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論
職場軟技能,人生硬實力;
說出你的故事,擺出你的觀點。
10月10日下午,復旦綠地雙創中心八樓路演廳陸續迎來60余位復旦-BI(挪威)MBA項目的同學,開展《職論》第四期分享會。
今年上半年,由復旦-BI(挪威)MBA項目特別策劃《職論》?職業發展系列,順利完成了三場分享會,主題分別為:
向上溝通 Managing Up
你的工作時間跟誰一起過?
人生職場下半場——40+職場如何走?
每場都碰撞出不同的思維火花,受到同學和校友們一致好評。金秋十月迎來《職論》第四期分享會,本次分享會以“職場性別與領導力”為主題,特邀五位資深校友與復旦-BI(挪威)MBA項目同學們共同探討。分享會由CMP5班Peter李楓主持,MBA7班Jesicar沈亞、MBA13班俞麗華、MBA17班Maggie曹霞 、MBA18班Wilmer唐偉、MBA23班Bessy劉琳擔任分享嘉賓。
●剛柔并濟,共同進退●
領導力本身是否有性別之分?
如何發掘自己獨特而有優勢的領導力?
領導力本質上沒有性別之分,成為杰出領導者都需要全方位的綜合素質,比如學習能力、責任心與前瞻能力。
卓越的管理者往往“雌雄同體”。中性化Leader綜合了理性、冷靜、客觀、獨立的特質,同時也飽富同理心、共情力的優勢,剛性特質能鼓舞士氣、提高領導力的認可度;柔性優勢則能改善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提高領導力的滿意度。兼具“陽剛”與“陰柔”、“決斷”與“溫婉”、“工具性”與“表達性”特質的“中性化”、剛柔并濟型領導者是高效能人士的典范,他們身上的中性化領導力更能為下屬所折服,在團隊管理中富有成效。
職論
作為團隊的掌舵者,應當更傾向于“我們”而不是“我”,不是只關注個人的發展,而是更應當關注團隊成員的職業發展,讓別人更優秀?!拔覀儭?,是以團隊的方式工作,“我們”,仿佛共同上緊了發條,共同進退,如此,一艘大船才能夠行穩致遠。
●打破職場性別“天花板”●
女性領導者的優劣勢在哪里?
女性領導力如何在當代時代背景下更好地發揮?
女性領導者容易被貼上“感情用事”、“優柔寡斷”等標簽。在職場上應當突破對女性認知的傳統思維定式,對于傳統的社會偏見,及時拒絕“標簽化”,不給自己設限,“女人也頂半邊天”。女性的溫柔,是一種力量,不是一種缺陷,應當正確看待,將性格優勢轉化成工作優勢。職場中,一位謙遜有禮、平易近人的女性領導者在談判桌上恰恰更有優勢,必要的時候學會示弱,相較于男性領導者會顯得更加真誠。換個角度,不得不說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明智之舉。
職論
處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迭代的時代,要想成為獨立的女性領導人,應當大膽突破,不斷學習,去搜索、去創造。女性領導者的韌勁、細心,會幫助她們更加注重細節,耐心傾聽團隊成員的想法與訴求,贏得民心。無論環境怎么變化,保持對業務的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拋開刻板印象的束縛,形成真正適合自己的領導力風格。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如何應對職場PUA?
面對職場PUA,首先要保持清醒,作出明晰的分辨,若看好公司本身,可以選擇轉崗,選擇去充電讀書,開拓視野、轉變思維,進一步提升語言和交流、判斷和決策等各方面的能力,為自己謀求職業跳板,增強溝通與管理的實力。
職論
嘉賓們借用《紙牌屋》中男主人公的人物特色進行了比喻,男主人公Francis清晰地知曉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運用極強的溝通能力,不斷展現優勢。在向上管理的同時,也當踐行平行管理,面對共同合作的同事,去思考如何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發揮團隊的優勢,全面性、前瞻性地使團隊成員走向集體和個人的成功。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與會的校友學生們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現場碰撞思維的火花,引起了熱烈的討論,為大家帶來深刻的借鑒價值。嘉賓團和觀眾團們金句頻出:
終生學習,做時間的朋友。
領導力是統領人心的綜合能力。
利用好“情緒”這個無堅不摧的武器。
上善若水,以德服人。
高度的自我覺察,不斷反省自己,每天讓自己變得優秀一點
Working your butt off, but at the same time seeking balance in family and work, having a supportive spouse who cheers and encourages you.
Most important of all, having a big compassionate heart and being passionat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職論
特此預告,主題為“VUCA時代,職場人如何應對各種不確定性”《職論》第五期——二十五周年慶典特輯將在11月14日慶典當日重磅推出,更多精彩,盡情關注公眾號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