為,科技創新將是“十四五”時期的第一動力和首要任務。無論是國內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還是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格局,都決定了科技創新位列第一的重要地位,防止核心技術被“卡脖子”、補上科技短板,是目前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更是內循環的重要支撐。
一旦有了“一”,就有了“無限大”。
近年來,隨著抖音、微信等科技創新產品引的出現,催生了“無限供給”的新經濟。傳統企業有限供給品的規模效應更多體現在供應端,企業需要依靠產能進行擴張;而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無限供給品的規模效應更多體現在需求端,企業依靠客戶,從而獲得增長。無限供給品不僅沒有使用損耗,一件產品還有很多功能可以同時使用。周春生教授一陣見血地指出:“免費模式、裂變、跨界……所謂互聯網思維的本質,正是無限供給思維?!?nbsp;
另外,周教授的“無限供給”的經濟學理念還是一種對傳統經濟學的顛覆。在“無限供給”的新經濟格局下,技術和數字的使用沒有損耗、沒有折舊,本質上一旦擁有,供應無限,無限品很難界定短缺或過剩。那么,傳統經濟學中的稀缺性假設將完全被顛覆,不復存在。
與此同時,周春生教授還對“輕資產”做出了全新的定義:無限品生產企業通常不需要大量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其供應量也不依靠產能,這類企業所謂的“輕資產”,其實是輕固定資產投入,或輕有形資產。成功的新經濟類企業,特別是數字經濟企業,一般擁有大量的無形資產,所以它們其實更準確地說是“資產無形化公司”。
“沒有納斯達克,不會有如今的硅谷?!?/span>
在課堂上,周春生教授格外強調了資本市場在新經濟發展格局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資本市場將更好發揮起激勵科技創新,且比財稅政策更加有效。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可以幫助解決科技內循環融資需求的作用。
過去,傳統金融主要依賴的銀行借貸“間接金融”模式,難以高效服務資產無形化、客戶資產化的新經濟企業,尤其是新經濟創業企業,而多層次資本市場將更加融合、更市場化、更具有包容性。
在這背景下,科技+數智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將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并推動中國新一輪造富運動,為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作出重大貢獻。
周春生教授的精彩課程在熱烈掌聲中結束了,面對意猶未盡的同學們,周春生教授還回答了比特幣、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新媒體企業如何獲得投融資等幾個在場同學關注的問題,周教授的妙語連珠讓課堂的熱度久久不能散去。
公開課結束后,不少同學都果斷填寫了長江EMBA面試申請表,甚至有人立即決定參加下周的面試,希望能在長江的未來學習中,學到更多商業的新思想和新觀念。
近期,長江商學院EMBA2021年春季班最后一場面試將在4月14日于北京展開,感興趣的申請人,千萬不要錯過最后機會,盡快咨詢報名。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