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賽體育
沙賽體育致力于推廣商學院群體健康運動,并積極探索體育精神與商學教育的結合,其主打產品“亞沙賽”,是商學院MBA群體規模最大的賽事,已成為商學教育“第二課堂”,并納入部分學校學分管理體系。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在今年的央視網絡春晚上,一群平均年齡74.5歲的清華大學上海校友藝術團合唱的一首《少年》爆火網絡,盡管他們的兩鬢早已浸染銀霜,眼中卻仍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讓人們看到了這群古稀老人對于生活的熱愛。
其實每個人的都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只是被淹沒在嘈雜的鬧市中。而城市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生活在校園的象牙塔,他們教書育人,他們熱愛生活。他們在繁華的城市中,尋找那一抹生活的色彩。
5月1日-5月4日,第十屆亞太地區商學院沙漠挑戰賽(以下簡稱:沙10)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騰格里沙漠圓滿舉行。來自城市象牙塔的一群人來到騰格里,表達他們對于生活的態度。
1
騰格里,源于熱愛
“騰格里”,蒙古語中的長生天。這里蒼黃翻覆,是勇于探索的人類對自然的敬畏;這里純白無瑕,是游牧民族精神中圣潔的角落;這里一碧蒼穹,是困于城市的人們對于自由的向往。他們來到這片長生天,感受生活不同的色彩。
此次沙10集結了亞太地區121所商學院,共四千余人參賽,再度創亞沙的歷史新高。
跑步,是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
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吳菁老師雖然第一次參加亞沙,但是她的戶外跑步經歷已經有些年頭了。在日常生活中,吳老師熱愛戶外運動,在工作之余都會堅持跑步。作為一名MBA的老師,吳老師希望自己能夠加入學員們的隊伍,和他們共同體驗與經歷整個亞沙賽過程,共同完賽。
“在師生相處過程中,我希望我們之間的關系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還應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次的亞沙賽就是一個深入與學生交流,傳播正能量的機會。”
東南大學發展委員會高工張颯兵老師從2017年開始跑步,至今已經參加10余次江蘇省內半馬賽事。通過跑步,張老師結識了很多東南大學的EMBA、MBA學員和校友。
“他們因跑步而自然產生的健康向上、積極樂觀、自律奮發的精神狀態,也深深地影響和帶動著我。雖然我不是年輕人,但和他們在一起,總有顆年輕的心。”
喜歡徒步的南京工業大學MBA中心倪衛紅老師則在MBA學員的感染下,了解到了亞沙的賽事。她希望通過參加亞沙能真實地接觸到同學們的想法,體驗同學們的生活,感受同學們的毅力與團結。
此外,從負責MBA管理服務工作開始,就經常接觸到亞沙這項賽事活動的山東大學MBA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逄元魁老師,也是第一次來到騰格里沙漠參加亞沙賽事。
“想要更好地為MBA學員們的成長發展服務,就需要和他們一起去經歷、去挑戰、去感受。”
第二次參賽的北京師范大學EDP中心主任黃良進老師講道,“在2016年我就了解了這項賽事。當時就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因為身體條件的問題,一直沒有參加。”后來為了能夠參加比賽,黃老師開始減肥、鍛煉。受限于去年的賽事規則,他只能參加了B隊。今年因為規則的改變,黃老師毫不猶豫地選擇以A隊隊員的身份參加今年的賽事,進行賽事沖刺。
每一段時光都有它特別的意義,而這一段時光的意義在于讓每一顆心,經歷過曲折,感受過絕望在崩潰邊緣看到曙光,通過努力與拼搏共同探索成功的道路。
已經參賽四次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MBA中心執行主任杜剛老師在2017年就參加了沙6,但是當時包括沙7的成績都非常不理想,榮譽感和責任心讓杜老師決定親自帶隊參賽。
近山知鳥音,近海識魚性。
“我想作為一個項目的負責人,只有深入研究亞沙,自己去體驗跑步,才能弄懂亞沙,才能知道如何科學合理安排訓練,才能對每一位隊員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幫助隊員去克服傷痛,最終一起達成團隊目標。”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在杜老師的帶領下,南航智行連續三年榮獲沙鷗獎,并在今年捧回首屆“金沙鷗獎”。
2
拼搏,源于責任
世界榮譽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織而成的。亞沙的榮譽,都是用隊員的奮斗拼搏與背后團隊的默默付出支撐而來的。
榮譽歸于一時,為之奮斗拼搏的歲月永遠停留在自己的記憶中。
因為疫情原因,2020年的沙9賽事被推遲到了8月下旬舉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今年沙10的賽事準備,備戰周期被縮短了。8個月的備戰時間,雖然短,但是每個人都充分利用了起來,作為老師,他們要給學員起到帶頭作用。他們無論處于哪個賽程的隊伍,都會根據團隊的規定完成相應的跑量與鍛煉任務。
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吳菁老師在四十天的個人訓練中,完成了300多KM的跑量。除此以外,她還會參加馬拉松比賽,通過比賽的環境與心情調節自己參賽的心態,可以說為沙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東南大學發展委員會高工張颯兵老師每周都會參加學員組織的核心力量訓練。
日常的訓練也許對于征戰B隊和C隊的老師來說足夠了,但是對于A隊隊員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蘭博老師雖然第一次參賽就選擇了A隊這樣具有挑戰性的難度,但是因為自己從2014年就開始運動,所以對自己的體能還是有一定的信心。在心態上藐視敵人,在戰略上重視敵人。“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自己的運動量,會和學員們一起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在平時也會參加一些山地越野賽來調整自己的參賽狀態。”蘭老師信心滿滿地講道。
他們拼盡全力,因為他們的身上有一份責任,要為學校爭榮譽。就像南航MBA教育中心杜剛主任,為了學校的榮譽親自帶隊,四年連征亞沙。北師大EDP中心主任黃良進老師今年帶領學生,成績進階,也為沖擊今年的最高獎項——金沙鷗獎。
前邊,一群人在拼搏奮斗為母校爭榮譽。后邊,母校在支撐他們的拼搏與奮斗。
亞沙作為商學院最具規模的戶外賽事,各大商學院一直非常鼓勵支持學生參加賽事。山東大學MBA中心主任逄元魁老師介紹道,山東大學鼓勵MBA學員參與亞沙系列賽事,支持MBA聯合會組織優秀代表組成組委會和各隊骨干,開展了系列的訓練、選拔、培訓、交流等活動。“在2020年底,山東大學MBA中心組織了山東大學MBA的沙十啟動活動,與組委會代表進行交流。在2021年4月24日,MBA沙十出征儀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南航MBA中心則會為MBA、MEM等項目每一位有運動愛好的學員提供專業訓練的機會,為團隊提供訓練必須的物資,提供基本的經費保障。還會為南航MBA亞沙項目主動尋找贊助商,以減輕隊員們的負擔,解決隊員們的后顧之憂。
支持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鼓勵學員積極參加賽事的初心卻完全一致。
3
亞沙,源于實踐
MBA不同于其他學術型的研究生碩士,它需要更強的實踐性、專業性。這也就給院校的培養方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即需要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隨著亞沙賽事的發展與完善,其在商學院MBA培養中所占據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很多商學院將其作為培養MBA學員的第二課堂,并將其融入到學分培養體系中,為其開設專門的實踐學分。
北師大EDP中心主任黃良進老師對于亞沙教育了高度的認可,“亞沙對于學生是一個非常好的進行自我超越的憑條,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賽事本身能夠給學生帶來的價值勝過于很多課堂的教學。”
南航MBA中心執行主任杜剛老師表示,亞沙是MBA等研究生項目第二課堂的成功典范,是行動學習的最好課堂。“亞沙賽發源于中國本土,吸引全球眾多高校參與,亞沙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很好體現和體驗。亞沙的快樂專屬于商學院人,當然只有參與才能體會其中的價值。”
亞沙項目可以直接幫助學員提升全面過硬素質,堅定目標,不畏困難。
“讀商科萬卷書,行堅定亞沙路,讓商學院的學子更有擔當和情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徐俊珠老師表示,MBA中心的學員身份與其他的學生身份不同,他們基本都是在職的工作人員或者擁有一定工作經驗人員,除了在課堂上的知識的吸收,他們更注重課外資源的獲取。亞沙這樣的活動可以讓他們進行信息的交流與思想的激蕩,相互之間產生影響。
山東大學MBA中心主任逄元魁老師認為,通過亞沙這樣高水平的賽事和交流活動,對于培養MBA的品德情懷、意志品質、管理組織能力及團隊意識等都具有很好的教育及實踐意義,尤其與學院開設的社會責任、高效團隊管理及組織行為學等核心課程都有較強的相關性,可以實現教學結合、知行合一。
南京工業大學MBA中心倪衛紅老師也表示,無論是創新創業還是管理企業,都需要擁有大局觀、一定的專業能力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但是在課堂中更多的是學習專業知識,而亞沙恰好能夠彌補課堂中不能直接給予學員的另外兩項特質。
“亞沙,并不是一個個人的戰場,而是一個團隊的戰斗,想要團隊獲得好的成績,必須所有人團結一致,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不在乎個人的得失。同時艱難的賽事能夠很大程度地錘煉人的意志品質,參加亞沙是對毅力的鍛煉。”
亞沙對于商學院與學員們來說是一個長期的活動,從上一屆賽事結束到這一屆賽事結束,才是一屆真正的亞沙賽事。因為它不只是要比賽場上的拼搏,還要比賽前的準備。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蘭博老師表示,亞沙已經成為了一種商學院文化。對于MBA中心來說,不僅僅局限在單純參賽,還有很多拓展的活動也是亞沙為之帶來的。
可以說,亞沙為全國的商學院構建了一個溝通、交流、分享的平臺,也讓所有MBA人有機會在這里相遇、相知、相識,共許又共期。
在亞沙,收獲友情;
在亞沙,收獲堅毅;
在亞沙,收獲成長。
亞賽旌旗舞祥云,
沙浪浮沉心神清。
逐夢飲土唯英杰,
夢可碎礫亦乘風。
在亞沙,吃過的苦、受過的累、走過的每一段路都將成為人生獨特的記憶,也將繪畫出生活中不同的色彩。
努力奔跑的你,將不負生活的所有熱愛。
采編:中國MBA教育網