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利歐,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辦了橋水資產管理公司。美國的對沖基金公司平均存活年數只有4年,而橋水已經屹立近50年之久。2018年,達利歐基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撰寫的《原則》一書,在中國大陸上市當年即暢銷百萬冊,登上各大商業書暢銷榜。他相信,絕大多數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復發生的,所以通過研究事物的規律,人們可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關系,并制定妥善應對的原則。近期,他的最新著作《原則: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原創周期模型,解讀世界變動、財富漲跌、權力換手,由中信出版集團推出上市。
2月24日,瑞·達利歐與知名結構生物學家、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圍繞“探索變化世界的原則”這一主題,開展了對話,暢談創新、探索以及如何應對這個變化的世界。
以下是瑞的主題演講實錄。
我是一名全球宏觀投資者,這里的“宏觀”的意思是宏觀經濟。從我的職業發展歷程來看,我從事全球宏觀投資已經有50年了,從事投資的時間更長一點。我走遍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了解這些國家的經濟,然后押注于這些國家的發展方向。這是一段很有趣的經歷,讓我了解了政治,以及影響未來的所有相關因素,這對我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大有裨益。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讓我驚訝的事,是在我有生之年未曾發生,但在歷史上卻多次發生的。如果不了解歷史上發生的事,我們就會遭遇問題。事實上,通過研究大蕭條期間發生的事情,我得以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并在危機期間投資收獲頗豐,順利度過了危機。
瑞·達利歐新作《原則: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回顧過去的幾年,有三個大因素在我有生之年從未發生過,但如今已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并造成了重大影響。接下來我們具體觀察一下這三個因素。
影響周期的三大因素
第一大因素是,大量債務的創造,以及為應對這些債務而大量印鈔。這種情況最初發生在2008年,而現在的規模要大得多。央行在希望采取刺激措施時,會降低利率,通過每次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給予人們貨幣、信貸和購買力。央行的印鈔行為制造大量債務,債務創造購買力,當然也創造還債義務。同時,這也創造了大量的金融資產。因為一個人的債務是另一個人的資產。所以要么人們在債務償付時得到硬通貨,要么央行會印鈔,人們得到貶值的貨幣。在2020年,這種情況的規模近幾十年來沒有先例。上一段類似的時期,還要回溯到1930—1945年。也正是這個原因,促使我去研究過去500年的周期。
第二大因素與第一大因素相關:巨大的貧富差距和政治鴻溝出現,特別是在歐美。當存在資本市場周期時,就會發生這樣的周期。在資本市場豐富的情況下,個人有很大的機會。我曾經生活在“美國夢”中。其他國家的人在生活在其他“夢”中。我們心中涌現想法,我們獲得財務資源來追求這些想法,并讓自己富有創造性。這會在一段時間內提高人的生活水平。資本市場的發展,使那些有積蓄資本的人能把資本借給別人,讓別人好好利用,投入生產性用途,并在一段時間內提高生活水平。但問題是,存在財富分配不均問題。有的人賺得多,有的人賺得少。社會條件也造成了機會不平等。例如,富人的孩子比窮人的孩子有更好的機會。由此造成的大周期就是,債務越來越多,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當周期達到一個臨界點,即債務達到上限,貧富差距達到上限時,形勢就會變得更加艱難,局面就會變得很緊張。
歷史中的第三大重大因素,是大國崛起,挑戰已有的大國和已有的世界秩序。這是自然和常見的現象。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我看到這種情況在周期中反復發生。隨著中國發展、改善、變強大,在許多方面變得更健康,我們也看到了這種情況的出現。自從我1984年來中國以來,我有幸參與并目睹了中國的發展:人均收入增長了26倍,預期壽命增加了10年,貧困率從88%下降到低于1%。這些都是非凡的成就,也預示著中國挑戰已有大國的新時期正在拉開序幕。
中國現在是在很多方面的實力都可以與美國相媲美的國家,而且中國的增長速度意味著它會變得更強大。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所以,如果中國的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一半,中國的體量將是美國的兩倍。這將預示著國際實力格局的巨大變遷,并帶來深遠的影響。
帝國的興衰演變曲線
下面這張圖顯示了公元1500年以來的各個帝國的演變,這是我對歷史周期研究的總結,我希望讀者能從中更清晰地看到帝國興衰的脈絡。
這張圖的開始年份是公元1500年。讀者可以看到11個主要帝國的發展弧線。紅線表示的是中國。從圖中可以看到,中國是公元1500年前后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然后中國的地位相對下降,并在1840年左右衰落,這就是所謂的“百年屈辱”。但接著,中國經歷了一場極其強勁的崛起,現在已基本達到美國所在的位置,這場崛起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個指數是使用八種不同的實力衡量標準算出的總實力指數。其中的黃線、黑線和藍線分別代表荷蘭、英國和美國,其中美國目前只是初步衰落。我研究并探查了這些大國興衰背后的原因,這些原因幾乎始終是相同的,這也意味著其中蘊含著一些永恒普適的規律,知曉這些規律對于我們具有重大意義。
大周期的三個階段
大致說來,我們可以認為,一場興衰分為三個階段,從一個新秩序過渡到下一個新秩序。這三個階段是上升階段、頂部階段和下跌階段。
上升階段。上升階段是國家建設的繁榮時期,通常在一個新秩序建立之后到來,而新秩序通常出現在戰爭之后。在這一階段,國家根基強大,因為債務水平相對較低,國民的財富差距、價值觀差距和政治鴻溝相對較小,人們有效地合作,創造繁榮。教育和基礎設施良好。領導者強大而有能力。世界秩序和平有序,由一個或多個主導性的世界大國引導。
這將帶來頂部階段。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放縱,表現為高負債,財富、價值觀差距和政治鴻溝巨大,教育和基礎設施的質量下降,國家內部不同群體的民眾之間存在沖突,由于擴張過度的帝國受到新興競爭對手的挑戰,國家之間發生爭斗。
這將帶來下跌階段。這是一個令人痛苦的爭斗和重組的時期。爭斗和重組導致在新的內部和外部秩序建立的過程中,出現沖突和變化。這為下一個秩序、下一段新的繁榮建設時期奠定基礎。
當所有這些因素——債務、內戰和革命、國外戰爭以及人們對貨幣失去信心——一起發生時,世界秩序通常就即將變化。當持有這個衰落帝國的儲備貨幣和債券的人失去信心,出售這些貨幣和債券時,標志著這個大周期結束。
大周期的發生通常始于某個新秩序,要么是內戰導致某一方掌權,出現國內新秩序,要么是國際戰爭導致國際體系變化,出現新的世界秩序。1945年,新的世界秩序建立,美國作為贏得二戰的主導國,塑造了新的世界秩序。1949年,中國出現了新的國內秩序。看清楚周期以及我們在周期中所處的位置,是很重要的。當三大因素結合在一起,當一個大國崛起挑戰已有大國時,自然就會出現競爭和沖突。
在一國國內,當存在嚴重的貧富差距和金融問題時,就會出現沖突。具體會發生什么,完全取決于個體的行為。但最重要的力量是另外兩種顯而易見的力量。
一種是自然現象(第四個因素)。我饒有興致地看到,以流行病、干旱和洪水形式出現的自然現象,對環境、預期壽命和其他因素,會產生無比重大的影響。例如,從左邊的這幅圖上,我們能看到多少債務因戰爭而產生;從右邊的圖上,我們能看到多少債務因自然現象而產生。你可以看到,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存在著流行病、全球變暖、氣候變化發生的風險。你可以看到,環境變化已經開始造成影響。
但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都不如第五個因素重要,那就是人的創造力的逐漸發揮。這張圖表溯及公元1500年。左邊是人均收入,右邊是預期壽命。讀者可以看到,出現了很強有力的向上發展趨勢,這是由于人的創造力和適應性,使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大幅上升。相比而言,我們所說的戰爭之類的波動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看到上述情況,我不僅陷入沉思,我們必須仔細思考自身在周期中所處的位置,全社會也需要認真思考社會應當如何運行。我希望我們所有人能就此達成一致,并認識到人類合作的必要性。
因為,歸根到底,精誠合作,保持效率和創新性,不讓沖突妨礙和破壞合作,是最重要的事。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存在著豐富的資源,民眾也擁有強大的能力,來創造美好的生活。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爆發沖突的風險,這一風險真實存在,但如果我們能夠精誠合作,我們就有機會消弭這一風險,并為全人類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